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四寶,從廣義上講,泛指一切筆、墨、紙、硯;從狹義上說,因時而定,因物而論,因地而名,其內容隨時代變遷等原因時有變化。例如從宋朝之后,文房四寶狹義上一般就特指湖筆、徽墨、宣紙、端硯和歙硯。但無論廣義而言還是狹義而言,文房四寶並非一齊產生,其問世各有先后,各有其自身的形成、演進、完善的過程。
本書按時敘事,以事帶時,分門別類,對文房四寶的形成條件、主要產地、時代特征、制作材料、技藝方法和演變過程逐一講述,可以使讀者閱后對我國文房四寶的歷史淵源、演進規律和發展趨向以及與其他諸多藝術的彼此關系有一系統完整的了解。
孫敦秀, 筆名習韜,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硬筆書法協會理論委員會委員,硬筆書法史編審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文物協會會員。書法研習漢簡、漢隸書體,且有自家風貌,除書法實踐外,多研究書法理論,出版有《書法小辭典》、《文房四寶手冊》、《書法幅式百例》、《中國硬筆書法史》、《孫敦秀理論文集》(六卷本)等。
目錄
序言
第一章 筆
一、毛筆的傳說與考證
二、毛筆最早的記錄與實物
三、兩漢制筆業的初起
四、魏晉南北朝制筆業的進展
五、唐代制筆業的繁榮
六、宋代制筆的改革
七、元代湖筆的崛起
八、明代制筆技藝的外傳
九、清代制筆的特點
十、解放前后制筆生產的對比
第二章 墨
―、墨的傳說及始用
二、周代的天然墨和人造墨
三、秦漢人造墨的實物發現
四、魏晉南北朝松煙墨的生產
五、唐代制墨業的盛況
六、宋代徽墨聲名大震
七、元代制墨業狀況
八、明代制墨業的興盛
九、清代制墨業的起落
十、解放后制墨業的迅速發展
第三章 紙
一、我國古代的書寫材料
二、兩漢纖維紙的問世
三、魏晉南北朝時造紙術的外傳
四、隋唐佳紙產地的涌現
五、五代兩宋的造紙藝術
六、元明造紙業的起伏
七、清至民國造紙業的興衰
八、解放后造紙業的巨變
第四章 硯
一、古硯的傳說
二、商周硯的加工技藝和秦硯的出土
三、兩漢硯的變遷
四、魏晉南北朝時硯型的逐漸完美
五、唐代四大名硯的出現
六、宋代制硯的擴展
七、元明制硯業的概況
八、清代制硯業的蕭條
九、解放后制硯業的新天地
后記
第一章 筆
一、毛筆的傳說與考證
二、毛筆最早的記錄與實物
三、兩漢制筆業的初起
四、魏晉南北朝制筆業的進展
五、唐代制筆業的繁榮
六、宋代制筆的改革
七、元代湖筆的崛起
八、明代制筆技藝的外傳
九、清代制筆的特點
十、解放前后制筆生產的對比
第二章 墨
―、墨的傳說及始用
二、周代的天然墨和人造墨
三、秦漢人造墨的實物發現
四、魏晉南北朝松煙墨的生產
五、唐代制墨業的盛況
六、宋代徽墨聲名大震
七、元代制墨業狀況
八、明代制墨業的興盛
九、清代制墨業的起落
十、解放后制墨業的迅速發展
第三章 紙
一、我國古代的書寫材料
二、兩漢纖維紙的問世
三、魏晉南北朝時造紙術的外傳
四、隋唐佳紙產地的涌現
五、五代兩宋的造紙藝術
六、元明造紙業的起伏
七、清至民國造紙業的興衰
八、解放后造紙業的巨變
第四章 硯
一、古硯的傳說
二、商周硯的加工技藝和秦硯的出土
三、兩漢硯的變遷
四、魏晉南北朝時硯型的逐漸完美
五、唐代四大名硯的出現
六、宋代制硯的擴展
七、元明制硯業的概況
八、清代制硯業的蕭條
九、解放后制硯業的新天地
后記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