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爾文的秘密花園

達爾文的秘密花園
定價:180
NT $ 157
 

內容簡介

達爾文結束了乘坐“小獵犬”號漫游全球的那段經歷之後,回到英國的家鄉,他就再也沒有離開過。不止如此,他還越來越自閉,不願跟人往來,不願去參加什麼學會。

他就住在一個倫敦市郊,自己有個小房叫“唐式小屋”。屋子是很難看,他老抱怨,但是他的花園經營的很好,這就是他的秘密花園。他在里面做各種各樣的實驗,觀察他種的植物,他試著拿一些植物的種子,在這里頭培育。養過鴿子,養過各種各樣的動物,解剖世界各地的殖民者、探險家、商人寄給他的標本。在這個地方,他孕育出了他對世界的一個嶄新的認識。他認為他每畝地里面的53767條蚯蚓要比拿破侖重要;他結交那些人看起來比較粗俗,比較怪,跟他這個中產階級、士紳文化非常不一樣的養鴿子的人,這讓他想起了天擇的這個機制是如何的。

《達爾文的秘密花園》的這個花園就是孕育了他轟轟烈烈地推翻了人類長久以來堅信的神創論《物種原始》跟他後來所有的一生偉大成就的一個地方。

《達爾文的秘密花園》由邁克爾‧博爾特編著,由洪佼宜編譯。
 

目錄

作者序
第一部
第一章 唐恩小築
“小獵犬”號上的包袱
在愛丁堡和劍橋求學
“小獵犬”號上的閱讀與討論
“小獵犬”號的生物多樣性和地質學
倫敦單身漢
搬到唐恩村
第二章 唐恩小築的新花園
唐恩小築的設計
自然的秩序
第三章 進展緩慢的唐恩小築新生活
陰郁、沮喪、疑慮
萊爾家和珊瑚
1844年的文章
達爾文家與宗教
第四章 生命之樹
自信的成長
藤壺的教訓
橡樹的教訓
找尋線索
第五章 枝葉交錯
啟蒙運動以降的復雜情況
遷徙的觀察與實驗
《大物種書》
第六章 鴿子、報春花和一顆馬齒
被養鴿人引誘
更多植物培植的結果
脊椎動物的一些秘密
想起樹籬香芹
第七章 打破沉默的行動
《起源》的出版
與X俱樂部同慶
漸變或驟變
第八章 探索漸進說
降神會?科學?
鏡片下的實驗
兔子實驗
物理對生物的第一項威脅
花園最深沉的秘密及高爾頓的滾動球體
第二部
第九章 冬青與常春藤
多變的大陸
機會的問題
冬青被遺忘的起源
第十章 孟德爾遺傳學之起落
在花園里閉關
孟德爾的豌豆
遺傳學的發展
失敗的現代綜合論
第十一章 蘭花變成希望怪物
唐恩小築的蘭花
剎那間的怪物
皇家植物園的怪物
演化與發育
第十二章 脊椎動物演化的現代思想
《人類》之書
現代的祖先理論
有袋類和鳥
狗和恐龍
第十三章 “一個最費解的現象”
兩樹之間
這個惱人之謎
早期被子植物的證據
水平思考之必要
第十四章 生命起源
第一場大災難︰來自溫暖池塘的蟲
冰球地球後的新動物
自組規律
第十五章 未整理的花園
唐恩小築的死亡
唐恩小築的利他行為
演化中的群體行為
牛津強硬派與生命之鑰
返回自然
後記
 

倫敦與唐恩小築之間這條首都東南端的路線,是趟近代史旅程。從倫敦塔橋開始,就有維多利亞時期留下的排屋,再沿著老肯特路走,會令人想起從前的貧民窟、小型工業的遺跡、大船塢等等。百老匯路接著穿過路易斯罕,進入20世紀30年代老舊的雙拼屋住宅區,還有曾經風光一時的教堂和街角商店。這里是詩人貝杰曼的城市住宅區,有湖可以劃船,還有游泳池,不過也和英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自信形象一樣,逐漸沒落。

