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蕭紅一部有影響的代表作,在這部作品中,她以散文化的筆調描寫了以家鄉為原型的「呼蘭河城」的傳記。呼蘭河城不是安詳寧靜的天堂,那里充滿着無知和愚昧,荒涼的土地上彌漫着痛苦和絕望。
但蕭紅還是用淡泊的語氣和包容的心敘說了家鄉的種種。她將一片片記憶的碎片擺出來,回味那份獨屬於童年、獨屬於鄉土的氣息。書中慈愛的祖父、后花園的動植物是蕭紅生命中至為重要的一抹暖色,是她靈魂的慰藉和生命的源泉。
蕭紅(1911年—1942年),黑龍江人。原名張乃瑩,筆名蕭紅,悄吟。1930年,結識蕭軍,兩人相愛,兩人一同完成散文集《商市街》。1933年與蕭軍自贊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1934年到上海,同年完成長篇《生死場》,次年在魯迅幫助下作為「奴隸叢書」之一出版。蕭紅由此取得了在現代文學史上的地位。
1936年,為擺脫精神上的苦惱東渡日本,在東京寫下了散文《孤獨的生活》、長篇組詩《砂粒》等。抗日戰爭爆發后。投入抗日救亡運動。后在民族革命大學任教。1940年去香港。蕭紅主要作品有長篇《馬伯樂》,回憶性長篇小說《呼蘭河傳》,以及一系列回憶故鄉的中短篇如《牛車上》、《小城三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