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前後兩幅,分別描述了中國歷史上的兩個典故。前一幅畫溪山竹樹,白描人物。溪上有一水榭,內有一位老叟在專注彈琴,兩位老叟在屏息側聽,面露微笑。離水榭不遠的小橋上,還有一位老叟攜著手杖姍姍而來。
畫中另有五名童子,或牽引小鹿,或埋頭掃地,或伴隨老叟左右。後一幅畫園林景色,白描人物。堂內四叟圍案而聚,一叟打開畫軸,一叟在旁讀畫品評,叟伏案讀帖,一叟提筆作跋。
河上一舟徐徐前行,舟中二叟凝神對弈。左岸庭外站著三叟,相聚甚歡,更有一叟頭戴牡丹。此九叟即「會昌九老」。
相傳唐代會昌年問,白居易與胡杲、吉皎、鄭據、劉真、盧真、張渾等年老致仕的官員歡聚「尚齒」之會,高齡聚會,古今稀有,老叟相顧,既醉且歡,賦詩作畫,傳為美談。「會昌九老」繼「商山四皓」後,也逐漸成為了繪畫上一個喜聞樂見的人物畫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