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水墨大觀系列之一,李可染(1907—1989),原名永順,別號三企,齋名師牛堂。江蘇徐州人。現代著名中國畫大師之一,最具個人風格的山水畫家,現代「京津畫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與陸儼少並稱「北李南陸」。13歲從師鄉賢錢食芝習傳統山水畫。16歲入上海美專,18歲時任教於徐州藝術專門學校。1929年以優異成績入杭州(國際)西湖藝術院,破格錄取為研究生,師從林風眠等,專攻素描和油畫,並自修國畫和美術史論,同年加入進步美術團體「一八藝社」。后師事齊白石、黃賓虹習中國畫。后返徐州任教。1932年受聘於江蘇省立徐州民眾教育館。1937年創辦抗日畫報《火線周報》。1938年赴武漢,參加由周恩來領導、郭沫若主持的國民黨革命軍事委員會政治部三廳。1942年恢復對中國畫的研究,提出對傳統「要用最大的功力打進去,用最大的勇氣打出來」。1943年任重慶國立藝專中國畫講師。1946年應徐悲鴻之聘,任北平國立藝專中國畫副教授。
得齊白石「墨塊」、「墨線」,黃賓虹「積墨」、「漬墨」、「破墨」之訣,豐富了傳統技法的表現力。1949年后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畫研究院院長,中國美協副主席。山水畫創作善於疏流導源,古為今用,融會中西,尤其是把西畫中的明暗處理引進中國畫,使之和諧地融化在深厚的傳統筆墨和傳統的造型意象之中,上繼龔賢,創山水畫黑、滿、重、亮的新畫風。作品意境開闊,筆墨渾厚,氣韻生動,格調濃重、質朴、凝練,融文學性、音樂性和造型美於一爐。以「苦學派」自稱,1954年后先后十次赴各地寫生,行程數十萬里,畫稿數百幅,畫風大變。60年代初期藝術臻於高峰,創作進入自由、充分地抒發性靈、表達出審美理想的境界,被譽為「李派山水」,對中國畫山水畫的創新作出了傑出貢獻。教育思想亦自成體系,出現了活躍於畫壇的「李可染學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