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十年再沒有任何一種世界性的社會變革可以與數碼科技所帶來的社會巨變相媲美。這樣的變革並不只簡單在於電腦與其他移動設備的廣泛使用,新的結算與購物方式,全新的信息儲存,傳輸與歸類系統……更重要的是,我們如何看待這種浸潤式的科技創新給普通人的生活帶來根本性的改變。僅僅用數據來說明問題顯然是太蒼白了,我們需要長期的定性研究來分析人們是如何使用這些新設備,而這樣的使用行為又如何對其使用者產生影響以及在世界范圍內新技術是如何得到廣泛的開發與運用的。最終我們試圖得出一個結論,那便是「數碼科技對人類到底意味着什麼?」毫無疑問,人類學是能夠試圖解答這一問題的關鍵學科。
本書的作者將人類學傳統的田野調查法應用於諸多全新的領域,貢獻了對於這場巨大變革嚴謹的學術思考與探索。文中的諸多議題均是數碼人類學最新的重大課題。從社交網站到數字化博物館;從數字時代政治學到電子商務,每位撰稿人的論述都將由三個基本面組成,首先就其所研究領域進行綜述,繼而提供兩個以上詳盡的,通常是民族志式的案例分析,最后則將探討未來的發展趨勢。因此,這是一本能夠代表最新研究成果,並奠定數碼人類學學科根基的重要著作。
目錄
中文版序
中文版導論:數碼人類學與中國
第一篇 導論
第一章 數碼與人類
1.辯證地定義數碼
2.文化及虛假的真實性
3.整體論原則與超越方法論
4.發聲與相對性原則
5.開放與閉合原則及其矛盾性
6.規范性與物質性原則
參考文獻
第二篇 定位數碼人類學
第二章 反思數碼人類學
第一部分:挑戰「模糊」的概念
第二部分:我在「第二人生」的兩天
第三部分:數碼人類學,指示性(indexicality)與
參與觀察(Participant Observation)
數碼人類學的核心理論:指示性
數碼人類學的核心方法——參與觀察法
結論:時間和想象力
致謝
參考文獻
第三章 日常生活中的新媒體科技
家庭中的新媒體科技
案例一:從「廚房社會」到「台式電腦社會」(desktop society)
案例二:社交媒體的成年
案例三:「連接」與「斷開」的平衡
結論:致日常生活的數碼人類學
參考文獻
第四章 地理媒介:數碼文化中的空間新主張
空間,媒介與全球化
印度地球遙感系統
它可以知道你在哪(並且記得你去過哪)
地理媒體的人類學
參考文獻
第三篇 社會化與數碼人類學
第五章 數碼時代的身心障礙
她的語言:案例一
影像中的身心障礙
不能夠說話,並不意味着你沒有什麼可說的
重獲(第二)生命:案例二
結論
致謝
參考文獻
第六章 個人傳播的新途徑
案例一:工作場所中的傳播
案例二:多元途徑
總結與未來方向
參考文獻
第七章 社交網站
社交網站對人類學的特殊意義
社交網站研究
案例一:社交網站的比較人類學研究
案例二:移民對社交網站的使用
未來研究
參考文獻
第四篇 政治化與數碼人類學
第八章 數碼政治學與政治參與
數碼政府(行政與官僚體系)
數碼民主(社區、審議與參與)
數碼選戰(政黨、候選人和選舉)
數碼動員(網絡群組與社會運動)
案例一:馬來西亞郊區
案例二:都市西班牙
結論
參考文獻
第九章 自由軟件與分享政治學
自由軟件烏托邦的挑戰
反思黑客倫理
自由軟件與廣泛的社會性
結論
參考文獻
第十章 分異的數碼世界
數碼的未來
共享未來(誰的未來?)
數碼的全球化
來自數碼落后地區的回應
擴展案例分析:印度尼西亞
印度尼西亞的數碼革新
文化實踐
數碼噩夢與可能的出路
手機的印度尼西亞化
組裝手機
全球與地區之間的跨國宗教
口袋式穆斯林
科技演義
文化理想:伊斯蘭信息社會
如何解讀數碼的未來
參考文獻
第十一章 數碼參與:發展中的聲音與參與
發展、媒介、傳播與數碼
案例一:聲音——尋找聲音
案例二:傾聽——傳播促進社會變化評估
結論
參考文獻
第五篇 設計與數碼人類學
第十二章 設計人類學:使用,融合,創造數碼科技
人機交互:簡史
人機交互和應用設計領域的主要子領域
設計領域內部的發展
設計人類學
惠普實驗室的「有聲攝影」(Audiophotography)研究
英特爾數字醫療保健研究小組之愛爾蘭農村交通研究
結論與未來的問題
參考文獻
第十三章 博物館+數碼=?
