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特點就是:把看管理問題的目光聚焦到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把管理的作用力聚焦到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的界面上,從而實現精確打擊、四兩撥千斤的目的。
很多管理書籍都在講公司該怎麼做、企業該怎麼做的大問題,而本書則主要聚焦在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該怎麼做。這就是「復雜問題簡單化是技術」的方法,所以本書叫《管理的技術(TBC企業驅動體系)》。
本書的重點是介紹企業動力機制,也就是三個到位:目標到位、利益到位、檢查到位的具體方法和做法以及TBC企業驅動體系涉及的管理工具。本書含有大量延伸閱讀案例,有些只有標題,讀者可以直接百度標題或「李澤堯+標題」閱讀相關內容。
李澤堯:中國著名實戰管理專家,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以及中山大學高等繼續教育學院、頤園學院及中外管理研究中心高級經理工商管理碩士(MBA)研修班特聘教授,中山大學教授經理研究會特約顧問,原廣州亞加達mini
MBA教育中心負責人、管理系教授、系主任、「在職經理人MBA班」及「國際項目經理文憑班」《項目管理》、《管理學》、《運作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教授。西南交通大學工學碩士,美國威斯康辛國際大學MBA,西南交通大學企業管理博士。五年大學授課經驗,十年成功管理經驗:歷任國外跨國公司高級經理、國內大型外資企業總生管,銷售部、管理部經理,總經理特別助理,兼ISO
9000委員會委員、培訓經理、5S委員會總干事、電腦化推行委員會總干事、大型民企首席顧問、顧問公司顧問部經理、執行總經理。曾全權主導推動實施某大型外資企業電腦化系統:獨立完成系統規划、流程設計,組織並參與相關電腦程序的編寫,獨立撰寫系統操作手冊。
目錄
前言
何謂技術——澤堯教美女眼睛「放電」的技術
修煉有道:演講者的底氣、中氣、氣場是怎麼回事?
企業飛輪的原動力:TBC企業驅動體系
本書要回答的問題——內容簡介
序篇 TBC企業驅動體系——讓員工為自己工作
TBC的含義
TBC企業驅動原理簡述
TBC企業驅動體系的三個要點、三個環節
TBC企業驅動體系模型圖
TBC企業驅動體系之:驅動循環與持續改進
TBC企業驅動體系之:動力傳遞模式
TBC企業驅動模式:動力傳遞
TBC企業驅動體系的特點
TBC企業驅動體系的意義
第1篇 TBC之事前T+B——管人抓責任:責任到位
事前:T目標±B利益=責任與承諾——招標投標
第1單元 責任不追究,哪來責任心?——李氏「責任管理」理論
目標±利益=責任——從德魯克目標管理到李澤堯責任管理
無神論者莫發誓——何謂「承諾」:違約金、籌碼移交
打開心門——制度、要求要與錢有關
管理上下限:制度如何與錢掛鉤
變你要為他要——滿足與不滿足之間
讓他為自己工作:責任落實之ZY三部曲
第2單元 說法和想法通過做法產生作用力——李氏「做法決定論」
「態度決定一切」嗎
問題分析:企業文化與公司業績是什麼關系
做法介紹:質量責任追究一覽表
升華展開:管理如何才能落地——把觀念變作規范
綜合運用:「課堂很激動、課后不行動」,怎麼辦?
