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是鏡子的房間︰吉米‧亨德里克斯傳

滿是鏡子的房間︰吉米‧亨德里克斯傳
定價:192
NT $ 152
 

內容簡介

提起吉米‧亨德里克斯,人們心目中往往會浮現起一個超乎現實的形象 ——一個注定成為巨星的人,他點火焚燒吉他,也燃燒著無數歌迷的心。然而在這本《滿是鏡子的房間》中,暢銷書作家和音樂記者查爾斯‧R.克洛斯深入地為這位音樂天才描繪了一幅極具說服力的畫像。他從無數夸張描寫、私人信件,乃至親自進行的300多次采訪之中提取材料,完成了這本《滿是鏡子的房間》,向人們揭示了這個搖滾史上最為長盛不衰的神話與謎團—— 吉米‧亨德里克斯是如何在短短27年的生命里白手起家,用吉他令整個世界為之瘋狂,之後又漫不經心地一手毀掉了自己燃燒的才華與生命。


查爾斯‧R.克洛斯,《紐約時報》暢銷書《重逾天堂︰柯特‧柯本專輯》作者,另有其他三本著作。1986年至2000年在美國西北部地區音樂與娛樂雜志《火箭》擔任編輯。現居西雅圖,為多種雜志和報紙撰稿。 董楠 1977年生人,翻譯,自由職業者,譯有《此地無人生還》、《老美國志異》等。
 

目錄

譯序
作者序
序章 滿是鏡子的房間
第一章 比以前好多了
第二章 血桶
第三章 比較聰明
第四章 黑騎士
第五章 約翰尼“吉他”
第六章 又高又酷的小伙
第七章 西班牙城堡的魔力
第八章 狂野兄弟
第九章 獵頭
第十章 哈萊姆世界
第十一章 絢麗的夢
第十二章 我的問題孩子
第十三章 黑迪倫
第十四章 婆羅洲野人
第十五章 自由自在
第十六章 從謠傳到傳奇
第十七章 黑色噪音
第十八章 新音樂空間震蕩
第十九章 第一個登上月亮
第二十章 電子教堂音樂
第二十一章 幸福與成功
第二十二章 吉普賽、太陽與彩虹
第二十三章 花園里的國王
第二十四章 魔法男孩
第二十五章 狂野藍天使
第二十六章 生命的故事
第二十七章 我的火車就要來到
尾聲
注釋︰采訪來源
致謝
 

傳記作家們花費時間到墓地去謄寫墓志銘固然屢見不鮮,但指示掘墓工用鏟子發掘一座荒冢的恐怕就少見了,這便是我在創作本書中命中注定的時刻。這座荒墳屬于吉米‧亨德里克斯的母親,在創作這本《滿是鏡子的房間》的四年之中,最恐怖也最意外的莫過此事。之所以會這樣,只是因為我不相信在格林伍德陵園(Greenwood Memorial Park)竟然無法找到吉米‧亨德里克斯之母露西爾‧亨德里克斯‧米歇爾( Lucille Hendrix Mitchell)葬身的確切地點,陵園管理處經不起我一再騷擾,終于答應派一個工人,帶著鏟子和一份老舊的地圖,與我一起在一列列破敗的墓碑之間探尋。誠然,為逝者樹碑立傳的傳記作家在某種程度上千的正是挖掘死人墳墓的勾當,有種弗蘭肯斯坦博士用死者的碎塊拼湊成人的感覺;我們希望能令筆下人物恍若復生,哪怕只在字里行間,哪怕只是片刻也好。不過我們的目標通常都是力圖令筆下人物更加生動活潑;而非探訪尸體和古老的棺槨。總之站在泥濘的墓地,眼巴巴地望著掘墓工人像個蹩腳的考古學家那樣挖地的時刻,實在令人始料不及。

