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共分三輯:在第一輯中,作者試圖從闡釋學和當代學術的角度,闡述海外漢學研究的正當性、合法性及其意義,並對民國期間漢學與中國學之互動進行梳理。第二輯主要考察了德國漢學家的中國敘事如何反映明清之變以及晚清民國之變,選取的人物有湯若望、福蘭閣以及傅吾康父子。在第三輯中,作者選用了幾個具體案例來說明中西互視與互釋的重要性,涉及的西方人士既有經典翻譯家衛禮賢,也有目前研究不多的白樂日、許理和、羅哲海。
在學科分類愈來愈專業化的當今時代,重新審視漢學家們對中國文化的整體研究以及整體觀點,會使我們獲益匪淺。
李雪濤,生於江蘇省徐州市,德國波恩大學文學碩士、哲學博士,現任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德國漢學、德國哲學以及中國佛教史的研究。主要著作有:《日耳曼學術譜系中的漢學——德國漢學之研究》(專著,2008)、《德國漢學:歷史、發展、人物與視角》(主編之一,2005)、A Multilingual Dictionary of Chinese
Buddhism(主編之一,1999)、《佛像解說》(譯者,2003)、《大哲學家》(主譯,2004/2010)、《海德格爾與雅斯貝爾斯往復書簡》(譯者,2012)、《民國時期的德國漢學:文獻與研究》(編者,2013),並主持翻譯了德國漢學家顧彬(Wolfgang
Kubin)教授主編的十卷本《中國文學史》。另發表《論雅斯貝爾斯「軸心時代」觀念的中國思想來源》等論文15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