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病經驗選集

熱病經驗選集
定價:228
NT $ 198
  • 作者:張存鈞(主編)
  • 出版社: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5-01-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47824331
  • ISBN13:9787547824337
  • 裝訂:187頁 / 普通級 / 1-1
 

內容簡介

本書對綿延近400年滬上張氏內科流派在熱病診治方面的經驗進行整體和總結。內容包括張氏內科的歷史沿革、張氏內科熱病學術思想、熱病診療特色、代表性熱病方藥的應用、歷代傳人熱病醫論、歷代傳人熱病醫案。

張存鈞,主任醫師、教授。上海張氏內科第十二代傳人,名醫張驤雲曾孫,國醫大師張鏡人學術繼承人。曾任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中醫科主任、中醫研究室主任、中醫教研室主任等職。

現任上海中醫藥學會理事、上海中醫藥學會內科分會常委,上海中醫藥學會綜合醫院中醫發展分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市衛計委中醫胃病特色專科學科帶頭人。從事中醫臨床、科研及教學工作40余年,擅長治療熱病、脾胃病及其他內科疑難病證。先后赴瑞士、日本等多國進行中醫教學及學術交流。王松坡,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教授,上海市中醫藥領軍人才,上海張氏內科第十三代傳人。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中醫科主任、中醫教研室主任、上海市中醫慢性胃病臨床優勢專科主任、上海交通大學中醫胃病診治中心主任。

現任中華中醫藥學會名醫學術思想研究分會常務委員、脾胃病分會委員;上海中西醫結合學會理事,上海中西醫結合學會消化疾病分會副主任委員;上海中醫藥學會理事,上海中醫藥學會綜合醫院中醫發展分會副主任委員等職。
 

目錄

第一章 張氏內科流派簡介
一、歷史沿革
二、張氏家族代表醫家
附:張氏家族十四代傳承體系簡表

第二章 張氏內科熱病診治特色
一、治熱病熔傷寒與溫病於一爐
二、治外感熱病祛邪為第一要務
三、特色熱病論治
(一)插肋傷寒
(二)斑疹傷寒
(三)濕溫傷寒
(四)夾陰傷寒
四、特色方藥應用
(一)蔥豉湯
(二)梔豉湯
(三)黑膏方
(四)陽旦湯
(五)玉雪救苦丹
(六)選方注重配伍,用藥講究傳統

第三章 張氏內科熱病醫論精選
一、張驤雲評慈溪邵琴夫先生
「喉痧有爛喉白喉之異」論
二、張驤雲先生的醫學成就
(一)春溫
(二)濕溫
(三)伏暑
(四)秋溫
(五)秋燥
(六)喉痧
三、張星若《重刻爛喉丹痧輯要·序》
四、張驤孫熱病醫論
(一)時行感冒(初期)證候及經驗方
(二)風溫脅病的治療
(三)風溫頭痛的治療
(四)溫病危重症候識別
五、張龍孫熱病醫論
(一)感冒辨治
(二)風溫證治
(三)濕溫證治
(四)流行性乙型腦炎的中醫治療體會
(五)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治驗
六、張志雄熱病醫論
暑溫一得
七、張鏡人熱病醫論
(一)張氏內科診治外感熱病經驗
(二)暑溫與濕溫的臨床經驗
(三)發熱的證治
(四)變應性亞敗血症的辨證論治
八、張伯訥熱病醫論
(一)傷寒與溫病之爭的今昔
(二)論傷寒與溫病的對立統一
九、張存鈞熱病醫論
試論溫病學中的通下法

第四章 張氏內科歷代醫家醫案選
一、張玉書醫案
二、張驤雲醫案
(一)風溫
(二)春溫
(三)濕溫
(四)暑病
(五)秋溫
(六)秋燥
(七)冬溫
三、張衡山醫案
四、張星若醫案
五、張驤孫醫案
六、張龍孫醫案
(一)發熱
(二)風溫
(三)暑熱
(四)濕溫
(五)類瘧
七、張志雄醫案
(一)風溫
(二)濕溫
(三)暑溫
(四)類瘧
八、張存權醫案
(一)感冒

后記
(二)溫病
(三)大頭瘟
九、張鏡人醫案
(一)風溫
(二)暑溫
(三)濕溫
(四)風溫變證
十、張伯訥醫案
(一)閉厥和痙厥
(二)細菌性痢疾
(三)爛喉丹痧
(四)風溫肺閉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