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圖從語文學的角度,通過對《受活》核心詞語和象征符號背後所涉及的詞義變遷、歷史語境和種種社會生活沖突性存在的分析,進入言語的語言系統,去尋找它的起源,它背後可能蘊涵的文化心理機制,以及被我們自己和時代所遮蔽的東西。
通過對《受活》中所涉及的語言及語言背後的歷史、現在進行釋義——這一釋義實際上是把語言、詞語背後的發展路徑、軌跡給重新呈現或還原出來——使我們看到在語言意義轉換過程中所丟失掉的和所增加的東西,其實,也是使詞語呈現出它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從而達到薩義德所言的“對話”的可能性。
借此,探討當代中國政治生活的想象邏輯和當代話語暗喻結構的特點,進而考察文學以何種通道達到對它所描述的生活的展示。
梁鴻,致力于中國現當代文學文化研究、文藝思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