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政治與國家認同(上下冊)

清代政治與國家認同(上下冊)
定價:1014
NT $ 882
 

內容簡介

這是“新清史”學派及其學術思潮在美國學界流行十多年後,國內學者首次以“國際學術研討會”的形式給予回應,中外學者直接進行的對話。

  2010年8月9日至11日,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主辦了“清代政治與國家認同”國際學術研討會。來自美國、日本、德國及中國兩岸三地的近60名專家學者,就如何超越傳統的政治史研究、重構清代政治史的認識體系進行了探討,並從滿人主體性與對滿漢文化交融狀態的考察出發,理性回應了“清代的國家與民族認同”等“新清史”的重要話題。

本書即是此次會議的論文輯集,分為7個部分,一共44篇文章,不僅打開一個全新的政治史研究的視野,激發了學界對“回歸政治史”的強烈企盼;而且對問題意識的構建、對學術思維的磨礪,以及在學術理念與方法的突破上,都提供了很有價值的參考。
 

目錄

上冊
序言 劉鳳雲
第一部分 對“新清史”的再認識︰清朝的國家與民族認同
關于“新清史”的幾個問題 歐立德
清朝滿人的“中國認同”——對美國“新清史”的一種回應 黃興濤
國家認同︰清史研究的新視角 常建華
清代的帝王廟祭與國家政治文化認同 黃愛平
作為民族認同符號的黃帝——被創造的傳統? 王馬克
對從民族到國家歷程的理論反思——兼論“滿洲”的意義 祁美夢
漢族空間與民族處所 貝杜維 著 董建中 譯
超越“漢化論”與“滿洲特性論”︰清史研究能否走出第三條道路? 楊念群
被譯介的“新清史”——以“族”為中心的討論 定宜莊 胡鴻保
清朝史中的八旗研究 劉小萌
第二部分 政治制度與權力結構︰國家的秩序化管理
清前期“屬州”考 華林甫
“年選”考述 董建中
清太祖時期設部事實考 趙志強
晚清《外務部大臣年表》訂誤 何瑜 趙濤
制度執行與資源環境基礎——光緒時期盛京圍場捕牲定制的困境 趙珍
清代外藩蒙古捐納 寶音朝克圖
清代科道“風聞奏事”權力的弱化及其政治影響 劉文鵬
試論雍正朝的開戶政策 孫靜
第三部分 國家與社會︰權力控制
從北京廟會看清朝的統治政策 賴惠敏
“私欲”與“冤抑”共存︰對清代京控的再思考 李典蓉
清初社會傳聞與皇權干預 闞紅柳
晚清的衛生行政與近代身體的形成——以衛生防疫為中心 余新忠
下冊
第四部分 官僚與政府︰國家行政模式
康熙帝“養民蠲租”與寬大政治述論 張杰
政治理念與政府行為之間︰乾隆朝錢塘江海塘修築的政治史解讀 和衛國
兩江總督與江南河務——兼論18世紀行政官僚向技術官僚的轉變 劉鳳雲
第五部分 思想與文化︰理想政治的建構與政治文化的投影
大臣之道——王船山史論、經解對政治實踐之思考 謝茂松
法天之官︰清儒考證明堂的政治文化史意涵 胡明輝 著 董建中 譯 胡明輝 校補
凌廷堪的正統觀 張壽安
清末中國吸納經濟學路徑考——以梁啟超為中心 森時彥
書寫中國——明治時期日本“支那史”、東洋史教科書的中國敘述 黃東蘭
神秘的語言和溝通——19世紀四川袍哥的隱語、身份認同與政治文化 王笛
“漢奸”考辯 吳密
忘國?入國籍?國際婚姻、國家認同與文化匯流︰清末民初的中西聯姻問題 鄧津華
第六部分 區域研究的路徑
“不清不明”與“無明不清”——明清易代的區域社會史解釋 趙世瑜
太平天國時期浙江包村慘案研究 劉平 梁家貴
從山地到沙龍——茶葉種植與中國政府 濮德培 著 朝昭慶 譯
“苗例”︰清王朝湖南新開苗疆地區的法律制度安排與運作實踐 黃國信
第七部分 歷史敘事與反思歷史
褒揚王朝之死難者︰19世紀中國的悼念活動 梅爾清 著 張婷 譯
康熙皇帝首次南巡與文武價值觀念之間的對立 張勉治 著 劉文鵬 王玨 譯
清代史學家為何接受李岩的故事? 戴福士
晚清山東的攘夷運動 森紀子
金川之役的另類解讀 高王凌
英國兩次派遣訪華使團的舉動 曹雯
西方史料所記載的趙昌 金國平 忠志良
後記 董建中 劉文鵬
 

2010年8月9日至11日,由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主辦的“清代政治與國家認同”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京召開。來自中國大陸、台灣及美國、日本、德國等國家和地區的近60名專家學者,圍繞清代政治史研究與同應“新清史”等主題,就清朝的國家與民族認同、清代政治制度、清代的官僚與政府行政、清代的政治文化及周家控制與社會變遷等問題展開了熱烈討論,會議取得圓滿的成功,也引起學界的廣泛關注。為能將研究引向深入,我們將會議的論文編輯成冊,期望與更多的同行和讀者共勉。