結論啟示:做法決定心態——管理着力點
第3單元 管理者「以身作則」管用嗎?——李氏界面理論
問題思考:管理者「以身作則」管用嗎
有用不等於管用
聚焦界面——公司與員工之間的界面:精准打擊
第4單元 管事抓接口——李氏接口技術
管事抓接口、管人抓責任
第5單元 管人抓責任——流程化:橫向部門接口技術
李氏打包原理的要點
輸出才是業績:對下道工序負責就是對領導負責
可靠性:自己驗貨之后再交出去
第6單元 你們家的流程跟我有什麼關系——李氏雙軌模型
「窗口作業」與「流程分析之李氏雙軌模型」
雙軌模型——兩方在一起只做必須雙方在一起才能完成的事情
第7單元 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合作模式——李氏縱向界面技術
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三種合作模式
管理者交代工作的四種情況
界面失效模式:你說清楚≠他聽清楚——何況你沒有說清楚
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的搭接
管理者與被管理者業務界面
第8單元 外行如何管理內行——李氏橫向界面技術
問題:「外行」如何管理「內行」
省力之道——如何把握住接口:可交付成果
要點:管理的要務在於「落實責任」
聚焦崗位——節點內的技術+節點間的責任
區別「職」和「責」——節點內是技術、節點間是責任
黑箱方法與節點概念:崗位職責=過程規范+結果標准
何謂職責:領導放心+客戶滿意
第2篇 TBC之事中T+C——管事抓接口:考核到位
事中:T目標+C檢查=考核與改進——控制糾偏
第1單元掌控局面的觀念與策略——李氏主導技術
主導意識:條理性與工作跟蹤三境界
日常工作主導:工作日記本
專案項目主導:WBS
第2單元 人比人氣死人——全員激勵技術
人比人氣死人
老公或許可以換,兒子卻換不了
影響女人一生幸福的對男人的三次人事考評
全員激勵——針對每個人的進步展開
第3單元 聚焦現場——日本人倒金字塔理論
日本:倒金字塔理論
客戶優先
聚焦「作業+表單」——中間統計報表:電腦化一秒鍾搞定
績效考核中80%以上的考核得分應該是從流程中得來?
延伸閱讀:李澤堯與企業管理電腦化(MRP/MRPII/ERP)
第4單元 中國式績效考核技術
以結果為導向的中國式績效考核的三種模式
如何具體地對本公司人員進行績效考核
中國式績效考核之「基於目標的績效考核」要點
中國式績效考核的一般步驟與要點
中國式績效考核若干要點
延伸閱讀:所有的人都反對績效考核怎麼辦——平衡業績
延伸閱讀:績效管理的深度級——績效考核做法縱覽
第5單元 李氏阿彌陀佛理論——問題分析技術
「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遇到問題,問五個為什麼
「存在就是合理」並不消極
問題對策分析表——工作改善事項
平衡記分卡中的因果
「問5個為什麼」可幫助你找到答案
延伸閱讀:重慶出美女,事出有因
延伸閱讀
第6單元 試問問題緣起——李氏輸入端分析法
厘清「輸入端」——解決問題、思考問題的起點
運用舉例:了解企業培訓需求的三個經典而簡捷的途徑
案例解釋中理論之外的一種力量:尋找問題源頭
第7單元 鍛煉身體好嗎?——走出因果倒置誤區
巴菲特:黃金是一只不會生蛋的雞再跌我也不會買
話題展開:「每天睡8小時死得更快」是真的嗎?
第8單元 李氏要素優化理論——問題解決技術
人死之后,靈魂去了哪里?——格式塔理論
功能由結構決定,結構由要素構成
要素優化、組合與良性循環——要素優化理論
延伸閱讀:李澤堯「群體智慧論」
延伸閱讀:領導者人格魅力解析
第3篇 TBC之事后C+B——有好報才有好人:獎懲到位
事后:C檢查+B利益=獎懲與激勵——激勵提升
第1單元 何謂績效——企業要不要為能力付工資
質疑:深圳將向5名高級人才發放150萬元房補
業績是硬道理:個人憑能力走天涯,員工靠業績獲承認
問題討論:能力是員工「他們家自己的事」?
引申:李氏績效定義
延伸閱讀:績效管理的本質——責任和利益精細化
第2單元 何謂績效管理?——利益反饋與績效改進
案例:嗅到鈔票想到錢——鈔票味香水提高生產力
案例:心理學家——想到錢做事快
什麼是績效管理?不要理論!!說得白話一點
利益掛鉤、持續改進——月度考核與浮動工資
「獎不如罰」還是「罰不如獎」?