博物館數碼科技的人類學研究綜述
案例一:數碼形式作為社會性編碼——標簽,大眾分類法
群眾策展
案例二:激進檔案與開放性限制
結論
參考文獻
第十四章 數碼游戲,游戲設計與其前驅
案例一:第二人生(Second Life)
案例二:工具性冷漠(Instnmaentalnonchalance)與Pro-Po案例
數碼人類學與游戲——未來的方向
參考文獻
撰稿人簡介
中文版導論:數碼人類學與中國
第一篇 導論
第一章 數碼與人類
1.辯證地定義數碼
2.文化及虛假的真實性
3.整體論原則與超越方法論
4.發聲與相對性原則
5.開放與閉合原則及其矛盾性
6.規范性與物質性原則
參考文獻
第二篇 定位數碼人類學
第二章 反思數碼人類學
第一部分:挑戰「模糊」的概念
第二部分:我在「第二人生」的兩天
第三部分:數碼人類學,指示性(indexicality)與
參與觀察(Participant Observation)
數碼人類學的核心理論:指示性
數碼人類學的核心方法——參與觀察法
結論:時間和想象力
致謝
參考文獻
第三章 日常生活中的新媒體科技
家庭中的新媒體科技
案例一:從「廚房社會」到「台式電腦社會」(desktop society)
案例二:社交媒體的成年
案例三:「連接」與「斷開」的平衡
結論:致日常生活的數碼人類學
參考文獻
第四章 地理媒介:數碼文化中的空間新主張
空間,媒介與全球化
印度地球遙感系統
它可以知道你在哪(並且記得你去過哪)
地理媒體的人類學
參考文獻
第三篇 社會化與數碼人類學
第五章 數碼時代的身心障礙
她的語言:案例一
影像中的身心障礙
不能夠說話,並不意味着你沒有什麼可說的
重獲(第二)生命:案例二
結論
致謝
參考文獻
第六章 個人傳播的新途徑
案例一:工作場所中的傳播
案例二:多元途徑
總結與未來方向
參考文獻
第七章 社交網站
社交網站對人類學的特殊意義
社交網站研究
案例一:社交網站的比較人類學研究
案例二:移民對社交網站的使用
未來研究
參考文獻
第四篇 政治化與數碼人類學
第八章 數碼政治學與政治參與
數碼政府(行政與官僚體系)
數碼民主(社區、審議與參與)
數碼選戰(政黨、候選人和選舉)
數碼動員(網絡群組與社會運動)
案例一:馬來西亞郊區
案例二:都市西班牙
結論
參考文獻
第九章 自由軟件與分享政治學
自由軟件烏托邦的挑戰
反思黑客倫理
自由軟件與廣泛的社會性
結論
參考文獻
第十章 分異的數碼世界
數碼的未來
共享未來(誰的未來?)
數碼的全球化
來自數碼落后地區的回應
擴展案例分析:印度尼西亞
印度尼西亞的數碼革新
文化實踐
數碼噩夢與可能的出路
手機的印度尼西亞化
組裝手機
全球與地區之間的跨國宗教
口袋式穆斯林
科技演義
文化理想:伊斯蘭信息社會
如何解讀數碼的未來
參考文獻
第十一章 數碼參與:發展中的聲音與參與
發展、媒介、傳播與數碼
案例一:聲音——尋找聲音
案例二:傾聽——傳播促進社會變化評估
結論
參考文獻
第五篇 設計與數碼人類學
第十二章 設計人類學:使用,融合,創造數碼科技
人機交互:簡史
人機交互和應用設計領域的主要子領域
設計領域內部的發展
設計人類學
惠普實驗室的「有聲攝影」(Audiophotography)研究
英特爾數字醫療保健研究小組之愛爾蘭農村交通研究
結論與未來的問題
參考文獻
第十三章 博物館+數碼=?
博物館數碼科技的人類學研究綜述
案例一:數碼形式作為社會性編碼——標簽,大眾分類法
群眾策展
案例二:激進檔案與開放性限制
結論
參考文獻
第十四章 數碼游戲,游戲設計與其前驅
案例一:第二人生(Second Life)
案例二:工具性冷漠(Instnmaentalnonchalance)與Pro-Po案例
數碼人類學與游戲——未來的方向
參考文獻
撰稿人簡介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