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匯集了那些一直對我國新聞與傳播心理學�的教學、科研傾注心血的老教授的研究成果;吸納了新世紀以來召開的從第四到第七屆全國新聞與傳播心理研討會中的一些中青年教師的論文;同時也選擇了多篇新聞與傳播心理研究帶有前沿性的文章。

本書共收錄了37篇論文。雖然這與我們查閱到的自新世紀以來在我國已發表的至少3500篇有關新聞與傳播心理的論文相比,只是很小的比例,而且它們還不足以全面、系統、深刻地反映出這幾十年來我國在這方面的研究成果,但是,它們卻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我國新聞與傳播心理研究持續發展的軌跡和構建其具有本土特色學科的光明前景。
 

目錄

序言 劉京林
第一部分 傳播心理理論探析
 傳措心理學研究30年 申凡
 有關傳播心理學基礎理論的幾個問題 林之達
 對傳播心理學研究的兩點思考 劉京林
 對傳播心理學研究的再思考 劉京林
 論傳播心理學的幾個基本問題——一種開放的社會科學 鐘年
 媒體心理學研究新取向 閆鞏固 夏勇軍 肖倩 朱自立
 瞬間效果:傳播效果研究的新課題——基于認知神經科學的範式創新 喻國明 歐亞 李彪
 價值觀框架分析——研究媒介和價值觀變遷的可能途徑 劉曉紅 孫五三
 新聞傳播意識形態性的人文關懷趨向 石鳳妍 黃亮
 心理報道的內容及其價值取向 曹茹
第二部分 傳播心理專題研究
新聞從業者心理研究專題
假如記者有點社會心理學知識——讀“彭宇案”及相關新聞想到的 陳力丹 張婷婷
記者新聞選擇與價值判斷中的社會心理分析 方建移
大眾傳播過程對采訪對象心理與行為的影響 靖鳴
造句——話語心理並播音主持話語心理的思考 聞閘
主持人心理素質培養中的思維培訓 廖聲武
網絡心理研究專題
性別社會心理學視角下的互聯網 楊宜音 王甘 陳午晴 王俊秀
試論網絡傳播對網民的心理影響 張駿德 陸佩耀
自信與隱憂:互聯網時代新聞從業者的自我形象認知 王辰瑤
試述微博的傳播心理及功能 敬蓉
網絡游戲對青少年人格發展的影響 張軼楠
虛擬社區參與者歸屬感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 閆歡 閻偉
廣播心理研究專題
品牌忠誠研究概述 鄭增艷 錢丹 黃合水
廣告心理探析 謝駿
愛眾心理研究專題
不同媒介形式的正面人物報道的不同愛眾心理初探 滿方 張濤 嚴三九
從愛眾心理分析電視健康養生類節目傳播 哈艷秋 何婧
公共危機傳播中的受眾心理特點研究 李永健
電視平民化傳播的心理動因 欒軼玫
中性文化傳播的受眾心理解析 王麗
第三部分 其他傳播心理研究專題
主流媒體對農民工的表征及其變遷——以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中小品節目為例 程千 劉力
民意與“多數暴政”的誤讀 劉建明
咫尺天涯或天涯咫尺——網絡時代的人際交流 朱青君
以傳播心理學視角解讀廣播夜談節目 張曉輝
電視劇價值觀研究綜述 丁邁 謝達 王娟 李實現 陸廣
新聞發現與新聞發現意識 王仙鳳 應吉慶
新聞傳播心理效果對和諧社會的影響 余小梅
“面子”與手機短信傳播 倪桓
運用自我認同理論體驗文學名著情感價值 余慶華 秦巧珍
附錄:傳播心理學研究的十年回顧與思考(2000—2010) 石慧敏 牛新權
 



自1996年出版了第一本《新聞心理學論文集》,第二本論文集《傳播‧媒介與心理》于1999年問世,時隔12年之後第三本論文集即《發展‧融合與傳播心理》終于和讀者見面了!

