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與自由,是陳寅恪論學的核心價值和贏身火節之所在。《獨立與自由(陳寅恪論學)》由王震邦著。本書主旨任于探求史家陳寅恪學術思想發展的淵源和軌跡,以期通過史實的考掘,及陳寅恪淪學思維和學術發展之間的關聯,重新呈現陳寅恪過去長期為人所忽視的一些側面,補充和增強對陳寅恪的理解和認識,不但具有新史料,更具新視野和新觀點。
陳寅恪嘗言“自由之思想,獨立之精神”,非僅事關學術發展,也是個人出處進退的考驗。作者論證陳寅恪的為學與為人,試圖把握並驗證陳寅恪于其學術研究的路徑和運用,非僅有其自信,且胸中另有丘壑,但期後人能為其“發皇心曲”。《獨立與自由(陳寅恪論學)》追溯陳寅恪的求學歷程和相關論述,推論應可上接希臘佔典辯證思維。作者將看似不相干,把得之兩學傳統的辯證法和歷史語言學,以及得自傳統中學的“體用論”依序論述,且輔以少年認同的心理,探尋陳寅恪的學思發展。
目錄
序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思想認同及淵源
第一節 史家的童年和思想發展
第二節 游學——蘭克史學或東方語言學
第三節 從西方漢學轉向中國史學
第四節 小結
第三章 古典辯證法和“假設”的提出
第一節 陳寅恪“假設”和“辯證”淵源——與胡適的“假設”對照
第二節 陳寅恪“假設”與“辯證”的中古史實踐
第三節 陳寅恪的“假設”與“辯證”的“頌紅妝”實踐
第四節 小結
第四章 失焦的辯論︰對對子和文法
第一節 對對子成為話題
第二節 對對子和漢語文法研究方向
第三節 沒有對話的辯論
第四節 沒有真正的對話
第五節 《馬氏文通》與走向格義式的中國文法
第六節 “孫行者”和“三白”考題及胡適與義寧父子
第七節 小結
第五章 “中體西用”與“西體中用”
第一節 “體用論”及“中體西用”溯源
第二節 陳寅恪與“體用論”
第三節 《論韓愈》和“天竺為體”
第四節 “體用論”與文化本位
第五節 從《闢韓》至《論韓愈》
第六節 《論韓愈》的現實背景
第七節 “體用論”的實踐矛盾——以中醫為例
第八節 小結
第六章 余論
征引書目
附錄 陳寅恪“不古不今之學”新探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思想認同及淵源
第一節 史家的童年和思想發展
第二節 游學——蘭克史學或東方語言學
第三節 從西方漢學轉向中國史學
第四節 小結
第三章 古典辯證法和“假設”的提出
第一節 陳寅恪“假設”和“辯證”淵源——與胡適的“假設”對照
第二節 陳寅恪“假設”與“辯證”的中古史實踐
第三節 陳寅恪的“假設”與“辯證”的“頌紅妝”實踐
第四節 小結
第四章 失焦的辯論︰對對子和文法
第一節 對對子成為話題
第二節 對對子和漢語文法研究方向
第三節 沒有對話的辯論
第四節 沒有真正的對話
第五節 《馬氏文通》與走向格義式的中國文法
第六節 “孫行者”和“三白”考題及胡適與義寧父子
第七節 小結
第五章 “中體西用”與“西體中用”
第一節 “體用論”及“中體西用”溯源
第二節 陳寅恪與“體用論”
第三節 《論韓愈》和“天竺為體”
第四節 “體用論”與文化本位
第五節 從《闢韓》至《論韓愈》
第六節 《論韓愈》的現實背景
第七節 “體用論”的實踐矛盾——以中醫為例
第八節 小結
第六章 余論
征引書目
附錄 陳寅恪“不古不今之學”新探
序
19世紀以前,中國史學領先西方史學,為彰明較著之事實。中國自遠古時代起,設立及時記載天下事之史官,數千年不絕,世界萬國,無此制度;中國史官記事,至魏晉以後,兼及修史,浩瀚史料,編纂成籍,中國翔實之正史,遂破世界史學之紀錄;中國史學,特色為精細、詳贍、博大,與西方史學比較之後,益見凸顯;人類之文明史,亦待中國史學理論之發揮而創寫。凡此,皆中國史學之世界價值,極值珍視。
19世紀以後,西方史學進入黃金時期(the golden age ofhistoriography)。歷史所涉及之範圍,已擴展至社會、經濟、心理與文化。史學家已不再只寫王朝、戰爭、條約與宗教。出色之大史學家如蘭克(Leopold von Ranke,1795-1886)、麥考萊(Lord Macaulay,1800-1859)、米其勒(Jules Michelet,1798-1874)、柏克曼(FrancisParkman,1823-1893)、孟蓀(Theodor von Mommsen,1817--1903)等,不再是記錄者( chroniclers)、編年者(genealogists)與說故事者( story-tellers)。所寫成之新史,觸及人類經驗之多樣性與復雜性。環顧寰宇,未有類此嶄新之歷史。加以競新斗奇之史學方法,亦于此時出現。尼博兒(Barthold Georg Niebuhr,1776-1831)、蘭克所創以語言文字批評史料之方法,掀起史學革命,量化方法、心理分析方法以及社會科學方法,隨之群出並作,如飆風驟起,西方史學,于是風靡天下,舉世史學,皆俯首于其下,未有能與相頗頏者。
