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宇文所安唐代文學「四部曲」之三,但去初、盛唐詩的寫作已有15年。鑒於中唐文學的復雜性和特殊性,本書並不像前兩部一樣是完整的專著,是「詩歌史」,而是由七篇論文組成。這些論文具有文學史性質,但本身並不構成一部文學史;而由於中唐文學在風格、主題及處理的范式上遠較初、盛唐復雜,且詩歌、傳奇及非虛構性的散文享有共通的旨趣,因此更不適宜稱為「中唐詩史」。但這些論文卻透過不同類型的文本和文體來探討一系列相互關聯的問題,這些具體的問題就其性質而言與文化史或社會史等更大的領域息息相關,從而構成了中唐「文學文化」的一副氣質獨具的概貌。
簡言之,作者認為中唐是中國的一個歷史分水嶺,某種程度上是一種「現代」的開端。他這樣解釋:「中唐是中國文學中一個獨一無二的時刻,又是一個新開端。自宋以降所滋生出來的諸多現象,都是在中唐嶄露頭角的。在許多方面,中唐作家在精神志趣上接近兩百年后的宋代大思想家,而不是僅數十年前的盛唐詩人。」 由此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為何中唐意味着「中世紀的終結」。
宇文所安,一名斯蒂芬·歐文。1946年生於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斯市,長於美國南方小城。1959年移居巴爾的摩。在巴爾的摩公立圖書館里沉湎於詩歌閱讀,並初次接觸中國詩:雖然只是英文翻譯,但他迅速決定與其發生戀愛,至今猶然。1972年獲耶魯大學東亞系博士學位,隨即執教耶魯大學。二十年后應聘哈佛,任教東亞系、比較文學系,現為詹姆斯·布萊恩特·柯南德特級教授。有著作數種(其中《初唐詩》、《盛唐詩》、《追憶》等已被譯為中文),論文多篇。其人也,性樂煙酒,心好詩歌。簡脫不持儀形,喜俳諧。自言其父嘗憂其業中國詩無以謀生,而后竟得自立,實屬僥幸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