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醫道:中醫基本原理解讀

黃帝醫道:中醫基本原理解讀
定價:348
NT $ 303
  • 作者:金光亮
  • 出版社:人民軍醫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4-03-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09172969
  • ISBN13:9787509172964
  • 裝訂:486頁 / 普通級 / 1-1
 

內容簡介

是中醫學的經典著作,也是難讀之書。為了幫助讀者順利地閱讀《黃帝內經》,系統地理解和把握其醫學理論的基本思想、方法,作者將20余年學習、研究、講授和應用《黃帝內經》所積累的心得,整理編撰成此書。本書既遵循《黃帝內經》醫學理論的結構體系,又充分考慮到現代學習《黃帝內經》的要求,內容精選、結構合理,語言通俗、邏輯性強。作者盡可能從生活常識的角度對其醫學基本原理和原則進行詳細解說,並提示其臨床應用原則,同時,對一些理論難點和疑點進行了深入討論,兼顧學術性和可讀性。本書適合中醫初學者、愛好者學習使用,也可供中醫專業人員閱讀參考。

金光亮,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主任醫師。先后師從湖北中醫藥大學田玉美教授和北京中醫藥大學程士德教授,長期從事《內經》教學、中醫基礎理論研究以及中醫臨床工作;主持國家及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課題3項,參與部局級等科研課題6項;作為編委或副主編,先后參編北京市精品教材《選讀》、高等醫藥院校教學參考書《內經》(修訂版)、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教學參考用書《學術精粹析要》、中醫精髓必讀叢書《內經精讀》、高等中醫院校研究生教材《學術研究基礎》等:在《中醫雜志》 《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中國醫藥學報》等中醫藥學術期刊先后發表研究論文20余篇。
 

目錄

導論 關於《內經》醫學的內容、價值與學習方法 1

第一章 陰陽之道 9
——構築中醫大廈的基石:功過相伴,毀譽並存 9
第一節 氣與精氣學說 11
一、「氣」概念的形成 11
二、精氣學說的主要內容 12
三、氣機與氣化 16
第二節 陰陽與陰陽學說 18
一、陰陽概念的源流 18
二、陰陽學說的主要觀點 20
第三節 五行與五行學說 29
一、五行概念的沿革 30
二、五行學說的主要觀點 31
第四節 氣、陰陽、五行學說的價值 42

第二章 天人之道 50
——浸透中醫理論的靈魂:輝煌過去,期待未來 50
第一節 天與地 50
一、天地的概念 50
二、《內經》的天地 51
第二節 天人關系 55
一、天人關系的基本觀點 55
二、天人相應思想的基本內容 56
三、天人相應與天人相感 63
第三節 天人關系的應用 63
第四節 天人相應思想的價值與研究 68
一、天人相應思想的價值 68
二、天人相應思想的研究思路 69

第三章 象數之道 71
——啟迪中醫思維的妙法:其是其非,唯依實踐 71
第一節 象與數 72
一、《內經》的「象」 72
二、《內經》的「數」 74
三、象與數的關系 76
第二節 象數思維 77
一、象數思維的形成 77
二、象數思維的過程 78
三、象數思維的特點 82
第三節 象數思維的應用及其原則 83
一、象數思維在《內經》中的應用 83
二、象數思維方法的應用原則 90

第四章 生命之道 92
——精氣流行即是生命:聚成臟腑,動為神機 92
第一節 生命的產生與過程 92
第二節 生命的結構 98
第三節 臟腑 101
一、臟腑的概念與分類 101
二、臟腑的陰陽五行屬性 105
三、臟腑功能 108
四、五臟特性 131
五、臟腑及其與形體、器官的關系 140
第四節 精氣神 144
一、氣 144
二、精 161
三、神 165
四、形、精氣與神的關系 173

第五章 疾病之道(上) 178
——病乃生命異常:內生外源,過用即病 178
第一節 病因 178
一、《內經》之「邪」 178
二、病因分類 189
三、各種病因的性質與致病特點 191
四、內生五邪與痰飲、瘀血 221
第二節 發病原理 230
一、外感病發病原理 230
二、內傷病發病原理 234
三、發病形式 236

第六章 疾病之道(下) 238
——病機三位一體:陰陽失調,邪正盛衰,氣的失常 238
第一節 病機 238
一、總病機 239
二、系統病機 249
三、疾病病機 259
四、症狀病機 269
五、時間病機 281
六、病機十九條 284
七、病因、病機、病症與症狀的關系 289
第二節 病傳 291
一、病傳的一般規律 291
二、不同疾病的傳變規律 293

第七章 診病之道 296
——診察判斷相合為一:司外揣內,司內揣外 296
第一節 診病原理 297
第二節 診病原則 300
一、以我知彼 301
二、必察上下 303
三、參合行之 305
第三節 診病要求 308
一、坐起有常 308
二、虛靜為保 310
三、常以平旦 311
第四節 診病方法 311
一、望診 312
二、聞診 320
三、問診 321
四、切診 322
第五節 斷病法則 335
一、先別陰陽 335
二、五決為紀 337
第六節 斷病方法 338
一、病證診斷 338
二、病證鑒別診斷 340
三、證候分類方法 342
四、證候診斷 346
第七節 預后判斷 350
一、預后善惡的一般特點 350
二、具體病症的預后分析 353

第八章 治病之道(上) 357
——調動生命之能:遵思想,循思路,守原則,選方法 357
第一節 治療思想 357
一、疾病可治 358
二、病患為本 359
三、化不可代 362
第二節 治療思路 363
一、對症治療 364
二、辨病治療 365
三、辨證論治 366
第三節 治療原則 371
一、治病求本 371
二、病治相宜 375
三、早遏其路 378
四、三因制宜 380
第四節 治療方法 390
一、正治反治 391
二、五郁治法 400

第九章 治病之道(下) 407
——啟發生命之機:講究策略,組合手段 407
第一節 治療策略 407
一、標本緩急先后 409
二、因勢利導 414
三、陽病治陰,陰病治陽 421
第二節 治療手段 426
一、藥物療法 427
二、針灸療法 438
三、心理療法 449
四、其他療法 452
第三節 護理與康復 453
第四節 治療禁忌 454

第十章 養生之道 455
——和為健康之本:外避虛邪,內養精神 455
第一節 影響壽命的因素與養生原理 456
一、影響壽命的因素 456
二、養生原理 460
第二節 養生原文闡釋 460
第三節 養生原則與方法 471
一、外避虛邪 472
二、內養精氣 472

附論 關於「心主神明」與「腦主神明」爭論的思考 477
后記 486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