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名家講堂》20卷叢書之一。收入《聖書與美》中的文章分為三大類,首先是「作為文學的聖經」。這一部分專論聖經本身的文學性質及其文學經典品質,兼及西方歷代學者對聖經文學品質的認識和研討,尤其當代文學批評家哈羅德•布魯姆何竟聲稱聖經為「僅次於莎士比亞戲劇的文學經典」。其次聚焦於「聖經與世界文學流變」,分門別類地考察了聖經對古今中外文學的深遠影響。最后作者矚目於「當代文論脈絡中的聖經批評」。
首先綜合觀察當代多元化聖經批評的全景,涉及后現代主義哲學如何為之提供認識論、方法論和價值論的基礎,形形色色的文學理論如何致使聖經研究發生了從歷史批評向文學批評的范式轉型——從歷史過程轉向文本自身,從淺層心理轉向深層心理,從作者意圖轉向讀者接受,從封閉思辨轉向文化批判,從單一閱讀轉向綜合解析。其后依次考察了現當代神話學、修辭學、符號學,以及德里達的解構主義理論為聖經批評提供的新視野和新路徑。
繼而運用弗洛伊德—榮格的精神分析理論,對兩篇聖經名文《挪亞詛咒迦南》和《羅得與其女兒們》做出深層心理學的解讀。最后一組文章議及意識形態文論在聖經批評中的運用,先議若干理論問題,再逐一勾勒女性主義、后殖民主義、生態保護主義為當代聖經批評實踐帶來的觀念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