19世紀以後,兩方史學極盛,中國史學則趨于衰微,博洽精醇之歷史巨著不再現。寢假至西方史學東來,攻擊與貶抑中國史學之聲浪四起。兩千余年之中國史學,于是遭遇空前未有之大變局。史學存亡,決于旦夕,有識之士,如梁啟超、張蔭麟、陳寅恪之議論,遂為中國新史學之指南,有待發揮而評論焉。
梁啟超為晚清言淪界之驕子,學術界與政治界最活躍之人物。深愛中國史學,亦猛烈攻擊中國史學。“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國家”,“知有個人而不知有群體”,“知有陳跡而不知有今務”,“知有事實而不知有理想”,為其對中國史學之無情攻擊。所著《中國歷史研究法》,輾轉接受德、法班漢穆(Ernest Bernheim,1854- -1937)、朗格諾瓦(Charles V. Langlois,1863-1929)與瑟諾博司(CharlesSeignobos,1854-1942)之史學方法,而以優美明快之文筆暢述。謂史料為“過去人類思想行事所留之痕跡”,“為史之組織細胞,史料不具或不確,則無復史之可言”;分史料為“直接的史料與間接的史料”,“文字的史料”與“在文字記錄以外”之史料;論及史跡之論次,畫出“史跡集團”,以為研究範圍。此皆石破天驚之史學見解,梁氏果能如此自創耶?稽之班漢穆、朗格諾瓦與瑟諾博司三氏之說,梁氏之新說,泰半非出之于個人。惟梁氏以寬闊之胸襟,于所熱愛之中國史學之外,廣納異趣之西方史學,此為大史家之風範,亦輸入西方史學之第一功臣也。
……
19世紀以後,西方史學進入黃金時期(the golden age ofhistoriography)。歷史所涉及之範圍,已擴展至社會、經濟、心理與文化。史學家已不再只寫王朝、戰爭、條約與宗教。出色之大史學家如蘭克(Leopold von Ranke,1795-1886)、麥考萊(Lord Macaulay,1800-1859)、米其勒(Jules Michelet,1798-1874)、柏克曼(FrancisParkman,1823-1893)、孟蓀(Theodor von Mommsen,1817--1903)等,不再是記錄者( chroniclers)、編年者(genealogists)與說故事者( story-tellers)。所寫成之新史,觸及人類經驗之多樣性與復雜性。環顧寰宇,未有類此嶄新之歷史。加以競新斗奇之史學方法,亦于此時出現。尼博兒(Barthold Georg Niebuhr,1776-1831)、蘭克所創以語言文字批評史料之方法,掀起史學革命,量化方法、心理分析方法以及社會科學方法,隨之群出並作,如飆風驟起,西方史學,于是風靡天下,舉世史學,皆俯首于其下,未有能與相頗頏者。
19世紀以後,兩方史學極盛,中國史學則趨于衰微,博洽精醇之歷史巨著不再現。寢假至西方史學東來,攻擊與貶抑中國史學之聲浪四起。兩千余年之中國史學,于是遭遇空前未有之大變局。史學存亡,決于旦夕,有識之士,如梁啟超、張蔭麟、陳寅恪之議論,遂為中國新史學之指南,有待發揮而評論焉。
梁啟超為晚清言淪界之驕子,學術界與政治界最活躍之人物。深愛中國史學,亦猛烈攻擊中國史學。“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國家”,“知有個人而不知有群體”,“知有陳跡而不知有今務”,“知有事實而不知有理想”,為其對中國史學之無情攻擊。所著《中國歷史研究法》,輾轉接受德、法班漢穆(Ernest Bernheim,1854- -1937)、朗格諾瓦(Charles V. Langlois,1863-1929)與瑟諾博司(CharlesSeignobos,1854-1942)之史學方法,而以優美明快之文筆暢述。謂史料為“過去人類思想行事所留之痕跡”,“為史之組織細胞,史料不具或不確,則無復史之可言”;分史料為“直接的史料與間接的史料”,“文字的史料”與“在文字記錄以外”之史料;論及史跡之論次,畫出“史跡集團”,以為研究範圍。此皆石破天驚之史學見解,梁氏果能如此自創耶?稽之班漢穆、朗格諾瓦與瑟諾博司三氏之說,梁氏之新說,泰半非出之于個人。惟梁氏以寬闊之胸襟,于所熱愛之中國史學之外,廣納異趣之西方史學,此為大史家之風範,亦輸入西方史學之第一功臣也。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