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日本物哀》《日本幽玄》的姊妹篇,編譯者將日本現代美學家大西克禮的《風雅論——“寂”的研究》一書首次譯出,又將“俳聖”松尾芭蕉及其弟子的俳諧論及“寂”原典擇要譯出,形成了貫通古今的日本“寂”論,為我國讀者了解日本文學、美學及日本審美文化中的“寂”,提供了可靠的文本。

譯者撰寫的《風雅之“寂”——對日本俳諧及古典文藝美學一個關鍵詞的解析(代譯序)》,站在現代文藝美學和比較詩學的立場上,運用比較語義學、歷史文化語義學的方法,清晰地揭示了“寂”論的內在構造,闡發了“寂”的理論內涵及其價值,足資讀者參閱。
 

目錄

內容提要
風雅之“寂”——對日本俳諧及古典文藝美學一個關鍵詞的解析(代譯序)
Ⅰ風雅論——“寂”的研究
前言
第一章緒論
第二章俳論中的美學問題(一)
第三章俳論中的美學問題(二)
第四章俳諧的藝術本質與“風雅”概念
第五章“寂”的一般意味與特殊意味
第六章作為審美範疇的“寂”(一)
第七章作為審美範疇的“寂”(二)
第八章作為審美範疇的“寂”(三)
第九章“寂”的美學界限與茶室的審美價值
Ⅱ松尾芭蕉及弟子等論風雅之“寂”
松尾芭蕉
向井去來
森川許六
服部土芳
上島鬼貫
與謝蕪村
譯後記
 

本書是去年六月出版的拙著《幽玄與物哀》的姊妹篇,試圖從美學的立場上,對另一個重要概念“寂”加以考察。題名為《風雅論》,是因為“風雅”這個概念,可以從廣義與狹義上做種種理解,而在芭蕉及其門人那里,“風雅”幾乎就是“俳諧”的同義詞,我們尊重這一習慣表達,將“風雅”作為“寂”這一審美範疇的特殊的藝術背景,並主要在俳諧領域中研究這個問題,因而便以“風雅論”作為題名。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95
    $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