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之後再無大師
加入新發現的珍貴資料,深入學術研究,增補十余萬字
何茲全、朱大可、梁文道、陳曉明、南方朔 等數十位知名學者聯袂推薦
《光明日報》年度十大好書/鳳凰衛視“開卷八分鐘”數次贊評
這是一部不同尋常的個人傳記。對傅斯年與陳寅恪的記憶,打開了被蓄意掩蔽的歷史之門。
他們在20世紀所遭遇的命運劇變,譜寫了中國知識分子群體的哀歌。
——朱大可
本書再現了陳寅恪追求學術獨立和精神自由的曲折而辛酸的一生,他和傅斯年是20世紀波漾壯闊的時代洪流中涌現的眾多大師的杰出代表。
在20世紀初葉成群而來的學術大師中,有些是單打獨斗,依靠本身的研究成果對學術界產生巨大影響而為後人所懷念;有的除個人輝煌的學術造詣,還留下了制度性的遺業(institutional legacy),在學術界維持著長遠彌久的影響力。前者當以陳寅恪為代表,後者非傅斯年莫屬。
陳先後留洋16載,通曉20余種文字;傅乃五四運動北京學生游行總指揮,海外留學7年,與陳寅恪在德國柏林大學共同度過了4年時光。二人學成歸國,陳氏進入清華國學研究院,成為聞名天下的“四大導師”之一;傅斯年出任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開南國一代學術新風。北伐成功後,被譽為“人間最稀有的一個天才”
的傅斯年出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長;而“三百年來僅此一人”的“教授的教授”陳寅恪出任史語所歷史組主任。傅、陳二人這一歷史性的聚合,開創了一個舉世矚目的學術流派。令人扼腕的是,隨著國共兩黨干戈相向,這對同學加姻親關系(陳寅恪嫡親表妹、曾國藩的曾外孫女俞大彩乃傅斯年之妻)的曠代天才,被無情地阻隔在海峽兩岸遙天對望而不能相聚。最後的結局是︰一個無聲地倒斃在台灣孤島會議大廳,一個默默死于大陸嶺南病榻。並世成雙的天才之花凋落成泥,只有芬芳永留人間大地。
本書敘述了陳寅恪與傅斯年成長、留學以及在動蕩歲月中顛沛流離,執著學術事業的艱難歷程,生動卓然地展現了知識分子“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理想信念,是一部反映20世紀上半葉知識分子心路歷程與事業追求的心靈史詩,讀來感人淚下,悵然嘆息。
目錄
序一 獨為神州惜大儒(何茲全)
序二 在他們彼此憂患的眼楮里(路那)
第一章 風雲際會
走進清華園
從北大到柏林
北京初會
槎浮海外
第二章 江湖多風波
歐洲行旅
柏林日夜
羅家倫信件披露的隱秘
傅斯年歸國
中山大學的暗流
第三章 南北兩校園
傅斯年與魯迅、顧頡剛的沖突
由同窗到仇寇
陳寅恪進清華的背後隱秘
獨為神州惜大儒
王國維沉湖
第四章 史語所的第一桶金
元和新腳未成軍
內閣大檔的“發見”
陳寅恪與內閣大檔
第五章 望斷天涯路
盧溝橋事變
流亡途中
再別長沙
第六章 南渡記
暫住蒙自
遷往昆明
炸彈下的陳寅恪與傅斯年
第七章 中研院院長爭奪戰
八方風雨會重慶
來渝只為胡先生
揚子江頭流亡客
第八章 縱橫天涯馬
傅斯年家世情緣
辭別重慶
營救陳寅恪
“殺孔祥熙以謝天下”
