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第一部對數字時代的網絡行銷傳播提出完整理論框架的書。作者經過多年的思考和大量的實際調查研究,提出了以“創意傳播”和“傳播管理”為核心的嶄新框架,通過這個框架不但可以更清晰地理解和解釋互聯網時代正在發生和即將發生的各種變化,還可以幫助企業處理由這些變化帶來的種種問題,並利用和掌握這些變化所帶來的海量資源。
本書理論與案例結合,提出了大量開創性的理論,對企事業單位的品牌傳播、危機處理、產品行銷都極具實用性。
本書是網絡行銷與管理的必讀之作,是對現有行銷手段的升華,是對現有理論的再升級。
本書認為,互聯網構築了新型的數字生活空間。在數字生活空間中,傳統行銷傳播環境中的企業和消費者的關系轉變為生活服務者和生活者的關系。這種變化導致了行銷傳播模式的革命,行銷傳播從此進入了創意傳播管理時代。
創意傳播管理強調,企業必須進行管理創新,設立專門的傳播管理部門,對傳播進行管理,在此基礎上,開展創意傳播。創意傳播的核心要素是溝通元。依托溝通元,運用多種形式,觸發數字生活空間中的生活者,不斷分享和協同創意,共同不斷地創造有關企業產品和品牌的積極的、有影響力的內容。
陳剛,教授、哲學博士。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廣告學系主任、現代廣告研究所所長、新媒體行銷傳播(CCM)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
中國高等教育協會廣告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廣告協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廣告教育研究會常務副會長,中國廣告主協會媒體委員會副主任。《廣告研究》雜志編委會主任,名譽總編輯。
2007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曾榮獲“2003 年中國廣告業年度十大廣告學人”和“北京大學十佳教師”稱號。2008年榮獲“中國廣告30年30位突出貢獻人物”、“推動中國戶外廣告發展功勛人物”等稱號,2009年榮獲中國電子商務協會頒發的“優秀電子商務專家”稱號。
擔任中央電視台、新浪、招商銀行、中國人保財險、中國人壽等多家媒體、企業的顧問。
曾出版《大眾文化與當代烏托邦》、《穿越現代性的苦難》、《新媒體與廣告》、《當代中國廣告史(1979—1991)》、《網絡廣告》等專著,並發表《走向集團化︰中國廣告業的趨勢研究》、《廣告是否衰落?公關能否崛起?》、《中國戶外廣告的問題與出路》、《對中國廣告代理制目前存在問題及其原因的思考》、《自覺與反思︰對中國廣告學研究方法的分析與思考》、《媒介購買公司的發展、影響及對策研究》、《中國廣告產業重新定位的四個維度》、《創意傳播管理(CCM)︰新傳播環境與營銷傳播革命》、《中國農村居民消費結構及其影響因素》等上百篇廣告研究學術論文。
沈虹,籍貫江蘇。南開大學哲學碩士,北京大學傳播學博士,現為中央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教師,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客座教師、碩士生導師,北京大學現代廣告研究所、北京大學新媒體行銷傳播研究中心研究員。1992年作為廣告文案創意進入廣告傳播行業,親自參與過眾多國內外品牌的傳播規劃與推廣。曾榮獲“中國當代杰出廣告人”稱號,入選《廣告人.中國》大型系列叢書,2003年入選“中國十大創意總監”,
2005年11月出任《廣告研究》主編,2008年10月出版《廣告文案創意教程》。
馬澈,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博士後,中國傳媒大學廣告學院獲博士學位。研究方向為廣告產業、數字媒體。現主持博士後科學基金課題“手機媒體化與手機廣告發展研究”,曾參與“中國移動多媒體廣播用戶數據研究”、“科技進步與廣播影視發展研究”、“媒介融合研究”等多項數字媒體科研課題,發表過《技術創新與移動營銷發展》、《中國手機媒體規制研究︰政策變遷、影響與建構》、《手機電視使用的時空特征研究》等多篇學術論文。曾參與中國人壽、中國人保等企業的品牌戰略規劃,以及中國聯通、中國移動、南方廣電等企業的新媒體經營規劃。
孫美玲,1985年出生,2010級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傳播學博士研究生,師從陳剛教授,研究方向為廣告理論與實務。曾在《國際新聞界》、《廣告研究》、《新聞實踐》、《網絡傳播》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10多篇,並參與了《當代中國廣告史》、《中國機械工業集團品牌發展戰略》、《中國人壽集團品牌和企業文化發展戰略》等多項大型研究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