本書匯集了那些一直對我國新聞與傳播心理學�的教學、科研傾注心血的老教授的研究成果;吸納了新世紀以來召開的從第四到第七屆全國新聞與傳播心理研討會中的一些中青年教師的論文;同時也選擇了多篇新聞與傳播心理研究帶有前沿性的文章。

本書共收錄了37篇論文。雖然這與我們查閱到的自新世紀以來在我國已發表的至少3500篇有關新聞與傳播心理的論文相比,只是很小的比例,而且它們還不足以全面、系統、深刻地反映出這幾十年來我國在這方面的研究成果,但是,它們卻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我國新聞與傳播心理研究持續發展的軌跡和構建其具有本土特色學科的光明前景。

20世紀80年代初期,無論是學界還是業界對新聞與傳播心理學還十分陌生,然而經過二三十年的努力,人們對這門學科已逐步從陌生到認同再到應用。這種認識上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是由學界和業界數以千萬計的同仁長期以來精誡團結、相互協作、艱苦奮斗的結果。

從1994年到2010年,由中國傳媒大學(原北京廣播學院)或單獨或聯合舉辦o了七屆全國新聞與傳播心理研討會。眾多高校教師、新聞從業者集聚一堂,在研討會這個平台上交流經驗、切磋體會、踫撞思想、激發動力。會後他們將收獲帶到各自的工作崗位上,通過著書立說、課堂教學、培養人才,不斷傳播著新聞與傳播心理學的理念,知識和研究方法,使這門學科在更大的範圍內產生了積極的影響。終于這門學科在我國高等教育領域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1992年新聞心理學教學被正式列入我國高等教育學科分類的序列之中;有的高校培養出近百名新聞與傳播心理學的碩士生和博士生;在中國新聞界最高獎項——“中國新聞獎”里也有了我們的論文。終于這門學科在學界建立了自己的組織機構︰民政部于2006年正式批準傳播心理專業委員會為中國社會心理學會下屬的一個二級學會。

新聞與傳播心理學在學界的立足對于這門學科在業界的應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通過多年來學界和業界的相互溝通、相互支持,共創了以這門跨界學科為指導的新型的媒體節目(欄目、板塊)。如《心理訪談》類的電視節目,《相伴到黎明》類的廣播節目和《心理解碼》類的報刊專欄等。同時在博客、微博、婚戀交友等網絡平台里也充斥著大量有關認知、情感、態度等方面的心理學知識。這就又進一步推動了新聞與傳播心理學的理論研究。



傳播心理學的研究有三種維度︰宏觀的、中觀的、微觀的。所謂宏觀的研究即運用文化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和理論假設,為心理現象的識別與分類提供新的分析框架。這對于拓寬學術研究的視野,“用一種開放的社會科學的視角”來研究傳播心理學是一條必然的路徑。文化心理學的研究需要把歷史的、文化的、社會的、上層建築意識形態等方面的屬于宏觀層面的研究與播心理學有機地結合起來。這本論文集里這類研究還難以覓到。

所謂中觀的研究主要是指運用普通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等的理論和知識對傳播活動中傳受者的心理和行為進行闡釋。我國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有關新聞與傳播心理的研究大多處于這個層面,研究成果也最豐碩(詳見附錄)。僅以本書為例,就反映出較之十年前有了更加廣泛、更加深入的探索。

就廣度而言,研究的觸角已經深入到傳播活動的方方面面,如對新聞記者的采、寫、編、播心理的分析;對央視春晚中農民工表征的調查研究;對電視平民化傳播心理動因的闡釋;對電視健康養生類節目傳播效果的探討;對公共危機傳播中受眾心理的探析;對網絡傳播中的微博、網絡游戲、在虛擬社區參與者的歸屬感的詮釋;對廣告品牌忠誠度的研究;對當下社會熱點問題的社會心理解析;還有對國外媒介心理學研究成果的介紹,等等。