第九章 與李莊擦肩而過
騎上虎背的葉企孫
傅斯年與葉企孫之爭
李莊不復見
第十章 西北望
亂世策士夢
傅斯年與毛澤東窯洞相會
延安歸來
第十一章 千秋恥,終當雪
初聞涕淚滿衣裳
代理北大校長
重返平津
第十二章 魂返關塞黑
在燕大講台上的背影
名山事業,流水人琴
陳寅恪失明經過
陳寅恪與蔣介石的因緣
第十三章 生別常惻惻
赴英就醫
日暮蒼山遠
天才造就的事業
第十四章 北歸一夢原知短
還都南京
最後的晚餐
去眼池台成永訣
第十五章 斯人獨憔悴
醉不成歡慘將別
退守孤島
傅斯年之死
第十六章 殘陽如血
南國的冬日
閉口休談作啞羊
續命河汾志未休
留命任教加白眼
著書唯剩頌紅妝
第十七章 遺恨塞乾坤
汪、向達之死
傅斯年家族的毀滅
陳寅恪之死
再版(修訂本)後記
序二 在他們彼此憂患的眼楮里(路那)
第一章 風雲際會
走進清華園
從北大到柏林
北京初會
槎浮海外
第二章 江湖多風波
歐洲行旅
柏林日夜
羅家倫信件披露的隱秘
傅斯年歸國
中山大學的暗流
第三章 南北兩校園
傅斯年與魯迅、顧頡剛的沖突
由同窗到仇寇
陳寅恪進清華的背後隱秘
獨為神州惜大儒
王國維沉湖
第四章 史語所的第一桶金
元和新腳未成軍
內閣大檔的“發見”
陳寅恪與內閣大檔
第五章 望斷天涯路
盧溝橋事變
流亡途中
再別長沙
第六章 南渡記
暫住蒙自
遷往昆明
炸彈下的陳寅恪與傅斯年
第七章 中研院院長爭奪戰
八方風雨會重慶
來渝只為胡先生
揚子江頭流亡客
第八章 縱橫天涯馬
傅斯年家世情緣
辭別重慶
營救陳寅恪
“殺孔祥熙以謝天下”
第九章 與李莊擦肩而過
騎上虎背的葉企孫
傅斯年與葉企孫之爭
李莊不復見
第十章 西北望
亂世策士夢
傅斯年與毛澤東窯洞相會
延安歸來
第十一章 千秋恥,終當雪
初聞涕淚滿衣裳
代理北大校長
重返平津
第十二章 魂返關塞黑
在燕大講台上的背影
名山事業,流水人琴
陳寅恪失明經過
陳寅恪與蔣介石的因緣
第十三章 生別常惻惻
赴英就醫
日暮蒼山遠
天才造就的事業
第十四章 北歸一夢原知短
還都南京
最後的晚餐
去眼池台成永訣
第十五章 斯人獨憔悴
醉不成歡慘將別
退守孤島
傅斯年之死
第十六章 殘陽如血
南國的冬日
閉口休談作啞羊
續命河汾志未休
留命任教加白眼
著書唯剩頌紅妝
第十七章 遺恨塞乾坤
汪、向達之死
傅斯年家族的毀滅
陳寅恪之死
再版(修訂本)後記
序
在他們彼此憂患的眼(目青)里
讀《陳寅恪與傅斯年》,無論在閱讀的過程中有多少感想,掩卷時也必然全都化為一聲嘆息與一絲慶幸。所嘆息者,為那一段動蕩不安的年歲,折損了多少學者、苦難了多少百姓︰所慶幸者,為自身至少生長在一個戰亂已然平息的國度,烽火不再。全書厚達四百余頁的規格,本著除了記載兩位學術巨人一生的波濤洶涌,也旁及了許多或舉世知名,或僅在本門學科傳為者宿的學者。作者岳南,寫的雖是陳寅恪與傅斯年,實際上卻具體而微地呈現出清末民初的文史學界概況。
