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是中國現代文學陣營中當之無愧的巨匠,他的作品均反映時代,同時又超越時代,他寫作的出發點永遠是為社會、為人生的。
受當時環境形勢所迫,茅盾的散文多運用象征手法,既言簡意賅,又意蘊豐厚,如《霧》《虹》《雷雨前》《黃昏》等文,或傳達時代的苦悶,或表達樂觀主義的信念和希望,無不含蓄而恰當。茅盾一生評論的作家多達313人,評論文字有500萬之多,他的文學評論內容豐富,文風多變,本書所選三篇評論,在思想感情和表達方式上各有千秋。《豹子頭林沖》《林家鋪子》《春蠶》三個短篇都是很有代表性的社會剖析小說,如《林家鋪子》以林老板經營的小店鋪的興衰沉浮為中心,闡釋了林家鋪子的破產是整個工商業共同的命運的重要思想,《春蠶》通過講述農民老通寶一家人蠶花豐收,而生活卻更加困苦的事實,明明白白地告訴人們︰農民真正的出路,需在豐收之外去尋找。作者將歷史與現今、想象與現實靈活地糅合在一起,于精巧的故事框架中揭示社會本質,啟迪世人思想。
茅盾,現代作家、文學評論家、社會活動家。原名沈德鴻,字雁冰,1896年7月4日生于浙江桐鄉市烏鎮。十歲喪父,由其母撫養成人。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創作出《子夜》《林家鋪子》《春蠶》等作品。早年受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五四”運動後投身文學事業,曾與鄭振鐸、葉聖陶等人一起組織“文學研究會”,提倡為人生的現實主義文學。他以自己的筆反擊國民黨當局的文化圍剿。推動抗戰文藝的發展,有力地支持人民解放戰爭。建國後歷任中央文化部部長、全國政協副主席,並長期擔任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主席。1981年3月27日在北京病逝。著作收在42卷本《茅盾全集》。
陳芬堯,男,1965年出生,浙江嵊州人。現任教于嵊州市崇仁鎮中學,語文高級教師。中國茅盾研究會理事(為目前該學會理事中唯一的中學教師)。從事茅盾研究二十余年,曾在《茅盾研究》《粵海風》《文教資料》《語文學習報》等刊物上發表《茅盾與馬寅初》《關于茅盾的幾次論爭》《本世紀以來茅盾研究綜述》《多些茅盾散文的“實用”》等茅盾研究及其他學術、教學論文多篇,在茅盾研究和語文教育界產生較大影響;《關于茅盾的幾次論爭》等文還被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出版的《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現當代文學文摘卡》以不同形式轉載收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