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翻譯是在藝術領域里的一種再創造,是跨語境的審美交際和意義重構活動,譯者需要發揮創造性從文學文本中發掘意義,譯者總是從一定的文化語境出發,從文學文本中籌劃意義。“籌劃”一詞,在很大程度上強調了譯者的意義-意向性,即譯者的意向性對文學翻譯中意義生成的貢獻。意義的生成與譯者對意義的期待有關,譯者的期待意義與文學文本中的蘊意達到契合,便是譯者對意義的合理籌劃。譯者的自我表現應適度,既不能忽視自我理解在文學解讀和表達環節中的作用,又不能過于顯露自我,以致遮蔽了原作的本來面目。
意義籌劃的顯化程度應該適度,保持原文的含蓄與模糊的美感,可以為譯文的讀者留下閱讀釋義的空間。意義籌劃首先是一種創造性的理解,是譯者個人視域與作者視域和讀者視域的交融,是“視域融合”後的創造與發現。譯者籌劃意義,不可避免地會表現出“隱微寫作”的趨向,但只要是有根有據,富有創新地有所發現,就可以為譯本籌劃到合理的意義。翻譯的任務就是要符合文學文本事實進行意義籌劃,這就是一種合理的意義籌劃和預期出現。
作者運用翻譯學、語言哲學、文學理論、認知語言學等研究成果進行跨學科研究,將演繹論述與翻譯實證分析相結合,系統深入地研究了文學翻譯行為中的意義問題,重點探討並回答了跨語境審美交際的文學翻譯行為、文學翻譯中的主體和譯者主體性、文學譯本中的意義重構、文學翻譯行為中的意義變異和新意衍生、文學翻譯在譯者的意向性中的意義-實現、意義的籌劃與突顯、文學翻譯中的語境與意義等問題。
趙小兵,1968年生于四川省,男,漢族,文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