第3單元 扣員工錢會離職嗎?——李氏人格脫落理論
人格牽涉:把人格、面子與某事聯系起來
人格脫落與良性溝通
打開心扉,放下架子
實事求是原則:「怕影響形象」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遺毒
第4單元 功利主義何錯之有?——李氏報應理論
趣味管理技術:犯罪不合算公式——打造誠信社會
中國式管理激勵模式選擇
李氏125法則
月報月報,一個月報應一次!這就是月報
緩沖區——為什麼企業要對能力付酬
管理者&父母必讀:佛學之因果說與李澤堯之編碼理論
張家口老板問感情怎麼管理——何謂感情工資
燙爐原則——大自然、客觀世界不講「情」
第5單元 替天行道,法不容情——李氏強勢管理技術
結論:企業以人為本,管理以事為本
團隊效率與個人效率——強勢管理的「會計學」基礎
良性循環與惡性循環——企業的管理策略選擇
結論:值得——強勢管理可以獲得「超額回報」
相對目標、客戶、服務而言,人是手段
強勢管理與人性化管理對照
延伸案例閱讀:制度遇到皇親國戚怎麼辦
第6單元 賞罰有據,師出有名——李氏權力清單技術
廣義績效考核——管理者權力清單
釋疑:記賬≠心胸狹窄
解惑:權力清單的來源與依據
第4篇 TBC之目標T——結果是責任:目標到位
第1單元 以事為本、還是以人為本——李氏焦點理論
以事為本,何為績效?
管理新做法:用過程代替態度,用結果代替能力
問題解析:人們為什麼熱衷於管理員工的能力和態度
運用:考評「人」還是考核「工作」——焦點不同
延伸閱讀:區別「約束性目標」與「關鍵目標」
第2單元 管理=過程+結果——李氏過程結果模型
出發點過程結果模型
zY管理模型——企管的焦點:管理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
zY管控模型——以事管人:企業的三個控制環節
管理者核心能力與企業核心競爭力
實操要點:如何管理過程和結果
延伸閱讀: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互動:管理=過程+結果
第3單元 過程有規范、結果有標准——李氏八字真言
李氏八字真言:過程規范+結果標准
過程是技術,結果是責任,管理從責任開始
領導不放心——才要介入過程
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互動:管理=可控性+創造性
第4單元 過程約束、結果導向——李氏量化三部曲
何謂到位:把要求變成制度
量化的本質——工作要求明確化
量化的思路——李氏量化三部曲
說不清楚怎麼辦——可表達,然后可考核
公司的「要什麼」體系:工作內容+標准
第5單元 你說清楚,不等於他昕清楚——李氏管理互動界面模型
厘清界面:來了一個副手沒有發揮作用,怎麼辦?
聚焦界面:目標未達成的三種情況
目標未達成的原因分析(聚焦當事人)
目標未達成的原因分析(追問管理者)
第6單元 鎖定崗位——崗位工作標准&跨部門服務標准承諾
引子:窗口工作承諾(正確理解「崗位職責」)
「窗口工作承諾」的改進:投訴要有依據
工作內容及標准清單
崗位工作標准包括哪些內容——如何提升團隊工作效率
崗位工作職責——「要什麼」體系
窗口作業與流程化
一環推一環,干部個個推卸責任,怎麼辦?
明確KPI案例1——執行副總經理
明確KPI案例2——制造部經理
實例:目標責任狀
目標責任狀一般格式
第7單元 有過程沒有結果,誰之過?——李氏管理者核心能力模型
問題分析:有過程沒有結果怎麼辦
策略驗證與修正——走動式管理
延伸閱讀:管理着力點——「策略展開」始終是一個關鍵問題
第5篇 TBC之利益B——組織以利益為紐帶:利益到位
民以食為天:利益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頭等大事
第1單元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何謂「工商文明」
錢動——心動:沒有人會跟錢過不去!
利益驅動——不在乎利益的員工很難是一個好員工
何謂「工商文明」
延伸閱讀:績效主義是一個偽命題
延伸閱讀:中國出不了大師,功利主義何錯之有?!