為何岳南挑了陳寅恪與傅斯年這兩人作為主題7與其說這兩人的私交特別好,我倒覺得是作者有意揀選出兩名身家背景相似、有著相同立派潛力,最終卻各有緣故,而“壯志未酬”、半途倒地的大師級人物。而他們兩人選擇的道路如此之不同——不僅在于留守中國大陸或撤退台灣問題上,更在于是否任官致仕的選擇——卻又都是令人唏噓的收場︰傅斯年當仁不讓,最終病倒任上;陳寅恪雖欲修身養性專事著作,卻無奈遭逢大變,最後竟命喪政治斗爭之中。人不尋事,事卻未必不尋人,中國土大夫傳統的避世之路,終究也在泥流滔滔下消逝無蹤。初讀本書時,讀者可能會對開頭的祖上親源考很不耐煩。誰的祖宗做了什麼事,而與哪位歷史名人有了若干連結,之後的徒子徒孫彼此又如何交往。這一類復雜的事跡,若非是對系譜學頗有興趣的讀者,想來難以忍受,但缺了這些功夫,又難以明白文章里那些機竅。但只要熬過了這些關卡,逐漸講述到兩位大師自身的來往人物時,那些名字可真是閃閃耀耀,直叫人難以閉上眼(目青)。一時間我有些懵了,這些人物,都同處于這樣一個亂糟糟的時世之中?那真是一種震撼,隨之而來的是一種悲傷與嘆惋。隨著書卷往下,世局變動,際遇變遷。動如參商的二人總是因緣際會的錯過,又或僅是匆匆的偶一聚首。
他們的來往,多是透過書信電文。然而信文卻非風花雪月,亦非學術見解,而是非常實際的柴米油鹽醬醋茶。弟告急,乞援。內子病弱,女復如何……那讓人看了,喉頭都緊了。往廣處想,陳寅恪尚且算是有頭有臉,有處伸手的名人,那些無名的平民百姓,卻又是如何熬過、如何想方設法的逃難與貧病,于此,不難明白,當抗日甫告一段落,國共卻又起內戰時,大眾的厭戰情緒。也不難明白,腐敗顢頇的蔣家政權與孔宋王朝又是如何的人皆日可殺。難以明白的,反倒是這些學者大儒為何仍願跟隨國民政府的號召,邁向了一個前殖民地的海外孤島?
書中隱約的給了答案。國民黨腐敗雖惡,尚是一惺惺作態的偽君子。盡管民主自由只是飾品,卻由于這些飾品,而在言論與行動上有轉圜的余地。但那些口口聲聲叫喊“人民意志”,實際上卻以領導者的意志(或者說,權力者之間的斗爭)為最高指導原則的人,給你開五金花,就是開五金花,欲百花齊放者,便是與人民作對,便是千古罪人。那或可以說是真小人。雖則偽君子與真小人到頭來僅有程度上的差別,但終究那麼一點點差別,決定了傅斯年身後備極哀榮,而陳寅恪被爭斗致死的命運。這豈是當初傅、陳二人所能預見,時局詭譎,莫此為甚了。
比起陳寅恪,我對傅斯年是感到親近一些的。不單是因為日日走過傅園、傅鐘的緣故,更是因為在閱讀的過程中我總忍不住把一個身影黏貼上去。自然,我心中的人影沒有傅斯年那麼偉大,也並不見得總獲得正面評價,但我總覺得有那麼幾分相似的地方。由此,反過來覺得經歷過那麼多大風大浪、坐上了那麼多位子的傅斯年,他的行事可能也不見得總是坦蕩蕩的。盡管如此,書中所錄的一段傅斯年談話,卻是真的讓我佩服不已“平情而論,果然共產黨能解決中國問題,我們為階級的緣故,喪其性命,有何不可。我們雖不曾榨取勞苦大眾而只是盡心盡力忠其所職者,一旦火炎昆岡,玉石俱焚,自然當與壞東西們同歸于盡。”這段話,真的讓我感受到所謂的高潔情操與遠大的視野,並為台大最終能迎來這樣一位校長感到驕傲。
或許是源于這樣的情緒,有些地方我想替傅斯年辯駁一下。如第十三章“日暮蒼山遠”一節中提到,“自此之後,一代代大小學閥在大陸與台灣各高校、科研機構相繼而生,……與傅斯年創設的這種人事制度與政治格局是大有關系的。”這段話,我覺得岳南引申過頭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門派。文人相輕自古有之,起一家之言,創業立派也是許多學者的夢想。將產生學閥的帽子扣在傅斯年頭上,有點不太適合罷?
