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世芸、李其忠主編的《中醫藏象辨證論治學》為具有一定創新性的中醫藥綜合性學術專著,內容分為五章。
第一章對辨證論治的歷史沿革作了回顧,對八綱辨證、六經辨證、衛氣營血辨證、三焦辨證、經絡辨證、臟腑辨證、氣血津液辨證、病因辨證諸法作了評析。
第二章就確立「藏象辨證論治」體系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作了闡發。
第三章對肝膽、心小腸、脾胃、肺大腸、腎膀胱及女子胞、三焦等藏象生理作了詳盡論述,其間涉及形質結構、經絡聯系、生理特性、生理功能及生理聯系。
第四章是「藏象辨證論治」與定位、定性和定量。其中包括臟腑經絡定位、病因病機定性、系統模糊定量等內容。
第五章是「藏象辨證論治」,為《中醫藏象辨證論治學》的核心內容。
分為辨證與論治兩大部分。
辨證部分,按肝、心、脾、肺、腎五大系統病證及三焦病證、臟腑相兼病證分別論述。
論治部分,首論重要論治法則及用藥,包括六淫犯臟用藥、臟腑虛實標本用藥、五臟五味補瀉用藥、引經報使用藥諸法則,以及臟腑病補瀉溫涼藥物舉要。次述臟腑病論治,也按肝、心、脾、肺、腎五大系統病證及三焦病證、臟腑相關病證分述,其內容包括臟腑病治法、適應證、常用方藥、醫方必備及醫案輯要。
目錄
第一章 中醫辨證論治的歷史沿革與現狀評析
第一節 辨證論治歷史沿革
第二節 辨證論治諸法評析
一、八綱辨證法
二、六經辨證法
三、衛氣營血辨證法和三焦辨證法
四、經絡辨證法
五、臟腑辨證法
六、氣血津液辨證法
七、病因辨證法
第二章 確立「藏象辨證論治」體系
第三章 藏象生理
第一節 肝、膽藏象生理
一、肝
(一)肝的形質結構
(二)肝的經絡聯系
(三)肝的生理特性
(四)肝的生理功能
(五)肝的生理聯系
二、膽
(一)膽的形質結構
(二)膽的經絡聯系
(三)膽的生理特性和功能
(四)膽與其他臟腑
第二節 心、小腸藏象生理
一、心
(一)心的形質結構
(二)心的經絡聯系
(三)心的生理特性
(四)心的生理功能
(五)心的生理聯系
二、小腸
(一)小腸的形質結構
(二)小腸的經絡聯系
(三)小腸的生理特性和功能
(四)小腸與其他臟腑
第三節 脾、胃藏象生理
一、脾
(一)脾的形質結構
(二)脾的經絡聯系
(三)脾的生理特性
(四)脾的生理功能
(五)脾的生理聯系
二、胃
(一)胃的形質結構
(二)胃的經絡聯系
(三)胃的生理特性和功能
(四)胃與其他臟腑
第四節 肺、大腸藏象生理
一、肺
(一)肺的形質結構
(二)肺的經絡聯系
(三)肺的生理特性
(四)肺的生理功能
(五)肺的生理聯系
二、大腸
(一)大腸的形質結構
(二)大腸的經絡聯系
(三)大腸的生理特性和功能
(四)大腸與其他臟腑
第五節 腎、膀胱藏象生理
一、腎
(一)腎的形質結構
(二)腎的經絡聯系
(三)腎的生理特性
(四)腎的生理功能
(五)腎的生理聯系
二、膀胱
(一)膀胱的形質結構
(二)膀胱的經絡聯系
(三)膀胱的生理特性和功能
(四)膀胱與其他臟腑
三、女子胞
(一)女子胞的形質結構
(二)女子胞的經絡聯系
(三)女子胞的生理功能
(四)女子胞與其他臟腑
第六節 三焦藏象生理
一、三焦的形質結構
二、三焦的經絡聯系
三、三焦的生理特性
(一)三焦的功能
(二)上焦、中焦、下焦的功能
四、三焦的生理聯系
(一)三焦經與其他經脈
(二)三焦與其他臟腑
第七節 臟腑相關生理
一、臟腑之間的生理聯系
(一)五臟之間的生理聯系
(二)六腑之間的生理聯系
二、五臟功能的整體調節
(一)神志活動的調節
(二)血液循行的調節
(三)呼吸功能的調節
(四)運化吸收的調節
(五)水液代謝的調節
(六)生殖功能的調節
第四章 「藏象辨證論治」與定位、定性和定量
第一節 臟腑經絡定位
一、本臟定位
(一)五臟疾病定位
(二)五臟生理與五行聯系
(三)五臟疾病病機
二、本經定位
三、臟腑經脈循行部位及其病候
(一)十二經脈
(二)奇經八脈
(三)絡脈、經別、經筋及皮部
