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國際競爭日趨激烈,人口、資源、環境約束日益嚴峻,科技創新在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時代都更加重要。尤其是當前世界正遭受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也正處在新科技革命的前夜。誰能在科技創新方面佔據優勢,誰就能夠掌握發展的主動權,率先復蘇並走向繁榮。可見,創新已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驅動力,國家創新競爭力更是成為國家競爭力的核心要素。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國際政治經濟格局發生了重要而深刻的變化,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的對話、交流與合作成為一種新型的國際關系。在這樣的背景下,二十國集團(G20)應運而生,並迅速成為解決國際政治經濟問題的重要國際平台。
本書以C20集團作為研究對象,著重探討了2001~2009年G20集團中各國的國家創新競爭力發展水平、變化特征、內在動因及戰略趨勢,從而為世界各國提升國家創新競爭力提供有價值的理論指導和實踐對策。全書共分蘭大部分。第一部分為理論與方法,全面闡述國家創新競爭力研究的重要意義、主要內容、技術路線,並根據國家創新競爭力的特點構建了G20國家創新競爭力指標評價體系和數學模型,形成比較完整的國家創新競爭力分析框架。第二部分為總報告,旨在從總體上評價分析G20國家創新競爭力的發展狀況,揭示各國國家創新競爭力的優劣勢和變化特征,提出增強國家創新競爭力的基本路徑、方法和對策,為世界各國加快提升創新競爭力提供有價值的分析依據。第三部分為分報告,通過對G20集團中19個國家的創新競爭力進行全面深入、科學的比較分析和評價,揭示不同類型和發展水平的國家創新競爭力的特點及其相對差異性,為各國提升創新競爭力提供實證依據。本書最後的附錄是2001一2009年G20國家創新競爭力評價分值及得分變化表,以備讀者查詢。
本報告融技術經濟學、管理學、統計學、計量經濟學和人文地理學等多學科的理論和方法為一體,充分運用數理分析、空間分析、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等多種分析方法,構建了比較科學完善、符合G20
集團科技創新能力實際的國家創新競爭力指標評價體系及數學模型,對G20集團19個國家的創新競爭力進行全面、深入、科學的比較分析和評價。通過對不同國家創新競爭力的比較分析,深刻揭示不同類型和發展水平的國家創新競爭力的特點及其相對差異性,明確各自內部的競爭優勢和薄弱環節,追蹤研究國家創新競爭力的演化軌跡和提升路徑,著力為提升國家創新競爭力提供有價值的理論指導和實踐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