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洋場

上海洋場
定價:228
NT $ 198
  • 作者:薛理勇
  • 出版社:上海辭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1-08-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32635023
  • ISBN13:9787532635023
  • 裝訂:平裝 / 280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薛理勇所著的《上海洋場》面面俱到地介紹了上海租界建立後上海的城市模式,以及租界的公共交通、司法、消防、郵政電信、水電煤、菜場、垃圾處理、博彩等上海人的衣、食、住、行、玩各個方面,同時也穿插介紹了上海史上的重大事件和著名人物,以及有關的上海風俗、民情、語言等,猶如在讀者面前展現了一幅鮮活的舊上海風情畫。

薛理勇所著的《上海洋場》是“精品上海書系”一種。作者是著名的上海史專家,對上海歷史有著相當深入和寬泛的研究。在《上海洋場》中,他闡述了上海租界的由來和幾次擴展,揭露了帝國主義列強在近代對中國的野蠻侵略和無恥掠奪;同時,也十分客觀地敘述了隨著租借的建立和西風東漸,先進的科學技術和近代市政建設、市政管理等也隨之進入上海,在客觀上對上海的近代化起了促進作用。
 

目錄

十里洋場話租界
南洋之巔的上海港
英人居留地
文惠廉與美租界
大英法蘭西,大家勿來去
上海租界有多大
租界的定型
The Bund——外灘
十字街頭棋盤街
江浦之匯跨大橋
城市“共和國”的交通與電訊
馬車開進大上海
“江北車子”獨輪盤
黃包車時代
由“第1路”電車說開去
交通規則的前世今生
中國近代郵政業的發軔
TELEGRAPH——信息傳遞
“德律風”新風尚
租界“衛士”
從“巡捕”到警察
“衙門八字開”
從“西牢”到“東方巴士底獄”
如飛救火馬車來
杵急鐘樓報祝融
租界的“水龍會”
上海救火聯合會
洋涇 和洋涇 語
何為“洋涇 ”
《英話注解》與寧波人
楊勛的《別琴竹枝詞》
上海租界流行語
城市與房地產業
地產主與房產商之間的“租地造屋”
“頂”與租金
“石庫門文化”
精通“堪輿”與“青烏”的“地產大王”
萬國儲蓄會的房產投資
自來燈火滿街明
自來清水四處流
電線木頭“豎起來”
“進出口”管理
租界中的菜場
殺業公司
乳業的萌芽與發展
“報曉雞”馬桶車
公共廁所與“撒水菩薩”
租界里的三駕馬車
公家花園與博彩
開放西人花園
張園憶舊
從申園到愚園
“江南票”與“發財票”
跑馬場與香檳票
STADIUM與“輸到底”
 

舊中國的許多開放口岸城市中有“租界”,因此,租界研究也是中國近代史研究中的一個重要課題,許多大型或專業的辭典中均收有“租界”條目。什麼是租界?我認同《毛澤東選集》注文中對“租界”一詞的釋義,即“ 租界是帝國主義在中國領土上建立的獨立于中國行政體系和法律制度之外的殖民地。”首先,租界並不等同于殖民地,它是在一個主權國家領土上建立的“殖民地”。這里的“殖民地”似應單純理解為“區域”這一概念。租界的性質還是屬于半殖民地的。其次,租界又不從屬于中國的行政體系,不受制于中國的法律制度。

1842年8月29日中英《南京條約》關于“五口通商”的內容只有一句話,即“自今以來,大皇帝恩準英國人民帶同所屬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等五處港口,貿易通商無礙”。對外國人進入中國通商口岸城市後可以居住在何處,如何獲得土地、房屋等細節均沒有詳細說明,于是在1843年10月8日簽訂了《虎門條約》,作為《南京條約》的補充條約。其中第七款就對外國人進入通商口岸後的一系列事宜作了規定,說︰ 在萬年和約內言明,允準英人攜眷赴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港口居住,不相欺侮,不加拘制。但中華地方官必須與英國管事官各就地方民情,議定于何地方,用何房屋或基地,系準英人租賃……