就深度而言,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其一,提出了一些新的觀點和新的概念。有研究者認為,“傳播心理學應該介入傳播學和心理學的主流,有思考主流問題的意識和雄心,應該能為主流不斷提供新的概念、新的方法、新的理論”,做到這一點非常艱難,因為我國傳播心理學的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但是從本書收錄的論文中閃爍著的亮點看,確有幾處值得提及。滿方等在《不同媒介形式的正面人物報道的不同受眾心理初探》一文,以20世紀60年代加拿大傳播學者馬歇爾‧麥克盧漢提出的“媒介即信息”理論為原發點,又以20世紀末美國媒介文化學者尼爾‧波茲曼提出的“媒介即認識論”為中介,進而推導出“媒介即心理”的觀點。其邏輯是,波茲曼認為“任何認識論都是某個媒介發展階段的認識論”。媒介的變化導致了人們認識世界方式的變化,因而“不同的媒介形式有不同的物質載體、傳播方式、語言形式、文化地位和文化影響,因此會形成不同的受眾群體,形成不同的閱讀收視心理”,也即會形成不同的認知水平。由此類推“媒介即心理”也是可以成立的。這是一個大膽的、新穎的,可能也會引起爭議的結論。除此之外,把“心理報道”作為一種新的新聞報道的題材;把新聞敏感延伸為“新聞發現和新聞意識,”;把傳播效果與建構和諧社會聯系起來;把“造句說話”能力視為播音主持人工作的核心能力等觀點都是很有新意的。

其二,透過現象,抓住本質。劉建明在《民意與“多數暴政”的誤讀》一文中糾正一些媒體人對“民意”的誤讀。作者認為,把民意視為“不過是民眾的起哄和盲動”的觀點是錯誤的。民意具有“堅實的真理性”,是“歷史發展的決定性力量”,“是判定公共事務的重要尺度”。指出,“媒體只要正確地認識民意、鑒別民意,才能把握民意和有效地宣傳民意,給執政者尊重民意指明方向。”

曾經有,現在也有許多人認為,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媒體給新聞行業帶來了巨大的沖擊,甚至“始終伴隨著對新聞業賴以生存的實踐傳統的懷疑和挑戰”。王辰瑤通過對不同媒體新聞從業者進行深度訪談,得出了“新媒體就是渠道,傳統媒體就是新聞的源頭”,“報紙消亡可能會有.但專業記者永遠不會消失”,“公民記者不會威脅記者職業定位,但會有很好的互動”,“網絡的力量並不在于把自己變成新聞的源頭,而在于對新聞流動和擴散形態的改變。”等結論,從而明確了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各自的定位,大大提高了新聞從業者的自信。這有利于在新聞媒體融合的環境下推動新聞事業的健康發展。

其三,深入剖析媒體對價值觀的重塑。“價值觀是多學科關注的領域。在一些學者的歸納整理中,提到了哲學、經濟學、倫理學、教育學、人類學、社會學、社會心理學等對價值觀問題的研究,還沒有包括新聞傳播領域對價值觀的研究。”(楊宜音,1998;李德順,1995)而在這本論文集里至少有5篇論文直接涉及到傳媒對價值觀的建構問題。劉曉紅等在《價值觀框架分析——研究媒介和價值觀變遷的可能途徑》一文中引用了潘忠黨對“框架分析”的界定。框架分析是“通過研究人們如何詮釋社會事件,建構社會現實,發現人們在特定的社會情境中的價值選擇。框架分析最重要的方法是話語分析。”在當代社會中“媒介通過建構價值觀選擇框架,以及各種選擇框架的交鋒,對個人施加影響”。“通過研究媒介價值觀的建構…‘可以看到中國社會利益群體的分化”。看出媒介對“主導意識形態(包括價值觀體系)”的“解構和重建”。“價值觀爭斗提供場所,或者為取得支配地位的價值觀所佔據。媒介和社會價值觀的這種關系,為我們提供了通過研究框架來研究價值觀變遷的可能性”。許多研究表明,在當代社會媒介系統具有為社會提供信息功能和對主導意識形態的有力控制,使其成為人們社會生活的核心,並對社會價值觀體系起到解構與重建的作用。