四、頭面諸竅與疾病定位
(一)頭部
(二)面部
(三)目部
(四)耳部
(五)鼻部
(六)口部
(七)咽喉部
第二節 病因、病機定性
第三節 辨證論治中的「模糊定量」概念
第四節 藏象辨證的「定位」與「定性」合參
一、肝、膽病藏象辨證的定位、定性
二、心、小腸病藏象辨證的定位、定性
三、脾、胃病藏象辨證的定位、定性
四、肺、大腸病藏象辨證的定位、定性
五、腎、膀胱病藏象辨證的定位、定性
第五章 藏象辨證論治
第一節 辨證
一、肝、膽病藏象辨證
(一)肝病藏象辨證
(二)膽病藏象辨證
(三)肝、膽相兼病證
二、心、小腸病藏象辨證
(一)心病藏象辨證
(二)小腸病藏象辨證
(三)心、小腸相兼病證
三、脾、胃病藏象辨證
(一)脾病藏象辨證
(二)胃病藏象辨證
(三)脾、胃相兼病證
四、肺、大腸病藏象辨證
(一)肺病藏象辨證
(二)大腸病藏象辨證
(三)肺、大腸相兼病證
五、腎、膀胱病藏象辨證
(一)腎病藏象辨證
(二)膀胱病藏象辨證
(三)腎、膀胱相兼病證
(四)女子胞病藏象辨證
(五)男子精室病藏象辨證
六、三焦病藏象辨證
七、臟腑相兼病證
(一)心脾相兼證
(二)心腎相兼證
(三)心肺相兼證
(四)心肝相兼證
(五)心胃相兼證
(六)肝脾相兼證
(七)肝胃相兼證
(八)肝肺相兼證
(九)肝腎相兼證
(十)肺脾胃相兼證
(十一)脾腎相兼證
(十二)肺腎相兼證
(十三)膽胃相兼證
(十四)胃腸相兼證
(十五)小腸、大腸相兼證
(十六)脾、腎與腸相兼證
八、五臟絕候
第二節 論治
一、重要論治法則及用藥
(一)六淫犯臟用藥法則
(二)臟腑虛實標本用藥法
(三)五臟五味補瀉法
(四)臟腑病用藥引經報使
(五)臟腑病補、瀉、溫、涼藥物舉要
二、臟腑病論治
(一)肝、膽病證論治
1.肝、膽病治法、適應證及常用方藥
2.肝、膽病醫方備要
3.肝、膽病藏象辨治醫案輯要
(二)心、小腸病證論治
1.心、小腸病治法、適應證及常用方藥
2.心、小腸病醫方備要
3.心、小腸病藏象辨治醫案輯要
(三)脾、胃病證論治
1.脾、胃病治法、適應證及常用方藥
2.脾、胃病醫方備要
3.脾、胃病藏象辨治醫案輯要
(四)肺、大腸病證論治
1.肺、大腸病治法、適應證及常用方藥
2.肺、大腸病醫方備要
3.肺、大腸病藏象辨治醫案輯要
(五)腎、膀胱病證論治
1.腎、膀胱病治法、適應證及常用方藥
2.腎、膀胱病醫方備要
3.腎、膀胱病藏象辨治醫案輯要
(六)三焦病論治
1.三焦病治法、適應證及常用方藥
2.三焦病醫方備要
3.三焦病藏象辨治醫案輯要
(七)臟腑相關病論治
1.臟腑相關病治法、適應證及常用方藥
2.臟腑相關病醫方備要
3.臟腑相關病藏象辨治醫案輯要
4.奇經八脈病藏象辨治醫案輯要
后記
第一節 辨證論治歷史沿革
第二節 辨證論治諸法評析
一、八綱辨證法
二、六經辨證法
三、衛氣營血辨證法和三焦辨證法
四、經絡辨證法
五、臟腑辨證法
六、氣血津液辨證法
七、病因辨證法
第二章 確立「藏象辨證論治」體系
第三章 藏象生理
第一節 肝、膽藏象生理
一、肝
(一)肝的形質結構
(二)肝的經絡聯系
(三)肝的生理特性
(四)肝的生理功能
(五)肝的生理聯系
二、膽
(一)膽的形質結構
(二)膽的經絡聯系
(三)膽的生理特性和功能
(四)膽與其他臟腑
第二節 心、小腸藏象生理
一、心
(一)心的形質結構
(二)心的經絡聯系
(三)心的生理特性
(四)心的生理功能
(五)心的生理聯系
二、小腸
(一)小腸的形質結構
(二)小腸的經絡聯系
(三)小腸的生理特性和功能
(四)小腸與其他臟腑
第三節 脾、胃藏象生理
一、脾
(一)脾的形質結構
(二)脾的經絡聯系
(三)脾的生理特性
(四)脾的生理功能
(五)脾的生理聯系
二、胃
(一)胃的形質結構
(二)胃的經絡聯系
(三)胃的生理特性和功能
(四)胃與其他臟腑
第四節 肺、大腸藏象生理
一、肺
(一)肺的形質結構
(二)肺的經絡聯系
(三)肺的生理特性
(四)肺的生理功能
(五)肺的生理聯系
二、大腸
(一)大腸的形質結構
(二)大腸的經絡聯系
(三)大腸的生理特性和功能
(四)大腸與其他臟腑
