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檻上的民國

門檻上的民國
定價:168
NT $ 146
  • 作者:金滿樓
  •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3-01-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13309841
  • ISBN13:9787513309844
  • 裝訂:303頁 / 普通級 / 1-1
 

內容簡介

民國的誕生揭開了一個全新的歷史年代,但結果只能用「凌亂」來形容。亘古未有的鼎革之際,共和政治是否適合中國國情,移植西方制度是否會水土不服,沒有了皇帝的中國路在何方,國會、內閣、大總統對國民究竟意味着什麼,這一切的一切,都在1912年迎面而來。

革命過后,袁世凱、北洋派、革命黨,乃至各種形形色色的專業政客與江湖人士,他們將扮演什麼角色,民主共和的嘗試究竟能否成功,所有這些,都將在《門檻上的民國》中找到全新的答案。
 

目錄

第一章 無法和諧的開始
1912年8月16日凌晨1點,也就是張振武被捕3個小時后,在未經任何審訊的情況下,這位首義元勛被綁在軍法處的木樁上吃了六顆「花生米」,就這樣不明不白地成仁了。臨刑前,張振武仰天長嘯:「想不到共和國也如此黑暗!」
一、非殺了他不可
二、共和國也如此黑暗
第二章 君憲,共和?——被抹殺的程序
南北雙方之爭,表面上看是「君憲」與「共和」之爭,實際上則為「名器之爭」。南方搶在「國民會議」之前成立臨時政府,目的就在於與清廷分庭抗禮,而孫中山急於就任「臨時大總統」,目的也在於逼迫袁世凱將其視為平等的談判對手,以便革命黨在推翻清廷后更好地參與政治權力的再分配。
一、有朋自敵營來
二、革命未竟,先摘果實
三、打是為了更好地談
四、「趕」出來的民國
五、都是權力折騰的
第三章 法統,爭權?——定都釀成大風波
「高手過招,高下立現。」當時南方革命黨在政治權術和經驗上遠不如袁世凱來得老道;在政治、經濟、軍事的資源上,他們也遠不如北洋勢力。如此情勢,孫中山、黃興等人即使心有不甘,也只能接受專使團的建議,放棄原來建都南京並堅持袁世凱來南京就職的主張。
一、你「下套」,我「下咒」
二、定都背后大斗法
第四章 王道,霸道?——有槍便是草頭王
曾經的革命同路人,民國后獲得的卻是迥然不同的待遇。革命黨人風光無限,地位急劇上升,而會黨們依舊形象污穢,社會地位不升反降。最讓他們感到不滿的是,作為昔日盟友的革命黨人似乎也有意回避、冷落他們,生怕他們影響了自己的形象和地位,避之唯恐不及。
一、兵變流行漸成風
二、就看誰的手腕硬
三、綠林黨稱王稱霸
四、江湖子弟游俠忙
第五章 人治,法治?——《臨時約法》因人而設
革命黨人這種多變之舉「雖然意在保護革命成果」,卻同時也首開了「因人立法」的非正之風。倉促制訂的《臨時約法》非但沒有成為革命黨人限制袁世凱的法寶,反而成了民初政局混亂甚至導致南北決裂的害國利器。
一、《臨時約法》是個早產兒
二、防袁如防賊
第六章 難產的中央:總統難當,總理難做
總統府的人,每次見了唐紹儀前來商討政事,都私下里憤憤不平地說:「今日唐總理,又來欺負我們總統麼?」某次,唐總理又因某事與袁總統起了爭執,唐說:「責任內閣凡事要對國家負責,我任總理,也要對國家負責。」袁世凱聽后勃然作色道:「少川,我已老朽了,你來做這個總統,可好麼?」
一、內閣難組
二、總理難當
三、首任總理開溜
四、二任總理裝病
第七章 高層政治:巨頭的握手
袁世凱向孫中山舉酒致敬,並高呼道:「中山先生萬歲!」盛情難卻下,孫中山也起立作答:「今日承大總統特開宴會,備極嘉許,實在感謝。大總統富於政治經驗,善於練兵,如今擔任國事,實在值得國人慶賀」。說完,孫中山也高呼道:「袁大總統萬歲!中華民國萬歲!五大民族萬歲!」在前后兩位大總統的「萬歲」聲中,宴會氣氛一時達到高潮。
一、請神容易送神難
二、「張振武案」余波未平
三、「三雄會」上喜相逢
第八章 司法跛腳,輿論跳腳
正因為其中黨見的存在,或者說權力的介入,使得上述兩宗案件不再僅僅是司法案件,而是轉變成了政治事件,「姚榮澤案」尤其如此。民國司法甫一開始,也就不可避免地成為權力爭斗的犧牲品,或淪為行政權力的附屬品。
一、司法總長很無奈
二、言論太「自由」
第九章 民主角斗場:政黨風雲亂哄哄
建黨無門檻,換黨無忌憚。短短一年間,出現了如此多的政黨組織和如此生動活潑的黨派活動,如果誰還要說中國人不會搞民主,那絕對是一種不懷好意的污蔑。……不過,透過這光怪陸離的政治熱潮,后面的隱憂也不容忽視。因為這些所謂的「政黨」,很大一部分其實難以稱為真正的政黨,他們的形態和歷史上的朋黨倒是一脈相承。
一、革命黨消
二、阿貓阿狗都組黨
三、大選沒有新鮮事
第十章 經濟不自由,民主何處求?
辛亥革命中最離奇的一幕是,清廷的垮台竟然是因為「沒錢」所導致。因為沒錢,所以北洋軍無法繼續鎮壓革命軍;而另一邊,革命軍也因為沒錢,所以無力繼續北伐。雙方居然在這個意想不到的問題上達成默契,王朝的傾覆也就以和平的方式了結。
一、崩潰的財政在繼續
二、放債的都是大爺
第十一章 舊吏,新民?——民治還得慢慢來
普通民眾對於辮子的這種心態,其實質上便是魯迅所說的「做穩了奴隸」的心態。以清廷殺戮開始的辮子,最終卻成了被奴役的民族心頭難釋的老舊文化心結,這無異是對兩百多年前倒在「留發不留頭,留頭不留發」的血泊之中的祖先們昔年所為的最具戲劇性的反諷。
一、剪與不剪:難纏的「國辮」
二、放與不放:小腳里的大革命
三、降與不降:不服從的遺老
第十二章 尾聲:民國會好嗎?
無政黨傳統與民主習慣的中國,僅靠一次革命就想完成體制性的轉變,這當然有些痴心妄想,畢竟中國不是美國,袁世凱也不是華盛頓。在一個專制痼習沉重的國家中,民初政黨的蜂起固然可喜,但由散漫的多黨制進化到穩定的兩黨制,這一過程絕非一蹴而就,其中的設計者、主持者、繼起者如無大謀大勇、大仁大智,斷難成功。
民國元年(1912)大事記
參考書目
后記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