楊宜音等人的《性別社會心理學 角下的互聯網》是從“‘女性’這一概念的社會心理意涵出發”“透過女性進入網絡和網絡進入女性這一雙重過程來看女性與網絡的相互建構”,在互聯網這一特殊平台上,女性的性別認同“與發生在其他社會平台中的事實不盡相同,甚至形成顛覆性的、矛盾性的後果”。這種後果往往會起到“建構新的性別價值觀,形成新的女性角色的社會期待,並納入個體價值觀中,以致發展到性別退出社會身份的決定因素……”。

王麗的《中性文化傳播的受眾心理解析>與楊文有異曲同工之妙。該文是從中性文化傳播的視角,剖析中性文化背後所反映出的“被顛覆的社會性別規範以及被社會文化所建構的生活態度”。兩篇文章雖然研究的角度不同,但是都體現出女性欲打破社會性別傳統(或日社會性刻板印象)的願望。一個是尋求網絡上的異性扮演的快樂,一個是從傳播中性文化和精神分析學家榮格的阿尼瑪、阿尼姆斯原型構想上來說明人的性別帶有與生俱來的中性特征,即女性身上帶有男性的某些特質,反之亦然。這樣可以促使男女性別之間的相互溝通和理解。可見,傳媒對建構女性新的性別價值觀有著不可忽視的意義。

程千、劉力的《主流媒體對農民工的表征及其變遷——以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中小品節目為例》以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中小品節目為切人點,探討主流媒體對農民工的表征及其變遷,揭示媒體建構農民工形象的模式。由于大多數人在日常生活中與農民工的直接交往有限,因此媒體對該群體的呈現以及其中所滲透的價值觀和態度對塑造大眾的認知和價值觀的形成和變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此外,還有丁邁等的《電視劇價值觀研究綜述》也涉及到媒體對受眾價值觀的重塑。

所謂微觀的研究主要是從神經科學角度研究傳媒對受眾生理的影響,也即探索媒體對受眾心理和行為影響的生理(腦和神經系統)機制問題。閆鞏固等人在介紹第29屆國際心理學大會上有關媒體心理學報告時指出,從神經生理學視角研究媒體是近些年來國際心理學界在媒體心理學研究方面的一個新的取向。“Sehwalb(2008)利用電影選擇進行的研究發現,性別、性激素水平和媒體偏好是有相互關系的,這樣對媒體心理學中唯後天學習的途徑提出了挑戰。”“Maass(2008)研究了100個年齡在12歲到14歲之間的男孩在看電視和玩游戲時生理和心理上壓力指標的變化,包括心率、皮質醇、Alpha澱粉黴三種指標,兩種媒體在暴力和非暴力條件下具有不同的反應。所有這些研究都把注意力放在生理上,利用生理學進行解釋或者研究生理指標。這些研究對于正確認識人類,防止片面極端的認識有很大意義。”

自新世紀中期以來,我國傳播學界也開展了對傳播效果的認知神經科學的系列研究(例如中國人民大學輿論研究所心理實驗室的一系列研究項目)。這些被稱為瞬間效果的研究被視為傳播效果研究的新課題,是基于認知神經科學的範式創新。這類研究主要采用ERP(事件相關電位,眼動追蹤等技術手段)“幫助研究者從復雜的傳播過程中逐層抽離出簡單變量之間相對固定的關聯,以重新解讀傳播現象的各個環節”。“從研究思路上看,瞬間效果繼承認知神經科學的知識和概念,將人腦視為信息處理系統,借助認知神經科學的研究工具,測量信息刺激下受試者所展現的腦部活動的異同,並配合外顯的行為資料,來考察信息傳遞的即時結果。”

傳播心理學研究的宏觀、中觀、微觀這三種維度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互關聯的。從這37篇論文看,將這三種維度密切聯系起來做研究的很少,特別是對傳播心理進行宏觀意義上的研究幾乎沒有。但是,許多論文強調要把所研究的問題置于特定的歷史、文化、社會的大背景下去認識還是值得肯定的。新聞與傳播心理學在自身的發展中,迎來了媒介融合的時代。“媒介融



