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明‧繆希雍撰,初刻于明天啟四年(公元1624年),是明代學術價值僅次于《本草綱目》的一部臨床用藥專著。
全書30卷。前2卷為總論,有藥學專論33篇,闡述臨床用藥原則,提出著名的治吐血三要,每多新見。各論28卷,載藥495種(多取《神農本草經》、《名醫別錄》之藥)。
各藥分三項︰“疏”,闡發藥性功治之理;“主治參互”,列述配伍及實用方;“簡誤”,提示用藥易混誤之處。
《神農本草經疏》重在闡述臨床用藥之理,多結合作者豐富的用藥經驗,正如繆氏在《神農本草經疏》自序中說︰“據經以疏義,緣義以致用,參互以盡其詳,簡誤以防其失”,有其獨到之處,對明末以後中醫臨床藥學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