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論述了孫中山的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三大主張。民族主義,主要內容是反對清朝的統治,避免中國被瓜分、共管的厄運,爭取民族的獨立和解放。民權主義是三民主義的核心。它揭露和批判封建專制主義,代之以「民主立憲」的共和制度,關於政體的擘划也是民權主義的重要內容。民生主義是孫中山的「社會革命」綱領,主題是實現中國的近代化,發展社會經濟,同時實現人民的生活福利;對資本主義經濟進行了批判,同情於「社會主義」。
孫中山(1866—1925),名文,字載之,號日新,又號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生於廣東香山縣(今中山市)翠亨村。是中國近代民主主義革命的先行者,中華民國和中國國民黨創始人,三民主義的倡導者。1905年成立中國同盟會。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1940年,國民政府通令全國,尊稱為「中華民國國父」。著有《建國方略》《建國大綱》《三民主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