第2單元 擒賊擒王、帶人帶心——李氏利益驅動技術
晉商的身股——如何激發員工的自動自發
管人的刀尖——責任和利益精細化:變你要為他要
第3單元 獎金不心動、扣款卻心痛——李氏關心技術
什麼叫關心
第4單元 如何給錢才能令他聞風而動——李氏關心系數
引申:工作關心系數——收入對業績求導
第5單元 組織以利益為紐帶——李氏乘法原理
組織以利益為紐帶——怎樣培養團隊意識
組織以利益為紐帶——獎金公式與團隊精神
第6單元 利益不掛鉤、流程理不順——李氏尖刀理論
利益不掛鉤,流程制度就是形式
利益不掛鉤、流程理不順——管理的刀尖:目標和業績
延伸閱讀:有效管理重在找到「刀尖」
第7單元 發現盲區、有效激勵——李氏基本工資理論
思考:基本工資由什麼決定
基本工資由基本工作決定
問題:無條件基本工資——不做事最合算
對策:基本工資從無條件到有條件
釋疑:最低工資不能扣?
延伸閱讀:思想像一把刀——磨尖以后才能一針見血
第8單元 員工工資到底由什麼決定——李氏工資模型
解析:從資歷工資到工資分類
對策:管人的靈魂:Y=k×+b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非線性激勵原則
第9單元 員工工資到底由什麼決定——李氏工資轉型原理
問題:資格老、工資高的員工不做事,怎麼辦?
原因:固定工資是惰性之源
症結與對策:工資是公司的承諾、工作標准是員工的承諾
如何看待「老員工」對公司的貢獻
引申:李氏工資模型——行情工資≠實績工資
實踐運用:入職后的工資轉型
實際操作:全額波動——行情工資與實績工資
實際操作:工資改革之50%波動
延伸閱讀:「崗位工資」的本質
第6篇 TBC之檢查C——與信任無關:檢查到位
第1單元 沒有信任就沒有背叛——用人要疑
延伸閱讀:寫給女人——沒有信任就沒有背叛!
質量「是生產出來的,不是監督出來的」嗎?
下限管理:堵住「人性的下限」
稽核你最信任的人——受害者是多余的人?
延伸閱讀:做人做君子,管人管小人
案例與警示:為何「富可敵國」的賭王晚景「嘆辛苦」
參考閱讀:你要買「信托產品」嗎?
第2單元 何謂隱患?——杜絕可能性
預見可能性——為何網友不服「肇事犬主人涉嫌過失致人死亡罪」
延伸閱讀:刀尖上行走,做明星很辛苦
第3單元 一竿子插到底+越級稽核——檢查如何到位
可操作性——能把制度轉換為檢查表嗎
打分要依據:何謂標准?——把崗位職責轉換為檢查表
一竿子插到底:越級稽核+個案突破
從定期檢查到抽檢到免檢
麥當勞的衛生間為什麼能持續保持干凈
職能部門考核——協助領導稽核:領導放心
第4單元 判斷≠事實、數據說話——李氏判斷風險原理
問題在哪里?——用判斷溝通,還是用事實溝通
關於故意犯錯與無意犯錯
延伸閱讀:「謠言止於智者」?
第5單元 考評對人,考核對事——對事不對人
問題:區分制度管理與道德管理——良心無法被檢查
考核是賽馬,還是相馬?
判斷≠事實:能力和態度只能被判斷
考評≠考核:基於「判斷」還是基於「事實」
人事考評≠績效考核:人事考評不太靠得住
結論:績效考核與人事考評之別
第6單元 出其不意與檢查技術——四兩撥千斤
四兩撥千斤:不處罰犯錯誤者而處罰監督者
檢查檢查者(稽查):主管給自己的部屬個個打高分怎麼辦
出其不意:檢查不可以守株待兔——為「釣魚執法」平反
連帶責任:未成年犯罪「從輕的部分」應由監護人「代為受過」!
延伸閱讀:科學監督六項原則
檢查設計要點
第7單元 聚焦有問題的部分——李氏反向糾錯法
問題本質:標准、制度要有上、下限
扣分法——反向糾錯法
反向糾錯法與正向列舉法
給分法與扣分法比較
檢查表計分方式——扣分法:聚焦有問題部分
提示:為什麼「制度上下限」不放在「T+B」而放在「C」章節
第8單元 下道工序不會包庇上道工序——拉動式管理
投訴者的投訴動力:哪些人會投訴?