近些年來,受西方學術研究取向變動的影響,加上自身的因素,政治史有被邊緣化的傾向,而伴隨社會史、文化史等各個研究領域的活躍並向縱深發展,進而有向政治史等領域滲透的趨勢,政治史研究在面對巨大挑戰的同時,也激發了學界對“回歸政治史”的強烈企盼,而如何超越傳統的政治史研究也將作為尖銳的課題擺在我們的面前。

學界逐漸認識到,政治史作為史學的核心,其地位與作用不可改變。但研究的範式卻要跳出以往的窠臼。也就是說,政治史,具體到清代政治史。不僅要對國家政治、官僚體系以及不同民族地區的治理方式進行重新探討,也要對清朝政府行政的微觀運行過程及政策落實手段等進行考察。不僅僅是將關注點放在對政治斗爭、權力關系和政治事件的過程作宏觀的敘史,而且要對關乎同計民生各個方面的問題,對政治與經濟、社會等問題的關聯性予以必要的重視。

本書就如何超越傳統的政治史研究,重構清代政治史的認識體系進行了嘗試性的探討。書中在關注了制度自身建設與發展脈絡的同時,將制度傳遞的政治信息加入了研究的範疇;在嘗試借助行政學話語討論官僚體系的狀態及國家行政方式的同時,也從政策、措施及法律法規等角度探討了國家權力對社會和經濟生活的伸張能力;而政治文化對權力世界的關懷已然構成研究的基本價值取向。此外,通過區域研究的路徑將社會史的研究對象植入政治史的框架下,以歷史敘事再現歷史的場景,在反思歷史中追求對歷史事件的重新建構也構成本書的一個特點。

本書的另一特點,是從滿人主體性與對滿漢文化交融狀態的考察出發,以理性的論證同應了“清代的國家與民族認同”等“新清史”的重要話題。從書中可以看到,在中外雙方認知差異的背後,有著不同的學術環境、文化背景,以及民族歷史傳統的支持,正由于這些不同,才產生了不同的問題意識和研究理念。而另一方面,學術研究的進一步深入與交流的道路還很漫長。“新清史”作為一個學術派別或研究範式,其所主張的內陸亞洲、滿洲特性或是種族性等已不再是清史研究中的邊緣問題,在經歷過“新清史”的挑戰之後,重新在新的高度回歸的“國家認同”,已經成為清史研究的一種新視角.而史學研究需要一個更國際化的視野,“新清史”無疑加快了清史研究的國際化進程,對同內的清史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有鑒于此,本次會議的討論在經歷了各種觀點與方法的質疑與踫撞之後,已為我們打開一個全新的政治史研究的視野,它在對問題意識的構建、對學術思維的磨礪,以及在學術理念與方法的突破上,都為我們提供了值得吞吐細昧的經驗和價值。以故,這里就各文鋪陳展述如下。

一 對“新清史”的再認識︰清朝的國家與民族認同

來自以美國為代表的“新清史”的研究範式,在帶給清史學界新鮮、另類以及震撼、沖擊的同時,也把對以往研究的同顧和對諸多問題的反思留給了研究者,它引起國內清史學界特別是中青年學者的廣泛關注,也引發了對其所涉研究路徑與觀點的質疑和尖銳的批評,于是在相關學科領域內產生了不同凡響的學術爭鳴,其中有關清朝的國家與民族認同問題一直是新清史的重要議題。早在20世紀90年代,羅友枝(Evelyn S.Rawski)在全美亞洲年會卜,質疑何炳棣提出的“清代作為中國歷史上最成功的征服王朝是因為采用了漢化政策”的觀點,隨後她提出,清朝是保持了自身國語騎射等滿洲認同,並用不同的方式統治一個包括滿族、蒙古族、藏族、維吾爾族和漢族等的多民族帝國。這個帝國是一個超越了“中國”的帝國,中華民族不過是一想象的共同體等。意為“清帝國”與“中國”並非同義詞,並提出要重新審視清史的討論要求,由此產生了“新清史”的諸多命題。

其中,歐立德(Mark C.Elliott)的觀點最具代表性。他在《關于“新清史”的幾個問題》一文中,再次重申了“新清史”有關國家與民族問題的闡述。其核心觀點是︰“中國”是一個不斷變化的符號,疆域、地理、人口組成、文化都在變動,因此歷史上不曾有過也永遠不會有任何純粹的中國或純粹的中國性。只有從滿洲的角度重新審視清史,才能理解清代中國這個模糊的歷史概念。他再次強調,滿洲的成功是因為他們保持了作為一個征服民族、一個統治“族群”與被統治的漢人之間的區別,即他們是作為內陸亞洲人來實行統治的。因此,他將“滿洲人是誰”作為問題提H{,意在否定“滿洲人”是中國人。也正因如此,他指出“新清史”把學術探討延伸到與身份認同、民族主義、邊疆和帝制等相關的領域,把清朝置于帝國史以及與世界其他帝國的比較研究。而國家和民族的認同也成為20世紀末以來,中國清史學界在回應“新清史”的過程中最熱議的問題。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