毫無疑問,中國各地的租界設立的依據就是《虎門條約》中的這一條款。1845年11月29日,上海道台與英國領事經過一段時期磋商後簽訂了《上海租地章程》,劃出上海縣城北郊臨黃浦江的土地作為英國人的“居留地”,外國人可以在這里“永租”土地,興建住宅,通商貿易,後來,“居留地” 逐漸蛻變為“租界”。1848年和1849年美租界與法租界相繼建立。1863年英、美租界正式合並,即後來所謂的“公共租界”。所以,上海長期存在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兩個租界。

1843年後,計有英、法、美、德、日、俄、意、比、奧等9個國家在上海、天津、漢口、廣州、廈門、九江、鎮江、杭州、蘇州、沙市、重慶、福州等12個城市建有租界,租界的總數共30個。有學者作過統計,這分布在各口岸城市的30個租界的總面積不足50平方公里,而上海一地的兩個租界的面積就達三十多平方公里,佔全國租界總面積的三分之二之多,所以,上海租界就是全國租界的典型和代表,也成為學者們研究的重點。

古代,經濟發達的中原漢民把中原四周的東、南、西、北少數民族鄙之為夷、蠻、戎、狄,統稱之為“夷”,合稱“四夷”,《尚書‧畢命》︰“ 四夷左衽,罔不咸賴”,于是所有的外國被叫作“夷”,洋人就是“夷人” ,上海的租界也被叫作“夷場”。這使以戰勝者自居的外國人感到不快,他們希望中國人改變對外國人的看法和稱謂,不要叫他們為“夷人”或“西夷 ”,但始終未能起效果。一直到第二次鴉片戰爭後,1858年中英簽訂的《天津條約》中,英國人干脆把這件事寫入條約中,該條約第五十一款中明文規定︰“嗣後各式公文,無論京外,內敘大英國官民,自不得提書‘夷’字。”于是,上海的租界由原來的“夷場”被改叫作“洋場”。而洋場就是一方被洋化或異化的場化(滬語“地方”的意思)。

租界是帝國主義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的產物,租界對中國主權的侵犯是不言而喻的,但租界又是列強在中國封建帝國中建立的一個資產階級“ 共和國”,于是它又猶如在一個密封的罐子中打了一個洞,開了一扇窗,西風東漸,在侵蝕這個封建帝國的同時,隨之而來的歐風美雨也在不斷改變中國社會,加速封建社會的瓦解,促進資本主義的發生、發展,而從城市的角度上來講,它又是一種催化劑、激素,加速了上海城市化的進程。

在自然界,基因或基因的傳承可以使生物維持干萬年的不變,但生物也在傳宗接代之中發生變異,而就是變異使生物更適應大自然不斷變化的環境,使生命得以傳承、永恆。一位哲人說,沒有列強的入侵,中國的封建社會也會緩慢地發展為資本主義社會,列強的入侵加速中國封建制度瓦解,促進中國資本主義的發生、發展。從社會發展來講,封建社會比資本主義社會落後,資本主義比封建主義進步,能使社會進步總歸是一件好事情。

同化和異化又是另一個哲學命題。當西方人進入東方之都後,在東方人被西方人異化的同時,西方人也會被東方人同化。于是,上海的租界又不能完全等同西方的城市模式。即使租界當局搬用他們本國的城市模式來制定制度、實施組織和管理,到了中國後仍然走了樣。上海話中的“洋涇 ”是一個多義詞,其中很重要的意義就是指不中不西、亦中亦西、中西混合,用另一句上海話表達,那就是勿二勿三、勿三勿四,或者不倫不類。“洋涇 ” 也是上海租界的代名詞,再套用一句話作為上海租界之種種現象,那就是洋涇 里格事體老洋涇 格。

租界的罪惡就是“落後者挨打”,而換一角度來看,上海從東海之濱的一個小縣城逐漸變成國際性的都會,這一結果與租界又是不無關系的。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