新聞與傳播心理學在自身的發展中,迎來了媒介融合的時代。“媒介融合”指不同形態的媒體在一定條件下互相滲透、相互交融,從而形成復合交叉的新的媒介形象的現象。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新聞與傳播心理學該如何進一步發展是一個帶有前瞻性的問題。探討這個問題必須同時關注心理學研究的主流趨勢。劉儒德教授在其翻譯的美國心理學家羅姆‧哈里著的《他們改變了心理學——50位杰出的心理學家》-書中指出︰“放眼全球,伴隨新世紀的到來,心理學似乎呈現出兩個主流趨勢。一方面,對人類智能的生理學基礎的研究不斷深入和復雜化……另一方面以文化心理學為代表的一大批研究方法和理論假設如雨後春筍般涌現出來,為心理現象的識別與分類提供了新的分析框架。”“將心理學的這兩條發展主線相結合,我們似乎看到一種新的研究範式的興起……”而這種新的研究範式的結合催生出一門新的社會科學的誕生即文化神經科學。文化神經科學“通過整合文化心理學、神經科學、遺傳學的理論和方法,研究心理、神經、基因過程中的文化差異,並闡明這些過程及其突現性質之間的雙向關系。文化神經科學研究文化價值、習俗、信念是如何塑造腦功能的,研究人腦的文化功能是如何產生並在宏觀與微觀的時間尺度上傳遞。文化神經科學在知覺、記憶、情緒及其社會認知等心理學研究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進展。文化神經科學對于促進‘科學’與‘人文’兩種文化的融合有著獨特的示範意義……”

文化神經科學將宏觀的文化研究和微觀的神經系統的研究整合在一起,令人耳目一新。那麼作為文化神經科學的理論是否可以應用于傳播心理學的研究?關鍵看傳播是否也屬于一種文化現象。美國傳播學教育家詹姆斯‧凱瑞認為“傳播是一種文化(‘作為文化的傳播’)”如此說來,將傳播心理學的研究置于文化神經科學的視域是合乎邏輯的。就目前而言,在我國這種研究還只是一種展望,但這種展望無疑同樣對于傳播心理學中的“科學”文化(如實證的研究方法)和“人文”文化(如人類信息傳播的文化特質)的融合具有特殊的示範作用。目前雖然我國有關傳播心理學的研究還沒有達到文化神經科學的層次,但已有研究者不僅將中觀的(認知心理學)和微觀的(神經科學)的研究融為一體,(即運用認知神經科學的理論、知識去分析傳播效果),而且還關照到宏觀的社會文化層面。例如有關“瞬間效果”的研究指出,“認知神經科學旨在揭示認知過程的腦機制,不強調社會文化動機的重要性,而瞬間效果研究關注的是社會性信息的加工結果,這種加工不僅僅是刺激信息本身的形式、特征帶來的,同時也要伴隨受眾個人態度、刻板印象、意願等社會情緒的啟動過程(筆者注︰這屬于中觀層面)。強調對效果研究進行多層面的綜合分析,不僅要得出簡單變量之間相對固定的聯系,還應將傳播效果的社會背景維度(筆者注︰這屬于宏觀層面)與神經機制、認知和行為連接起來。”由此得到啟發,是否可以建構起一個傳播心理學的“宏觀——中觀——微觀”研究的邏輯框架?進而是否可以從更寬泛的層面上理解媒介融合的意義?

這本論文集雖然有許多可圈可點之處,但縱觀全書,仍然有許多遺憾︰論文的水平參差不齊;所采用的方法還顯單調;研究內容還有一些缺項,如沒有一篇談及體育傳播和音樂傳播的文章;在新聞學和傳播學與心理學的結合上“兩張皮”的現象還較嚴重。期待在下一本論文集里能克服不足,使研究水平再上一層樓。

這本論文集由劉京林負責總體組織;余小梅、張曉輝.負責選擇、收集論文;倪桓負責全書的行文規範、文字校對等工作。附錄的資料是由石慧敏和牛新權搜集和整理的。參與編選工作的還有李麗娜、郭程冰。電視與新聞學院的原負責人雷躍捷教授和現負責人任金洲教授對此書的出版給予了大力的支持。在此對本論文集論文的提供者和為該書的出版做出貢獻的所有人表示衷心的感謝!

劉京林 2011年9月于紅廟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