運用文本間性理論,參照哲學、語言學、社會學有關”體用”學說,從互為體用視角--韻散不同配置與如何動態配置,揭示中國古代詩歌、戲劇、說唱文體的內在結構,以及一種新文體生成的路徑與方式。
本書亦從文學史視閾角度,梳理了詩歌、戲曲、說唱等重要文體的源流及其演變軌跡,力圖尋繹文學文體形態生成的某些規律性機制,以期對我國文體學研究提供一種可資參考的新思路。全書運用文本分析、比較研究的方法,文獻釋讀與理論闡釋相結合,宏觀與微觀相濟,是一部具有重要參考價值的學術著作。
吳晟,江西南昌人,1998年畢業於中山大學,獲文學博士學位,現為廣州大學教授、首屆教學名師,南粵優秀教師。兼任廣東省中國文學學會副會長、廣州市語言文學學會副會長與秘書長。出版《中國古代詩學探論》等專著六部,教材一部。在《文藝研究》《文學遺產》《文藝理論研究》等期刊上發表論文一百三十多篇。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后期資助項目一項、省部級社科項目五項。
目錄
緒論
一、文學體用說及其相關理論
二、本論研究的邏輯起點與思考維度
第一章 詩歌為體戲劇為用
一、中國古代詩歌的戲劇性因素
二、黃庭堅「以劇喻詩」辨析
三、從詠劇詩看詩歌與戲曲文體表現的寬度與限度
第二章 戲曲為體詩歌為用
一、中國古代戲曲的詩性表征與精神
二、南北劇《拜月亭》《殺狗勸夫》詩歌為用比較
三、從「題目正名」看南北戲曲體制之異
四、聯章詩及其在戲曲文體構成中的意義
五、聯句詩及其對戲曲等的影響
第三章 說唱為體詩歌為用
一、中國古代詩歌為用與說唱文體的生成
二、北宋歌舞形式傳踏形成初探
——兼論中國古代戲曲演進之軌跡
三、敘事詩體與說唱體之比較
——以《秋胡行》詩與《秋胡變文》為例
四、戲曲文體對《大唐三藏取經詩話》的借鑒
第四章 戲曲為體說唱為用
一、諸宮調對南北劇文體之影響
二、說唱形式在戲曲文學中的運用
三、俗賦在古代戲曲中的遺存
第五章 同題異體比較
一、從《長恨歌》到《長生殿》
二、從《西廂記諸宮調》到《西廂記》
三、從《琵琶行》到《青衫淚》
四、《缽中蓮》:從萬歷鈔本到嘉慶鈔本
引用書目
后記
一、文學體用說及其相關理論
二、本論研究的邏輯起點與思考維度
第一章 詩歌為體戲劇為用
一、中國古代詩歌的戲劇性因素
二、黃庭堅「以劇喻詩」辨析
三、從詠劇詩看詩歌與戲曲文體表現的寬度與限度
第二章 戲曲為體詩歌為用
一、中國古代戲曲的詩性表征與精神
二、南北劇《拜月亭》《殺狗勸夫》詩歌為用比較
三、從「題目正名」看南北戲曲體制之異
四、聯章詩及其在戲曲文體構成中的意義
五、聯句詩及其對戲曲等的影響
第三章 說唱為體詩歌為用
一、中國古代詩歌為用與說唱文體的生成
二、北宋歌舞形式傳踏形成初探
——兼論中國古代戲曲演進之軌跡
三、敘事詩體與說唱體之比較
——以《秋胡行》詩與《秋胡變文》為例
四、戲曲文體對《大唐三藏取經詩話》的借鑒
第四章 戲曲為體說唱為用
一、諸宮調對南北劇文體之影響
二、說唱形式在戲曲文學中的運用
三、俗賦在古代戲曲中的遺存
第五章 同題異體比較
一、從《長恨歌》到《長生殿》
二、從《西廂記諸宮調》到《西廂記》
三、從《琵琶行》到《青衫淚》
四、《缽中蓮》:從萬歷鈔本到嘉慶鈔本
引用書目
后記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