如果說這次冒險尚有任何合理之處,就在于這本傳記的緣起亦是奇妙地來自這座墓園,那是30年前的事了。正是在這座位于西雅圖南部數英里開外的格林伍德陵園,十幾歲的我,一個小小歌迷,第一次來向這位傳奇樂手獻上敬意。正如任何朝聖之旅一樣,當我望著吉米‧亨德里克斯的陵墓,最愛的吉米名曲《紫霧》(Pur-ple Haze)、《風在呼喚瑪麗》(Wind Cries Mary),以及他翻唱迪倫的《沿著嘹望塔》( All Along the Watchtower)的歌詞便一一涌上心頭。封套已被翻得破爛的《吉米‧亨德里克斯之體驗》�的專輯堪稱我青春時期乃至整個一代人的背景音樂。童年時期,父親在隔壁听我放著《電子女兒國》�簡直昕得耳朵起繭,以至于連他都知道要在吉米第一下踩響法茲效果器�踏板之前適時敲響我的房門,提醒我把聲音關小一點。

當年十幾歲的我初次站在吉米墓前的時候,對于他的生平只知道若干細節,但他的人生如此駭人,他的生活如此極端,以至于成為被神化的絕好題材。我在孩提時代讀過的許多70年代的媒體報道都把亨德里克斯塑造為電吉他的神祗,這種偶像化的報道抹殺了他人性的一面。正如我懸掛在自己牆頭的那副招貼畫一樣,他成了黑色幽光中傳奇式的黑人偶像,被籠罩在聖潔的光環之中。他仿佛難以被人了解和接近,如同來自另一個星球。有些神話來自他那幾十年後依然無人能及的演奏天賦;有些神話則誕生于唱片公司天花亂墜的炒作所營造的迷霧之中。

這本書的創作歷時四年,是我經過325次采訪後的成果,用意便在于將那幅籠罩在幽暗光輝中的海報還原為一幅有血有肉的人類肖像。盡管我是自2001年開始動筆寫這本書,事實上,自從70年代拜訪吉米墓地之時起,這本書的字句便開始在我內心深處縈繞醞釀。作為一個以美國西北部音樂為主要研究方向的作者,我感覺吉米‧亨德里克斯一直都是我無法回避、早晚都要面對的主題,就像一個有抱負的舞台劇演員知道自己遲早都要與莎士比亞的經典之作狹路相逢。

我最早一篇關于吉米的文章是在80年代初,當時有人想在西雅圖為他造一個紀念物。不少人提出了很多宏偉的建議,諸如一座主題公園、以他的名字命名一條街道等等,但這個計劃終于湮沒在80年代“對毒品說不”的政治狂熱當中。一個電視評論員說,紀念吉米無異于“給一個癮君子臉上貼金”。諸如此類的歇斯底里使原有的紀念活動偏離了自己的軌道,最後的妥協成果就是在西雅圖動物園的非洲草原動物區內放置了一塊“加熱用的石頭”,上面刻上了吉米的名字。這件事刺激我為雜志寫下一篇文章,文中稱這塊石頭是種族歧視與排外主義的象征,是受白人主導的西雅圖歧視非裔美國人音樂傳統的證據。如今動物園里那塊石頭還在,只是上次我去看的時候加熱系統壞掉了,正是那塊石頭使得吉米的墓地成為紀念吉米的必經之地,畢竟沒有人會覺得動物園是一個供悼念或瞻仰的好去處。

80年代末,我第一次見到了吉米的父親艾爾‧亨德里克斯( Al Hendrix),並在若干場合下就他兒子的歷史與傳說對他進行了采訪。我最早向艾爾提的幾個問題當中就有一個是關于吉米的墳墓︰為什麼這位搖滾史上最負盛名的左撇子吉他手的墓碑上刻的卻是一把右手琴呢?艾爾說這是墓碑設計者們的疏忽。艾爾一向不是個細心的人,對自己已故兒子的生平歷史亦是如此。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79
    $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