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基博先生學貫四部,平生尤致力於傳統集部的鑽研,自謂「集部之學,海內罕對」。然而,他的「集部之學」到底是一種什麽樣的文學知識系統?
在其大量遣文着述尚未整理出版之前,不可能得到一個完整而准確的回答。《錢基博集·集部論稿初編》乃《錢基博集》「集部之學」部分,《初編》一冊,輯入文學論著六部,分別為《中國文法說例》、《文最》、《國文研究法》、《解題及其讀法》、《駢文通義》、《校讀記》等。
前兩書為油印講義,作於錢先生任教吳江私立麗則女子中學時,此次是首次披露。而《國文研究法》一書,則是他任教江蘇省立第三師范學校時所作,結集為《戊午暑期國文講義匯刊》一書。至於最後三部專着,均作於任教光華大學時期,屬於正式出版。
目錄
中國文法說例
文最(第一冊)
中學校授中國文學史之商榷
述旨第一
原文第二
桃夏第三
祖商第四
宗周第五
春秋第六
戰國第七
《文最》(第一冊)纂用書目
國文研究法
序
序目
第一章 文川
第一節 原文
第二節 正義川+
第三節 審美
第二章 國文與外國文
第一節 匡謬
第二節 文字
第三節 文章
第三章 國文研究法
第一節 治古
第二節 自作
第三節 改文
第四節 講授
《古文辭類篡》解題及其讀法
解題及其篡例
《古文辭類篡》之本子
《古文辭類篡》之前因後果
《古文辭類篡》之讀法
駢文通義
原文第一
駢散第二
流變第三
典型第四
漫話第五
《文心雕龍》校讀記
原道第一
徵聖第二
宗經第三
正緯第四
辯騷第五
明詩第六
樂府第七
詮賦第八
頌贊第九
祝盟第十
銘箴第十一
諫碑第十二
哀吊第十三
雜文第十四
諧謁第十五
史傳第十六
諸子第十七
論說第十八
詔策第十九
檄移第二十
封禪第二十一
章表第二十二
奏啟第二十三
議對第二十四
書記第二十五
神思第二十六
體性第二十七
風骨第二十八
通變第二十九
定勢第三十
情采第三十一
熔裁第三十二
聲律第三十三
章句第三十四
麗辭第三十五
比興第三十六
誇飾第三十七
事類第三十八
練字第三十九
隱秀第四十
指瑕第四十一
養氣第四十二
附會第四十三
總術第四十四
時序第四十五
物色第四十六
才略第四十七
知音第四十八
程器第四十九
序志第五十
跋
校訂後記
文最(第一冊)
中學校授中國文學史之商榷
述旨第一
原文第二
桃夏第三
祖商第四
宗周第五
春秋第六
戰國第七
《文最》(第一冊)纂用書目
國文研究法
序
序目
第一章 文川
第一節 原文
第二節 正義川+
第三節 審美
第二章 國文與外國文
第一節 匡謬
第二節 文字
第三節 文章
第三章 國文研究法
第一節 治古
第二節 自作
第三節 改文
第四節 講授
《古文辭類篡》解題及其讀法
解題及其篡例
《古文辭類篡》之本子
《古文辭類篡》之前因後果
《古文辭類篡》之讀法
駢文通義
原文第一
駢散第二
流變第三
典型第四
漫話第五
《文心雕龍》校讀記
原道第一
徵聖第二
宗經第三
正緯第四
辯騷第五
明詩第六
樂府第七
詮賦第八
頌贊第九
祝盟第十
銘箴第十一
諫碑第十二
哀吊第十三
雜文第十四
諧謁第十五
史傳第十六
諸子第十七
論說第十八
詔策第十九
檄移第二十
封禪第二十一
章表第二十二
奏啟第二十三
議對第二十四
書記第二十五
神思第二十六
體性第二十七
風骨第二十八
通變第二十九
定勢第三十
情采第三十一
熔裁第三十二
聲律第三十三
章句第三十四
麗辭第三十五
比興第三十六
誇飾第三十七
事類第三十八
練字第三十九
隱秀第四十
指瑕第四十一
養氣第四十二
附會第四十三
總術第四十四
時序第四十五
物色第四十六
才略第四十七
知音第四十八
程器第四十九
序志第五十
跋
校訂後記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