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主人公李可與大學同學王俐維一起回鄉,王俐維去了市電視台實習,李可聯系實習未果,於是在經歷了拒絕、理解、認同的心理過程之后,跟隨父親實習做道士,戲劇性的是,他的父親在李可完成入門儀式之后就摔死在一道跳過了千萬次的坎里,李可的第一個道場就做給了他的父親,順理成章接下了父親的衣缽。
李可的父親以死亡的方式完成了對李可的道士身份的加冕,「皆大歡喜」的圓滿結局中蘊含着一種捉摸不定的悲情氣息和反諷色彩。李可是土地的兒子,雖然在接受高等教育之后經歷了現代科學觀念的洗滌,但他的精神命脈仍然根植於土地,所以兒時妄想離家出走的叛逆與學做道士之前對父親意願的反抗與否定,其根源仍歸咎於時代的車輪軋出的代溝。因為「
父」的權威對未成年者和自由意志不成熟者造成永久的壓迫和禁錮,有如生命本身的烙印。
「父親」正是日常生活忠實的守護人,要從日常生活中出走,要反叛現實生活,與「父親」的沖突在所難免。反抗是他們表述自我期望的唯一方式,然而這種對父權的反抗最終是徹底認同,反抗異化成為一種深度的熱愛。所以在兒時因為出走而受罰之后,李可最后還是自覺地跪下,並認為「暫時還是不去北京了,原來家里的飯也是很好吃的」,所以他會覺得每當跟父親在一起一言不發的時候,他便能感受到「祭祀般的神聖」。在做儀式前的一個晚上,李可獨自在山上冥想,「冷靜下來,他發現頭腦里對於事實和虛幻的認識依然是如此分明,但不知何時兩者已經能夠融洽地共處了……相信父親!這話李可在心里說了若干遍」。
李可最終認同了父親以及他的道士身份,作者通過對其內心精神世界的剖析以及掙扎的凸顯描摹了兩代人的思想代溝走向了彌合,以及鄉村固有的精神傳統在現代文明沖擊下的終極歸宿。
田耳,實名田永,湖南鳳凰人,1976年生。1999年開始寫小說,2000年開始發表。迄今發表作品兩百多萬字,其中長篇三部,中篇二十余篇,短篇三十余篇。作品多次被各種選刊、年選選載,入選各種小說排行榜。
曾獲第四屆魯迅文學獎中篇小說獎;2007年度人民文學獎;第十二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獎;第十八、二十屆台灣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第二十二屆湖南青年文學獎;第七屆全國青年作家、評論家論壇年度小說家獎;2011年度民族文學中篇小說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