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以鴉片戰爭為緒,約是肇端于清末辛亥革命之後,中國知識階層進入了民族文化的“文藝復興”階段,以《中國人的精神》(1915年)、《新青年》(1915年9月15日創刊號)、《文學改良芻議》(1917年)、《吶喊》(1923年)、《彷徨》(1924年)、《吾國與吾民》(1934年)為代表的作品應運而生、振聾發聵,訴說著辜鴻銘、李大釗、陳獨秀、胡適、魯迅、林語堂等一批知識分子在傳統文化上的態度、立場和堅守。一時泰斗碩彥風雲際會,殊途的學者宗師紛紛不憚耗竭內力,志于對內外交迫而又迷惘自失的中華民族寫下自己的注腳。
目錄
第一章 研究背景與研究界定
一、關于“文化
二、“文化”視角下的“傳統文化
三、“傳統文化”與“文化傳統
四、“傳統”與“現代”的價值對接
五、在首都弘揚傳統文化的意義和優勢
第二章 研究框架與研究方法
一、邏輯體系與分析框架
二、研究方法
第三章 首都的傳統文化推廣現狀
一、問卷調查方法和設計
二、樣本信息介紹
三、首都傳統文化推廣狀況分析
四、小結
第四章 首都地區傳統文化推廣的優勢與挑戰
一、首都地區傳統文化推廣的優勢
二、首都地區傳統文化推廣的挑戰
第五章 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優秀經驗
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鑒外部經驗的必要性
二、立體復合、多向發力——台北的實施經驗
三、文以興國、化民成俗——東亞地區的實施經驗
四、以產代建、制度先行——歐美地區的實施經驗
......
第六章 弘揚傳統文化、推動首都發展的原則及對策
跋
一、關于“文化
二、“文化”視角下的“傳統文化
三、“傳統文化”與“文化傳統
四、“傳統”與“現代”的價值對接
五、在首都弘揚傳統文化的意義和優勢
第二章 研究框架與研究方法
一、邏輯體系與分析框架
二、研究方法
第三章 首都的傳統文化推廣現狀
一、問卷調查方法和設計
二、樣本信息介紹
三、首都傳統文化推廣狀況分析
四、小結
第四章 首都地區傳統文化推廣的優勢與挑戰
一、首都地區傳統文化推廣的優勢
二、首都地區傳統文化推廣的挑戰
第五章 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優秀經驗
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鑒外部經驗的必要性
二、立體復合、多向發力——台北的實施經驗
三、文以興國、化民成俗——東亞地區的實施經驗
四、以產代建、制度先行——歐美地區的實施經驗
......
第六章 弘揚傳統文化、推動首都發展的原則及對策
跋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5折$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