第五節 腎、膀胱藏象生理
一、腎
(一)腎的形質結構
(二)腎的經絡聯系
(三)腎的生理特性
(四)腎的生理功能
(五)腎的生理聯系
二、膀胱
(一)膀胱的形質結構
(二)膀胱的經絡聯系
(三)膀胱的生理特性和功能
(四)膀胱與其他臟腑
三、女子胞
(一)女子胞的形質結構
(二)女子胞的經絡聯系
(三)女子胞的生理功能
(四)女子胞與其他臟腑
第六節 三焦藏象生理
一、三焦的形質結構
二、三焦的經絡聯系
三、三焦的生理特性
(一)三焦的功能
(二)上焦、中焦、下焦的功能
四、三焦的生理聯系
(一)三焦經與其他經脈
(二)三焦與其他臟腑
第七節 臟腑相關生理
一、臟腑之間的生理聯系
(一)五臟之間的生理聯系
(二)六腑之間的生理聯系
二、五臟功能的整體調節
(一)神志活動的調節
(二)血液循行的調節
(三)呼吸功能的調節
(四)運化吸收的調節
(五)水液代謝的調節
(六)生殖功能的調節
第四章 「藏象辨證論治」與定位、定性和定量
第一節 臟腑經絡定位
一、本臟定位
(一)五臟疾病定位
(二)五臟生理與五行聯系
(三)五臟疾病病機
二、本經定位
三、臟腑經脈循行部位及其病候
(一)十二經脈
(二)奇經八脈
(三)絡脈、經別、經筋及皮部
四、頭面諸竅與疾病定位
(一)頭部
(二)面部
(三)目部
(四)耳部
(五)鼻部
(六)口部
(七)咽喉部
第二節 病因、病機定性
第三節 辨證論治中的「模糊定量」概念
第四節 藏象辨證的「定位」與「定性」合參
一、肝、膽病藏象辨證的定位、定性
二、心、小腸病藏象辨證的定位、定性
三、脾、胃病藏象辨證的定位、定性
四、肺、大腸病藏象辨證的定位、定性
五、腎、膀胱病藏象辨證的定位、定性
第五章 藏象辨證論治
第一節 辨證
一、肝、膽病藏象辨證
(一)肝病藏象辨證
(二)膽病藏象辨證
(三)肝、膽相兼病證
二、心、小腸病藏象辨證
(一)心病藏象辨證
(二)小腸病藏象辨證
(三)心、小腸相兼病證
三、脾、胃病藏象辨證
(一)脾病藏象辨證
(二)胃病藏象辨證
(三)脾、胃相兼病證
四、肺、大腸病藏象辨證
(一)肺病藏象辨證
(二)大腸病藏象辨證
(三)肺、大腸相兼病證
五、腎、膀胱病藏象辨證
(一)腎病藏象辨證
(二)膀胱病藏象辨證
(三)腎、膀胱相兼病證
(四)女子胞病藏象辨證
(五)男子精室病藏象辨證
六、三焦病藏象辨證
七、臟腑相兼病證
(一)心脾相兼證
(二)心腎相兼證
(三)心肺相兼證
(四)心肝相兼證
(五)心胃相兼證
(六)肝脾相兼證
(七)肝胃相兼證
(八)肝肺相兼證
(九)肝腎相兼證
(十)肺脾胃相兼證
(十一)脾腎相兼證
(十二)肺腎相兼證
(十三)膽胃相兼證
(十四)胃腸相兼證
(十五)小腸、大腸相兼證
(十六)脾、腎與腸相兼證
八、五臟絕候
第二節 論治
一、重要論治法則及用藥
(一)六淫犯臟用藥法則
(二)臟腑虛實標本用藥法
(三)五臟五味補瀉法
(四)臟腑病用藥引經報使
(五)臟腑病補、瀉、溫、涼藥物舉要
二、臟腑病論治
(一)肝、膽病證論治
1.肝、膽病治法、適應證及常用方藥
2.肝、膽病醫方備要
3.肝、膽病藏象辨治醫案輯要
(二)心、小腸病證論治
1.心、小腸病治法、適應證及常用方藥
2.心、小腸病醫方備要
3.心、小腸病藏象辨治醫案輯要
(三)脾、胃病證論治
1.脾、胃病治法、適應證及常用方藥
2.脾、胃病醫方備要
3.脾、胃病藏象辨治醫案輯要
(四)肺、大腸病證論治
1.肺、大腸病治法、適應證及常用方藥
2.肺、大腸病醫方備要
3.肺、大腸病藏象辨治醫案輯要
(五)腎、膀胱病證論治
1.腎、膀胱病治法、適應證及常用方藥
2.腎、膀胱病醫方備要
3.腎、膀胱病藏象辨治醫案輯要
(六)三焦病論治
1.三焦病治法、適應證及常用方藥
2.三焦病醫方備要
3.三焦病藏象辨治醫案輯要
(七)臟腑相關病論治
1.臟腑相關病治法、適應證及常用方藥
2.臟腑相關病醫方備要
3.臟腑相關病藏象辨治醫案輯要
4.奇經八脈病藏象辨治醫案輯要
后記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