投訴提升管理——拉動式管理:B=O最積極
運用:后勤服務、職能部門的考核流於形式怎麼辦
如何杜絕推諉?——結果導向的觀念和做法
「下道工序不會包庇上道工序」的前提
「量化」與崗位職責——跨部門投訴,連帶扣到部門主管
延伸閱讀:管理=維持+改善
結束篇 TBC企業驅動原理——企業動力學
企業激勵機制模型:把「觀念說教」變成「管理技術」
企業動力學理論:發動機與被驅動
為自己做事——「發動機」與「被驅動」
動車組與TBC多頭驅動
后記
鳴謝
附錄:基於李澤堯老師管理著作之企業培訓課程及咨詢項目
李澤堯老師管理著作及知識結構圖
李澤堯老師出版著作一覽
何謂技術——澤堯教美女眼睛「放電」的技術
修煉有道:演講者的底氣、中氣、氣場是怎麼回事?
企業飛輪的原動力:TBC企業驅動體系
本書要回答的問題——內容簡介
序篇 TBC企業驅動體系——讓員工為自己工作
TBC的含義
TBC企業驅動原理簡述
TBC企業驅動體系的三個要點、三個環節
TBC企業驅動體系模型圖
TBC企業驅動體系之:驅動循環與持續改進
TBC企業驅動體系之:動力傳遞模式
TBC企業驅動模式:動力傳遞
TBC企業驅動體系的特點
TBC企業驅動體系的意義
第1篇 TBC之事前T+B——管人抓責任:責任到位
事前:T目標±B利益=責任與承諾——招標投標
第1單元 責任不追究,哪來責任心?——李氏「責任管理」理論
目標±利益=責任——從德魯克目標管理到李澤堯責任管理
無神論者莫發誓——何謂「承諾」:違約金、籌碼移交
打開心門——制度、要求要與錢有關
管理上下限:制度如何與錢掛鉤
變你要為他要——滿足與不滿足之間
讓他為自己工作:責任落實之ZY三部曲
第2單元 說法和想法通過做法產生作用力——李氏「做法決定論」
「態度決定一切」嗎
問題分析:企業文化與公司業績是什麼關系
做法介紹:質量責任追究一覽表
升華展開:管理如何才能落地——把觀念變作規范
綜合運用:「課堂很激動、課后不行動」,怎麼辦?
結論啟示:做法決定心態——管理着力點
第3單元 管理者「以身作則」管用嗎?——李氏界面理論
問題思考:管理者「以身作則」管用嗎
有用不等於管用
聚焦界面——公司與員工之間的界面:精准打擊
第4單元 管事抓接口——李氏接口技術
管事抓接口、管人抓責任
第5單元 管人抓責任——流程化:橫向部門接口技術
李氏打包原理的要點
輸出才是業績:對下道工序負責就是對領導負責
可靠性:自己驗貨之后再交出去
第6單元 你們家的流程跟我有什麼關系——李氏雙軌模型
「窗口作業」與「流程分析之李氏雙軌模型」
雙軌模型——兩方在一起只做必須雙方在一起才能完成的事情
第7單元 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合作模式——李氏縱向界面技術
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三種合作模式
管理者交代工作的四種情況
界面失效模式:你說清楚≠他聽清楚——何況你沒有說清楚
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的搭接
管理者與被管理者業務界面
第8單元 外行如何管理內行——李氏橫向界面技術
問題:「外行」如何管理「內行」
省力之道——如何把握住接口:可交付成果
要點:管理的要務在於「落實責任」
聚焦崗位——節點內的技術+節點間的責任
區別「職」和「責」——節點內是技術、節點間是責任
黑箱方法與節點概念:崗位職責=過程規范+結果標准
何謂職責:領導放心+客戶滿意
第2篇 TBC之事中T+C——管事抓接口:考核到位
事中:T目標+C檢查=考核與改進——控制糾偏
第1單元掌控局面的觀念與策略——李氏主導技術
主導意識:條理性與工作跟蹤三境界
日常工作主導:工作日記本
專案項目主導:WBS
第2單元 人比人氣死人——全員激勵技術
人比人氣死人
老公或許可以換,兒子卻換不了
影響女人一生幸福的對男人的三次人事考評
全員激勵——針對每個人的進步展開
第3單元 聚焦現場——日本人倒金字塔理論
日本:倒金字塔理論
客戶優先
聚焦「作業+表單」——中間統計報表:電腦化一秒鍾搞定
績效考核中80%以上的考核得分應該是從流程中得來?
