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作品清晰的顯示了布爾迪厄立足于文學藝術領域對整個社會結構與認識結構的深刻分析,以及他將社會理論與經驗研究相結合的原則。我們可以看到,他在理論的抽象性與經驗的具體性之間游刃有余,把表面上關聯不大的想象領域和分析焦點有機結合。雖然他有很深的學院素養,但他提倡實踐的方法,這一點尤其體現在他所主張的知識分子的自由政治上。無疑,這在當今世界具有重大意義。
他認為,無論什麼領域,都受到政治領域和社會領域的控制和影響。在世界政治格局日趨復雜的化的今天,各個領域,尤其是文學藝術領域將如何發展,是值得我們每個領域的人深思的問題。
皮埃爾‧布爾迪厄(Pierre Bourdieu)
1930年—2002年,法國當代最有聲望的社會學家和思想家之一。在歐洲社會學界,他與英國的吉登斯、德國的哈貝馬斯被並稱為當代三杰。布爾迪厄1954年畢業于巴黎高等師範學院。1960年在職巴黎大學文學院擔任助教,曾擔任阿隆的助手。1981年進入著名的法蘭西學院執掌社會學教席,這成為他學術生涯的巔峰。2000年英國皇家學院頒布給他的赫胥黎獎章,代表了國際人類學界的最高榮譽。布爾迪厄橫跨眾多領域,打破了學科界限,從跨學科的角度入手,對人類學、社會學、教育學、語言學、哲學、政治學、史學、美學等都有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獨到的思想範疇,建構了相當新穎的學術框架。主要著作有︰《教育、社會和文化的再生產》(1970)、《實踐理論大綱》(1972)、《實踐與反思︰反思社會學導引》(1992)、《語言與象征權力》(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