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心病

中國人的心病
定價:120
NT $ 104
  • 作者:童超貴
  • 出版社:二十一世紀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1-12-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39169583
  • ISBN13:9787539169583
  • 裝訂:平裝 / 191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中國人從來沒有真正認識自己。先賢魯迅的《阿Q正傳》以及柏楊的《丑陋的中國人》雖啟迪在前,但仍缺乏更客觀、更全面、更科學的認識在後。作者思索十幾年,以雜文化的冷峻筆法研磨成書。

此書從在中國延續幾千年的小農生產方式、生活方式人手,面對歷史,立足現實,著眼未來,理性分析對中國人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家庭的影響,對中國人矯正心病、規範行為、實現崛起,自詡為有獨特的視角,適合海內外為政為商為工為教為文為農等各個階層華人閱讀,對處理人與人關系,對認識自己,有點化作用。

本書主要內容有︰中國人要回答“我是誰”。具體為中國人根深蒂固的自卑心態、懦弱心態、恐懼心態、平衡心態、排斥心態、封閉心態、戀舊心態、官本心態、奴役心態、依賴心態、等待心態、貪小心態、從眾心態、圓滑心態。而後論則為中國人要解決“怎麼辦”。希望引所有國人深思。


童超貴,1957年1月6日生于中國江蘇淮陰農家,現從業于連雲港日報。l978年進入淮陰師範學院中文系學習之後,開始思考肚子餓的問題,在從事中學教育、企業宣傳、市志編撰工作中,萌生了一種理想,進入連雲港日報工作後,受理想的驅使,有暇寫出所思所想︰以民族道德民族精神教育為核心內容的《民族教育論綱》、《民族傳統與現代文明的結合一兼談中國現代化道路的選擇》、《論政治文明的標準》、論著《民族教育漫談》,另有文學、史著、新聞多篇(部)。之所以不謀現實利益,醉心于大而無當的問題,動力來源于匹夫的責任感。
 

目錄

第一章 我是誰?
第二章 自卑心態
——為何面對權力點頭哈腰
第三章 懦弱心態
——為何面對苦難自認命苦
第四章 恐懼心態
——為何遇到事情膽小如鼠
第五章 恐懼心態
——為何面對不平自我麻木
第六章 排斥心態
——為何相互不容喜歡整人
第七章 封閉心態
——為何畫地為牢做事老套
第八章 戀舊心態
——為何老人當家排斥青年
第九章 官本心態
——為何都想當官唯權獨尊
第十章 奴役心態
——為何上下要求只有听話
第十一章 依賴心態
——為何凡事都要當“官”做主
第十二章 等待心態
——為何不冒風險坐等未來
第十三章 貪小心態
——為何斤斤計較只顧眼前
第十四章 從眾心態
——為何人雲亦雲跟風跟潮
第十五章 圓滑心態
——為何當面不說背後亂說
第十六章 怎麼辦?
後記
 

吾愛吾國,吾愛吾族。如同每一位兒女那樣,把滿腔的愛化作殷切的希望,希望母親永遠健康。若母親有恙,疾病產生的原因、發作現狀、治療前景,都是兒女的牽掛。這是寫作本書的主要原因。

地球人都承認,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之一。一個民族如同一個人一樣,既有他人性的光輝,也必然有他人性的弱點。一個人、一個民族要做好自己的事情,除了要發揚自己的人性光輝外,還要克服自己的人性弱點。“吾日三省吾身”,成為中華民族的美德;批評扣自我批評,成為我們的優良傳統。因此,中華民族要實現偉大的民族復興,除了確立自信外,更需要惕勵自省。

與歐洲比較,中國沒有經歷過歐洲那種長達400年的思想啟蒙運動。封建主義制度雖然被消滅了,但封建主義影響仍然存在。再寄生在小農的生產生活方式上,封建主義影響更具頑固性。本書試圖從民族社會心理入手,來認識封建主義對昨天、今天和未來的影響。封建主義、農耕時代的生產生活方式,是今天小衣心態產生的根本原因。因此,在每一章開始必須做鋪墊敘說,看似重復,實際是需要的。同一個例子在不同的章節里使用,僅為說明觀點,並非有意重復。本書並非引經據典式的學術著作,只是用“時評”的手法,述說一種認識,並多見于黨和政府的文件、專家觀點、新聞報道和每個人的感受,只是本書把14種小農心態匯聚在一起,看似嚇人,實際是一種老生常談。所述現象僅為個別、少數、部分,通篇沒有使用這些限定詞,並非以偏概全,只是為行文方便。是為序。

作者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