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歷代中國繪畫藝術中典型的服飾表現樣式為主要線索,從一個新穎的視角,對上啟魏晉南北朝,下至清末的中國古代卷軸人物畫進行了比較全面的梳理。一方面對美術史學在該領域的研究起到了積極的補充作用,讓我們以服飾表現樣式為了觀看對象,重新審視這段卷軸人物畫史的發展脈絡;另一方面,也能為中國古代服飾史的研究提供關於圖像研究的借鑒,對以繪畫形式的圖像為史料的古代服飾研究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和方法。
本書是作者多年來在服飾表現樣式主題下研究的一次階段性成果總結,既可供從事中國美術學和服飾史研究的學者參閱,亦可對中國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藝術具有濃厚興趣的讀者有所指引。
胡越,博士,副教授,美國明尼蘇達大學訪問學者。任教於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服裝學院,副院長。長期致力於中國染織服裝史論與服裝藝術設計的研究與教學工作,出版了《服飾設計快速表現技法》《服裝款式設計與版型》《中國古代服飾線描圖譜》等多本論著,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卷軸人物畫中的服飾表現樣式研究》《中國古代卷軸人物畫中的衣紋和服飾表現》《從<女史箴圖>見早期卷軸人物畫的服飾表現》等多篇研究論文,並承擔了多項部委級人文社會科學及重點課程的研究項目。
目錄
引言
第一章 魏晉南北朝——源可濫觴
第一節 「神妙亡方」顧愷之
第二節 「秀骨清像」陸探微
第三節 「骨氣奇偉」張僧繇
第四節 「曹衣出水」曹仲達
第五節 疏密兩大體例的發源與形成
第二章 隋唐盛世——華彩的樂章
第一節 隋代的典型樣式
第二節 以閻立本為代表的初唐典型樣式
第三節 以吳道子為代表的盛唐典型樣式
第四節 以周昉為代表的中唐典型樣式
第五節 以孫位為代表的晚唐典型樣式
第六節 全法衣冠的成型
第三章 五代與兩宋——畫院及文人畫興起
第一節 五代時期的典型樣式
第二節 北宋時期的典型樣式
第三節 南宋時期的典型樣式
第四節 文人畫審美意趣的成熟
第四章 遼、金和元代——民族矛盾與文化交融
第一節 遼代的典型樣式
第二節 金代的典型樣式
第三節 元代的典型樣式
第四節 寫實與寫意兩大流派的確立
第五章 明清時期——東西的交融
第一節 明代的典型樣式
第二節 清代的典型樣式
第三節 「西畫東漸」的開啟與深入
第六章 結語
參考文獻
第一章 魏晉南北朝——源可濫觴
第一節 「神妙亡方」顧愷之
第二節 「秀骨清像」陸探微
第三節 「骨氣奇偉」張僧繇
第四節 「曹衣出水」曹仲達
第五節 疏密兩大體例的發源與形成
第二章 隋唐盛世——華彩的樂章
第一節 隋代的典型樣式
第二節 以閻立本為代表的初唐典型樣式
第三節 以吳道子為代表的盛唐典型樣式
第四節 以周昉為代表的中唐典型樣式
第五節 以孫位為代表的晚唐典型樣式
第六節 全法衣冠的成型
第三章 五代與兩宋——畫院及文人畫興起
第一節 五代時期的典型樣式
第二節 北宋時期的典型樣式
第三節 南宋時期的典型樣式
第四節 文人畫審美意趣的成熟
第四章 遼、金和元代——民族矛盾與文化交融
第一節 遼代的典型樣式
第二節 金代的典型樣式
第三節 元代的典型樣式
第四節 寫實與寫意兩大流派的確立
第五章 明清時期——東西的交融
第一節 明代的典型樣式
第二節 清代的典型樣式
第三節 「西畫東漸」的開啟與深入
第六章 結語
參考文獻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