道路接著開始逐漸上坡,一直走到懸崖,懸崖上有嘹望塔,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幾個月,用來提防敵軍飛彈的。接著右轉往上走,就到了比金山航空站,這里現在是機場,就在新蓋的大醫院後面。快到飛機跑道之前,有個十字路口,其中有條羊腸小道直通唐恩村的中心。唐恩村現在的英文名稱為“Downe”,字尾仍有“e”,而達爾文的房子唐恩小築仍只拼成“Down”。走在這條小徑上,你得小心一四六路紅色小巴,這條小徑上的巴士站是普通巴士站的兩倍大,供作避車處之用。

唐恩小築位于白堊山丘,海拔略高于65米,幾乎到了山頂,剛好迎接來自俄羅斯寒冬的考驗。這片酸土上仍有山毛櫸林地,算是倫敦外環M25高速公路以內碩果僅存的。由于人口增長,住宅區早就奪取了大部分的林地空間,只剩下少數林地在這些住宅區的夾縫中求生存。村子里仍有一間郵局、一家“喬治與龍”酒館、一間雜貨店、一間有燧石方塔和圓尖塔的聖瑪莉教堂。大約兩百年前,唐恩村的房子只有五十戶不到,居民大多是在這片土地上工作的佃戶。而今,這里連印度餐廳都有了。

村子的北邊被高艾姆斯大莊園包圍,那里直到近期一直都是駱伯克家。駱伯克是地方上的大地主,擁有很多市郊的土地。莊園的土地和花園與周圍景觀交融,讓大自然顯得井然有序。約翰‧駱伯克爵士是19世紀中期的銀行家,也是國會後座議員。所以,當時的首相格萊斯頓偶爾會來唐恩村用餐。查爾斯-達爾文于1842年搬到村子南邊的唐恩小築,直到1882年過世,一直都住在這里。他很少見到首相這類的名人。“如此偉人來拜訪我,真是無比光榮。”達爾文寫道。他見到首相的謙卑反應,和他鄰居的傲慢態度,有天壤之別。

約翰‧駱伯克爵士不僅有土地、有權勢,他還是知名的天文學家,也是皇家學會會員,是一位尋求從定律和公式的角度客觀解釋自然的人。他有條有理的世界觀和他鄰居更有彈性、更不確定的態度形成對比。這些19 世紀初皇家學會的新成員認為,人的力量能控制自然。相反,達爾文的看法就不這麼清楚、明確,對于科學和社會的本質,他沒有標準答案。他認為生命既神秘又復雜,不可能如此輕易就能發掘、了解。

19世紀中期的英格蘭是個階級分明的社會。不管是狄更斯筆下遮蔽了首都自然景觀的骯髒倫敦,還是位于滿布山毛櫸林的北當斯白堊高地的唐恩村。城鎮也好,鄉村也罷,富人和窮人都是涇渭分明。城市里擁擠的貧民窟有其鄉下分身——所謂的“好命窮人”︰在駱伯克或達爾文這些士紳家庭中工作或已被辭退的僕役。這類鄉下人愈來愈多,即使住的是玫瑰覆蓋的農舍,也掩蓋不了鄉村生活的辛苦。教會和莊園控制著這個傳統,幾個世紀以來從未改變。

近代的工業革命粉碎了這項傳統。人口驟增、城鎮不斷擴張,控制過剩的人口成了當務之急。在唐恩村的窮人擔心被送進新設置的救濟院,也害怕會被強制移居殖民地。19世紀30年代,英格蘭人心惶惶,人民懼怕英法之間又有戰爭。達爾文自己也愈來愈怕,擔心法軍從多佛登陸進攻倫敦的話,會行經他的土地。幸好英格蘭在數十年前為了嚇阻拿破侖的海軍,沿著東南海岸線建造數座馬泰洛碉堡,讓他松了一口氣。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