延伸閱讀:李澤堯與企業管理電腦化(MRP/MRPII/ERP)
第4單元 中國式績效考核技術
以結果為導向的中國式績效考核的三種模式
如何具體地對本公司人員進行績效考核
中國式績效考核之「基於目標的績效考核」要點
中國式績效考核的一般步驟與要點
中國式績效考核若干要點
延伸閱讀:所有的人都反對績效考核怎麼辦——平衡業績
延伸閱讀:績效管理的深度級——績效考核做法縱覽
第5單元 李氏阿彌陀佛理論——問題分析技術
「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遇到問題,問五個為什麼
「存在就是合理」並不消極
問題對策分析表——工作改善事項
平衡記分卡中的因果
「問5個為什麼」可幫助你找到答案
延伸閱讀:重慶出美女,事出有因
延伸閱讀
第6單元 試問問題緣起——李氏輸入端分析法
厘清「輸入端」——解決問題、思考問題的起點
運用舉例:了解企業培訓需求的三個經典而簡捷的途徑
案例解釋中理論之外的一種力量:尋找問題源頭
第7單元 鍛煉身體好嗎?——走出因果倒置誤區
巴菲特:黃金是一只不會生蛋的雞再跌我也不會買
話題展開:「每天睡8小時死得更快」是真的嗎?
第8單元 李氏要素優化理論——問題解決技術
人死之后,靈魂去了哪里?——格式塔理論
功能由結構決定,結構由要素構成
要素優化、組合與良性循環——要素優化理論
延伸閱讀:李澤堯「群體智慧論」
延伸閱讀:領導者人格魅力解析
第3篇 TBC之事后C+B——有好報才有好人:獎懲到位
事后:C檢查+B利益=獎懲與激勵——激勵提升
第1單元 何謂績效——企業要不要為能力付工資
質疑:深圳將向5名高級人才發放150萬元房補
業績是硬道理:個人憑能力走天涯,員工靠業績獲承認
問題討論:能力是員工「他們家自己的事」?
引申:李氏績效定義
延伸閱讀:績效管理的本質——責任和利益精細化
第2單元 何謂績效管理?——利益反饋與績效改進
案例:嗅到鈔票想到錢——鈔票味香水提高生產力
案例:心理學家——想到錢做事快
什麼是績效管理?不要理論!!說得白話一點
利益掛鉤、持續改進——月度考核與浮動工資
「獎不如罰」還是「罰不如獎」?
第3單元 扣員工錢會離職嗎?——李氏人格脫落理論
人格牽涉:把人格、面子與某事聯系起來
人格脫落與良性溝通
打開心扉,放下架子
實事求是原則:「怕影響形象」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遺毒
第4單元 功利主義何錯之有?——李氏報應理論
趣味管理技術:犯罪不合算公式——打造誠信社會
中國式管理激勵模式選擇
李氏125法則
月報月報,一個月報應一次!這就是月報
緩沖區——為什麼企業要對能力付酬
管理者&父母必讀:佛學之因果說與李澤堯之編碼理論
張家口老板問感情怎麼管理——何謂感情工資
燙爐原則——大自然、客觀世界不講「情」
第5單元 替天行道,法不容情——李氏強勢管理技術
結論:企業以人為本,管理以事為本
團隊效率與個人效率——強勢管理的「會計學」基礎
良性循環與惡性循環——企業的管理策略選擇
結論:值得——強勢管理可以獲得「超額回報」
相對目標、客戶、服務而言,人是手段
強勢管理與人性化管理對照
延伸案例閱讀:制度遇到皇親國戚怎麼辦
第6單元 賞罰有據,師出有名——李氏權力清單技術
廣義績效考核——管理者權力清單
釋疑:記賬≠心胸狹窄
解惑:權力清單的來源與依據
第4篇 TBC之目標T——結果是責任:目標到位
第1單元 以事為本、還是以人為本——李氏焦點理論
以事為本,何為績效?
