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經濟政策的俄國(第三卷)

新經濟政策的俄國(第三卷)
定價:630
NT $ 548
  • 作者:鄭異凡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3-09-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010095434
  • ISBN13:9787010095431
  • 裝訂:729頁 / 普通級 / 1-1
 

內容簡介

涵蓋蘇聯的新經濟政策時期,即1921-1929年的蘇聯歷史。內戰結束之際,農民起義、兵變迫使布爾什維克黨結束軍事共產主義的實驗,改行新經濟政策,在經濟上對農民作出重大讓步。但是在政治領域。並沒有進行相應的改革,反而加強黨對社會的控制,對宗教、知識分子以及其他社會主義政黨(社會革命黨和孟什維克黨)實施鎮壓。

雖然列寧在最后時日曾建議進行政治制度的改革,但其繼任者利用黨內斗爭的步步勝利,逐步集大權於一身,個人專權。在文化領域20年代相對寬松,因而產生一些傳世作品,但書報檢查制度不斷加強,對文化的發展產生嚴重的消極影響。經濟改革缺乏配套的政治體制改革,得不到政治體制的保護,遂導致新經濟政策的夭折。

《新經濟政策的俄國(第3卷)》依據最新檔案資料、黨的各種會議的速記記錄,對新經濟政策的成就和問題作了如實的闡述,詳細介紹了決定蘇聯命運的20年代的黨內斗爭,深入揭示了20年代政治體制與經濟體制之間的矛盾及其致命后果。

鄭異凡,1935年生於浙江江山。
 

目錄


主編的話
導言

第一章 向新經濟政策過渡
第一節 嚴重的政治經濟危機
第二節 尋找出路
第三節 俄共第十次代表大會和向新經濟政策轉變
第四節 大飢荒,東正教和沒收教會珍寶

第二章 新經濟政策的實施
第一節 農業中的新經濟政策
第二節 工業的改革和恢復
第三節 商業的恢復和發展
第四節 新經濟政策的重大成就一財政金融改革

第三章 列寧的探索和思考
第一節 新經濟政策——從被迫到自覺
第二節 對軍事共產主義的反思
第三節 從「產品交換」到「商品買賣」
第四節 退卻和進攻
第五節 對農民的估計
第六節 「長期的、認真的」政策
第七節 前景和「熱月」
第八節 最后的探索
第九節 列寧卧病和逝世

第四章 世界革命和沖破資本主義的封鎖
第一節 世界革命的期待和輸出革命的失敗
第二節 格魯吉亞民主共和國及其被兼並
第三節 熱那亞的突破。與各國建立外交關系
第四節 「策動」德國革命的失敗
第五節 俄中關系

第五章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蘇聯)的成立
第一節 布爾什維克黨和列寧制定的民族政策
第二節 各民族共和國聯合的進程一
第三節 建立聯盟問題的提出
第四節 斯大林的「自治化」方案
第五節 「再建一層新樓」——列寧的主張
第六節 蘇聯的成立
第七節 沖突在繼續——格魯吉亞事件

第六章 20世紀20年代的共產黨和黨內斗爭
第一節 黨內民主化的嘗試和流產
第二節 「總書記」一職的設立,「在冊權貴」的起源
第三節 列寧卧病期間的黨內形勢
第四節 爭取黨內民主的斗爭——「新方針」的爭論
第五節 十月革命史和黨內斗爭——《十月的教訓》
第六節 「三駕馬車」、「七人小組」及其內部矛盾
第七節 「新反對派」
第八節 「托洛茨基季諾維也夫聯盟」(「聯合反對派」)
第九節 布哈林、李可夫和托姆斯基的抗爭

第七章 20世紀20年代的政治體制
第一節 在政治體制改革的十字路口
第二節 右派社會革命黨人審判案與一黨制的最后形成
第三節 「哲學之船」——驅逐知識分子
第四節 農民政治上的不平等
第五節 收縮新經濟政策的某些做法
第六節 1925年新經濟政策的擴展
第七節 新經濟政策的黃昏

第八章 斯大林模式的源頭
第一節 從國家電氣化計划到五年計划
第二節 工業化的啟動
第三節 合作化還是集體化?
第四節 沙赫特案件——20世紀30年代鎮壓的預演

第九章 20世紀20年代的文化
第一節 無產階級文化派以及其他文學團體
第二節 俄共中央召開的文學會議及其決議
第三節 繁榮的20世紀20年代文藝
第四節 書報檢查制度
第五節 對文化界的鎮壓

第十章 新經濟政策的終結
第一節 圍繞新經濟政策的爭論和斗爭
第二節 新經濟政策的終結

附錄
參考書目
主題索引
人名索引
人物簡介
大事記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