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在我面前的這本譯著——《美國會計史》(G.J.Previts與B.D.Merino合著)使我備感欣喜,也深有感觸。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說,生產“過程越是按社會的規模進行,越是失去純粹私人的性質,作為對過程的監督和觀念上的總括的簿記就越是必要;因此,簿記對資本主義生產,比對手工業和農民的分散生產更為必要”。本書兩位作者在概括了美國另一位會計學者W.T.巴克斯特(W.T.Baxter)關于“商業專門化決定會計的發展”的論斷後則說︰“概括地說,社會文化越是專門化,越是需要會計(The
more specialized theeulture,the more the need for accounts.)”(A History of Accountancyin the United
States,p.31)。這兩種論斷有異曲同工之妙!生產的規模越大,分工(專門化)越細致,這是一條規律。當前,美國是世界最富強的國家,它的資本投資已觸及世界各個角落。根據《財富》雜志2006年對世界500強企業的排名,美國就有171家企業,佔500強總數的34.2%。在前10名中,美資企業佔7名。經濟如此發達,會計也必然隨之發展。現代美國的企業會計水平與質量之高,都堪稱世界之最,這是不爭的事實。所以,我國在改革開放以後,大量引進(也部分翻譯)了美國會計的教材、會計專著、會計法規與準則,可惜的是卻很少見美國會計史的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