管理新做法:用過程代替態度,用結果代替能力
問題解析:人們為什麼熱衷於管理員工的能力和態度
運用:考評「人」還是考核「工作」——焦點不同
延伸閱讀:區別「約束性目標」與「關鍵目標」
第2單元 管理=過程+結果——李氏過程結果模型
出發點過程結果模型
zY管理模型——企管的焦點:管理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
zY管控模型——以事管人:企業的三個控制環節
管理者核心能力與企業核心競爭力
實操要點:如何管理過程和結果
延伸閱讀: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互動:管理=過程+結果
第3單元 過程有規范、結果有標准——李氏八字真言
李氏八字真言:過程規范+結果標准
過程是技術,結果是責任,管理從責任開始
領導不放心——才要介入過程
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互動:管理=可控性+創造性
第4單元 過程約束、結果導向——李氏量化三部曲
何謂到位:把要求變成制度
量化的本質——工作要求明確化
量化的思路——李氏量化三部曲
說不清楚怎麼辦——可表達,然后可考核
公司的「要什麼」體系:工作內容+標准
第5單元 你說清楚,不等於他昕清楚——李氏管理互動界面模型
厘清界面:來了一個副手沒有發揮作用,怎麼辦?
聚焦界面:目標未達成的三種情況
目標未達成的原因分析(聚焦當事人)
目標未達成的原因分析(追問管理者)
第6單元 鎖定崗位——崗位工作標准&跨部門服務標准承諾
引子:窗口工作承諾(正確理解「崗位職責」)
「窗口工作承諾」的改進:投訴要有依據
工作內容及標准清單
崗位工作標准包括哪些內容——如何提升團隊工作效率
崗位工作職責——「要什麼」體系
窗口作業與流程化
一環推一環,干部個個推卸責任,怎麼辦?
明確KPI案例1——執行副總經理
明確KPI案例2——制造部經理
實例:目標責任狀
目標責任狀一般格式
第7單元 有過程沒有結果,誰之過?——李氏管理者核心能力模型
問題分析:有過程沒有結果怎麼辦
策略驗證與修正——走動式管理
延伸閱讀:管理着力點——「策略展開」始終是一個關鍵問題
第5篇 TBC之利益B——組織以利益為紐帶:利益到位
民以食為天:利益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頭等大事
第1單元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何謂「工商文明」
錢動——心動:沒有人會跟錢過不去!
利益驅動——不在乎利益的員工很難是一個好員工
何謂「工商文明」
延伸閱讀:績效主義是一個偽命題
延伸閱讀:中國出不了大師,功利主義何錯之有?!
第2單元 擒賊擒王、帶人帶心——李氏利益驅動技術
晉商的身股——如何激發員工的自動自發
管人的刀尖——責任和利益精細化:變你要為他要
第3單元 獎金不心動、扣款卻心痛——李氏關心技術
什麼叫關心
第4單元 如何給錢才能令他聞風而動——李氏關心系數
引申:工作關心系數——收入對業績求導
第5單元 組織以利益為紐帶——李氏乘法原理
組織以利益為紐帶——怎樣培養團隊意識
組織以利益為紐帶——獎金公式與團隊精神
第6單元 利益不掛鉤、流程理不順——李氏尖刀理論
利益不掛鉤,流程制度就是形式
利益不掛鉤、流程理不順——管理的刀尖:目標和業績
延伸閱讀:有效管理重在找到「刀尖」
第7單元 發現盲區、有效激勵——李氏基本工資理論
思考:基本工資由什麼決定
基本工資由基本工作決定
問題:無條件基本工資——不做事最合算
對策:基本工資從無條件到有條件
釋疑:最低工資不能扣?
