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石如(1743——1805),初名琰,字石如,五十四歲時因避清代嘉慶皇帝顒琰諱而以字行,更字頑伯。因居皖公山下,自號完白山人。安徽懷寧人。鄧石如一生鬻書自刻印自給,性格耿直,不隨流俗,不附權貴,終身布衣。
鄧石如篆書初學李斯,李陽冰。隸書受《史晨碑》《張遷碑》《曹全碑》影響,吸收大篆籀文,漢碑題額,瓦當文字的特點,博采眾長,融匯提煉,將鍾鼎文,漢篆北碑渾朴厚重的金石趣味,用圓潤挺拔的線條表現出來。並將隸書的筆法融入篆書,破園為方,雜糅了提按,轉折,方圓,曲直等多方面的書寫元素,把篆書寫得方圓兼備,婉轉縝密,結字由圓轉方,字形愈現狹長,打破了篆書千年以來的成法,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