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與話語越界——傳媒文化的多維闡釋和散點透視》涉及了眾多領域,但作者對相關問題的考察並未停留在表面,而是抓住特定的對象,從不同側面透視傳媒文化的復雜性。如廣告與文學、廣告與日常生活之間的關系,陳偉軍深入地分析了廣告與文學的文本互涉、廣告與日常生活的文化詩學建構。書中提出,生活的極度商業化使得廣告的符號意義不斷增值,廣告文本采用獨特的表意符號,將欲望修辭與受眾需求聯系起來,使人的經驗世界理想化、詩意化。廣告參與建構的日常生活的詩學體系,是一種廣義的詩學,它拓展了日常生活的“詩性”、審美性。這些雖是一家之言,但頗有見地,能夠啟發人們新的思考。
該書對傳媒文化進行散點透視,實際上各部分之間還是有其內在的聯系。作者以文化、價值和意義追尋為核心線索,在歷史和現實的時空坐標上思考各種媒介現象的精神底蘊,探討大轉折時代的傳媒文化嬗變與價值流向,為我們理解傳媒實踐及其文化定位提供了某種參照。書中表達的價值立場,也體現了一個人文學者應有的文化品格。
目錄
序
引言 傳媒文化內蘊與價值流向探析
第一章 媒介融合的知識場域
一 媒介融合趨勢下的知識生產
二 媒介融合視野中的新聞出版強國建設
三 媒介融合運作︰手機媒體與圖書營銷
第二章 新聞實踐與價值追尋
一 新聞媒體的價值引導
二 個案分析︰《南方日報》頭版的編輯策略
第三章 出版的歷史維度與現實景觀
一 新中國地方出版社的發展
二 獻禮書的多維審視
第四章 面向農村的文化關懷
一 農家書屋的受眾開發
二 農家書屋與農村出版物發行
第五章 影視文化的側面觀察
一 電視“明星學者”現象的文化思考
二 個案分析︰解讀《建國大業》
第六章 廣告與文學的同構共生
一 廣告與文學的話語越界
二 廣告與日常生活的文化詩學
三 廣告文本的編碼方式和表意策略
第七章 現代性的媒介化面孔
一 晚清報刊評論的現代性追尋
二 文學雜志、小說理論和現代性
第八章 欲望敘述及其文化觀照
一 欲望的理性化敘述
二 欲望理性化敘述的盲視
三 欲望的“非理性”之旅
第九章 理論批評與文化生產的互動
一 理論批評的“命名熱”及其發生學探討
二 中國“後現代”批評的回顧與反思
三 現實主義︰“命名”的尷尬
第十章 人文建構的跨界闡釋
一 20世紀90年代知識界關于文化重構問題的思考
二 第二媒介時代”的人文導向
第十一章 媒介技術與人文素養的融合
一 新聞教育的人文向度
二 新媒體語境中編輯的閱讀取向與人文訴求
參考文獻
後記
引言 傳媒文化內蘊與價值流向探析
第一章 媒介融合的知識場域
一 媒介融合趨勢下的知識生產
二 媒介融合視野中的新聞出版強國建設
三 媒介融合運作︰手機媒體與圖書營銷
第二章 新聞實踐與價值追尋
一 新聞媒體的價值引導
二 個案分析︰《南方日報》頭版的編輯策略
第三章 出版的歷史維度與現實景觀
一 新中國地方出版社的發展
二 獻禮書的多維審視
第四章 面向農村的文化關懷
一 農家書屋的受眾開發
二 農家書屋與農村出版物發行
第五章 影視文化的側面觀察
一 電視“明星學者”現象的文化思考
二 個案分析︰解讀《建國大業》
第六章 廣告與文學的同構共生
一 廣告與文學的話語越界
二 廣告與日常生活的文化詩學
三 廣告文本的編碼方式和表意策略
第七章 現代性的媒介化面孔
一 晚清報刊評論的現代性追尋
二 文學雜志、小說理論和現代性
第八章 欲望敘述及其文化觀照
一 欲望的理性化敘述
二 欲望理性化敘述的盲視
三 欲望的“非理性”之旅
第九章 理論批評與文化生產的互動
一 理論批評的“命名熱”及其發生學探討
二 中國“後現代”批評的回顧與反思
三 現實主義︰“命名”的尷尬
第十章 人文建構的跨界闡釋
一 20世紀90年代知識界關于文化重構問題的思考
二 第二媒介時代”的人文導向
第十一章 媒介技術與人文素養的融合
一 新聞教育的人文向度
二 新媒體語境中編輯的閱讀取向與人文訴求
參考文獻
後記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