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旨在探討作為現代生活中一個經濟因素的有閑階級的地位和價值,但要將討論的範圍嚴格局限在此標題內是不切實際的。因此關于制度的起源和演進,還有一般不列入經濟學範圍內的一些社會生活特征,這里也不得不給以相當的注意。
有些場合,討論的進行是以經濟學理論或人種學通則為依據的,這在某種程度上也許會讓讀者感到陌生。第一章里將充分指出這些理論前提的性質,希望由此可以避免理解上的混淆不清。有關的理論觀點,曾在《美國社會學雜志》第四卷發表的《作業本能與勞動厭惡》、《所有權的起源》和《婦女的未開化身份》一系列論文里,作了詳盡的論述。但這類推論一部分是創見,以致喪失了其作為經濟理論一個細目的可能價值。這些創見因為缺乏權威資料的充分支持而不易取得讀者的理解。
本書用以說明或加強論證的一些資料,部分是為了方便,部分也為了讓大家對于所熟悉的現象的意義發生誤解的可能性減少,所以都取之于日常生活,並且還盡量來自直接的觀察,或借重路人皆知的事物,而不求之于更深層次的極為深奧的來源。這種依賴平淡無奇的事例,或在處理一些世俗現象,或和人類生活密切相關卻往往不為經濟討論所取的現象時,有點信手拈來的做法,希望不致傷害到講究文學或科學妥當性的讀者的感情。
本書舉凡取材自較迂回來源的前提和確切證據,還有從人種學借來的學理或推論,都是取其比較為人熟悉和易于查考的那一類,這對閱讀涉獵甚廣的讀者而言,尋根究底實屬易事。因此之故,列舉所引來源和權威著作的出處,也就付之闕如。同理,本書偶而采用的一些引文,主要是為了舉例說明,也就因此被視作隨手可得之事,而不另外以注記作為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