延伸閱讀:思想像一把刀——磨尖以后才能一針見血
第8單元 員工工資到底由什麼決定——李氏工資模型
解析:從資歷工資到工資分類
對策:管人的靈魂:Y=k×+b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非線性激勵原則
第9單元 員工工資到底由什麼決定——李氏工資轉型原理
問題:資格老、工資高的員工不做事,怎麼辦?
原因:固定工資是惰性之源
症結與對策:工資是公司的承諾、工作標准是員工的承諾
如何看待「老員工」對公司的貢獻
引申:李氏工資模型——行情工資≠實績工資
實踐運用:入職后的工資轉型
實際操作:全額波動——行情工資與實績工資
實際操作:工資改革之50%波動
延伸閱讀:「崗位工資」的本質
第6篇 TBC之檢查C——與信任無關:檢查到位
第1單元 沒有信任就沒有背叛——用人要疑
延伸閱讀:寫給女人——沒有信任就沒有背叛!
質量「是生產出來的,不是監督出來的」嗎?
下限管理:堵住「人性的下限」
稽核你最信任的人——受害者是多余的人?
延伸閱讀:做人做君子,管人管小人
案例與警示:為何「富可敵國」的賭王晚景「嘆辛苦」
參考閱讀:你要買「信托產品」嗎?
第2單元 何謂隱患?——杜絕可能性
預見可能性——為何網友不服「肇事犬主人涉嫌過失致人死亡罪」
延伸閱讀:刀尖上行走,做明星很辛苦
第3單元 一竿子插到底+越級稽核——檢查如何到位
可操作性——能把制度轉換為檢查表嗎
打分要依據:何謂標准?——把崗位職責轉換為檢查表
一竿子插到底:越級稽核+個案突破
從定期檢查到抽檢到免檢
麥當勞的衛生間為什麼能持續保持干凈
職能部門考核——協助領導稽核:領導放心
第4單元 判斷≠事實、數據說話——李氏判斷風險原理
問題在哪里?——用判斷溝通,還是用事實溝通
關於故意犯錯與無意犯錯
延伸閱讀:「謠言止於智者」?
第5單元 考評對人,考核對事——對事不對人
問題:區分制度管理與道德管理——良心無法被檢查
考核是賽馬,還是相馬?
判斷≠事實:能力和態度只能被判斷
考評≠考核:基於「判斷」還是基於「事實」
人事考評≠績效考核:人事考評不太靠得住
結論:績效考核與人事考評之別
第6單元 出其不意與檢查技術——四兩撥千斤
四兩撥千斤:不處罰犯錯誤者而處罰監督者
檢查檢查者(稽查):主管給自己的部屬個個打高分怎麼辦
出其不意:檢查不可以守株待兔——為「釣魚執法」平反
連帶責任:未成年犯罪「從輕的部分」應由監護人「代為受過」!
延伸閱讀:科學監督六項原則
檢查設計要點
第7單元 聚焦有問題的部分——李氏反向糾錯法
問題本質:標准、制度要有上、下限
扣分法——反向糾錯法
反向糾錯法與正向列舉法
給分法與扣分法比較
檢查表計分方式——扣分法:聚焦有問題部分
提示:為什麼「制度上下限」不放在「T+B」而放在「C」章節
第8單元 下道工序不會包庇上道工序——拉動式管理
投訴者的投訴動力:哪些人會投訴?
投訴提升管理——拉動式管理:B=O最積極
運用:后勤服務、職能部門的考核流於形式怎麼辦
如何杜絕推諉?——結果導向的觀念和做法
「下道工序不會包庇上道工序」的前提
「量化」與崗位職責——跨部門投訴,連帶扣到部門主管
延伸閱讀:管理=維持+改善
結束篇 TBC企業驅動原理——企業動力學
企業激勵機制模型:把「觀念說教」變成「管理技術」
企業動力學理論:發動機與被驅動
為自己做事——「發動機」與「被驅動」
動車組與TBC多頭驅動
后記
鳴謝
附錄:基於李澤堯老師管理著作之企業培訓課程及咨詢項目
李澤堯老師管理著作及知識結構圖
李澤堯老師出版著作一覽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