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三晉紀年兵器是戰國金文中數量較大的一批材料,銘文包括年數、鑄地,督造者、主造者和鑄造者的官稱與名字,以及置用地點、器物編號等信息,對於考察當時”物勒工名”制度,以及軍械鑄造、收藏、管理和流通程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書運用多學科方法,對所收材料進行了綜合探討。首先是從器形出發,進行考古類型學分析;其次通過文字釋讀,對一些聚訟紛紜的意見作出評斷,提出新解;再次,根據器形、銘文內容划歸國屬。由此,從辭銘格式、文字考釋、歷史地理三個方面展開,修正了前人兵器分國的疏失,使一些器物的國別得以澄清,同時解決了相關器物的歸屬問題。
此外,本書分別探討了四國兵器銘文中反映的年代、史實和制度等問題,綜合各方面的特征因素,推求各器的年代,進而總結出辭銘格式的演變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