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的文學評論,伴隨着經典的文學作品,總有閱讀的必要。白先勇的短篇小說集《台北人》是一部深具復雜性的作品,問世三十年來,關於它主題與藝術手法的研究評論文章不可勝數。
一九七六年結集的《王謝堂前的燕子》,其作者歐陽子作為與白先勇創辦《現代文學》雜志,並共同赴美留學的同窗好友,有別人不易追趕的優勢,由她來評論《台北人》,也是文壇的一道風景。
歐陽子采用當時西方學術界影響至巨的「新批評」方法評論《台北人》,通過系統化的歸納,以「今昔之比」、「靈肉之爭」與「生死之謎」等主題命意來討論其含義和意象。三個主題互相關聯,互相關聯,互相環抱,共同構成串聯這十四個短篇小說的內層鎖鏈。
《王謝堂前的燕子》深入研析《台北人》之含義,文集本身具有較高的文學和文化價值。歐陽子在其個人理解范圍內,憑着《台北人》之內涵剖析,嘗試勾繪白先勇視野中的世界之輪廓。白先勇曾說:「歐陽子本身是一位傑出的心理分析小說家,深諳小說創作原理。」余秋雨稱贊此書:「用心之細,聯想之妙,讓人嘆為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