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食物注定要被人吃掉,假如食物真是一種藝術,那麼我們欣賞這種藝術的唯一方式便是毀滅它。想象一下煙花,特別是蔡國強那些爆炸藝術。當你目瞪口呆地看著它們在半空綻放的同時,可曾意會得到那是一個消失中的藝術?我們總是把毀滅與創造視為相反的過�,又總是把藝術和創造聯系起來,覺得藝術絕對不是毀掉什麼,而是在創造一些東西。可爆炸難道不是一種終極的毀壞嗎?煙花難道不就是一連串的破壞與消亡嗎?我們欣賞煙花,其實就是在欣賞損毀的壯美。
同樣的,飲食也是如此。我們有時候會用“干掉”去形容進食,比如說“干掉一碗面”,“把整桌菜干掉”;那個“干”字正正是最粗暴的破壞。形容一頓吃完的飯,我們會說那場面真是“狼藉”;這豈不是一樁慘案的遺留現場?
只有透過吃的動作,我們才能完整體驗食物之美,才能領會食物作為一種藝術的精髓。
可是吃的動作同時也就是一種破壞、吞沒與消化。食物一生的高潮在于它的死亡,不消滅食物,我們就無從欣賞食物。飲食藝術乃是一種關于毀滅和敗亡的殘酷的黑色藝術;最美的剎那,就是崩解朽壞的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