此外,岳南在書寫傅斯年到台灣之後的事跡時,相較于對陳寅恪同時期的描寫,筆墨簡略不少,這可能是由于數據取得不易之故。平心而論,岳南巳然提及許多傅斯年的重要事跡,如請聘教授、在四六事件中保護學生等。然而,在講述到台籍學生與教授的聘請事宜時,提及相關人士郭國基的口吻,其間所顯現的不屑,則讓我覺得他對國民黨領台初年,台灣本地人與國民黨外來官僚之間的沖突缺乏深刻的了解。對郭傅論爭的描述,相較于對陳寅恪遭批斗致死的過程,顯然粗糙許多。
郭國基何許人也?他生于1900年,屏東東港人。家族篤信基督教,原因經商致富。郭國基遂得以赴日就讀明治大學政治系。生長在日治時期的殖民地,受的是新式教育,郭國基與同時期許多青年一般,對日本的統治深感不滿。他前後參加了新民會、台灣文化協會、台灣議會期成同盟會等組織。“郭大炮”的稱號,即是此時期,林獻堂訝于郭國基的熱血敢言而替他取的綽號。1925年,郭國基于日本加入國民黨東京支部,在此前他曾經前往中國晉見當時總統黎元洪,希望台灣能回歸中國。回台灣後,因東港事件而遭日警下獄,雖全身而退,但因審判時程,也已羈押三年。戰後,于台灣舉辦地方自治選舉時,以反日英雄形象高票當選省參議員。因後提倡要進一步落實地方自治,而成為國民政府藉二二八事件鎮壓的台籍精英中的一人。這樣的人,會不清楚是非黑白地“炮轟”傅斯年嗎?
所謂“炮轟傅斯年”一事,實際上並不能僅以“嘩眾取寵的政客”對上“鞠躬盡瘁的學人”這樣簡單而平面的框架觀之。國府遷台之後,百廢待舉,台灣的基礎教育雖依舊完善,但高等教育卻停滯了很長一段時間,此點由傅斯年遷台後為台大所做的諸多努力中亦可窺見。全台除了三專科外,只有四所大學。而包括郭國基在內的台籍議員(多數受過高等教育)對升學管道的阻塞感到憂心不已,認為長此以往,國家競爭力將下降,極力要求政府增設公立大學,或者開放私立大學的設置,但兩者均被拒絕,大學入學名額與畢業生之間,依舊是僧多粥少的態勢。而這樣的情況,又因國民黨政府的特權式加分制度(包括邊疆生、僑生、退伍軍人、外交子女等),使得台灣本地青年的就學空間加倍地受到擠壓。“郭大炮”與“傅大炮”論爭的背後,是“本地生受教權”與“品質管控”之爭,也是新統治者與舊有地方勢力之間權益沖突的展現。擁有偉大學人風骨與品格的傅斯年值得尊敬,愛鄉愛土、為本地學子請命的郭國基亦然。
除此之外,書中最後提及“傅園內外,那枝葉繁盛,高聳入雲的椰子樹,既象征自由知識分子的卓然風骨,又如同藹然慈厚的神祗,寶愛著這一介書生和諤諤之士的高傲靈魂,于天地間永恆地存活。”的這樣一段文字,總讓我有些微的違和感。雖說文字本身屬于較感性的抒情文字,在全書的結尾,有這樣的聯想,實數自然,然而這樣的聯想,或許卻正好顯現出岳南對于台灣歷史認識的不足。因為台大的椰子樹,實際上是在日治時期,為了營造出“台北帝國大學”位于日本帝國領土最南方所應有的熱帶島嶼形象而特地栽植的。傅斯年的精神,實際上是透過傅鐘每日響起的鐘聲,代代傳遞下去的。那上下課時二十一聲的鐘響,是為了提醒學子們,老校長曾經說過︰“一天只有二十一個小時,余下三小時是拿來沉思的。”如同傅校長的老師胡適所說,有一分證據說一分話。讀書其實最忌無條件地信任作者,尤以學術、傳記類的作品為甚。作者隱惡揚善,乃是普通,斷章取義,亦屬平常。雖則如此,作者畢竟還是替讀者指明了一條認識的路徑。只是,循之而行的同時,我們也必須警醒著書中那些細微的闕漏,以免錯過了另一種觀看的可能、另一條可供行走的路徑。
路那
2010年3月28日
讀《陳寅恪與傅斯年》,無論在閱讀的過程中有多少感想,掩卷時也必然全都化為一聲嘆息與一絲慶幸。所嘆息者,為那一段動蕩不安的年歲,折損了多少學者、苦難了多少百姓︰所慶幸者,為自身至少生長在一個戰亂已然平息的國度,烽火不再。全書厚達四百余頁的規格,本著除了記載兩位學術巨人一生的波濤洶涌,也旁及了許多或舉世知名,或僅在本門學科傳為者宿的學者。作者岳南,寫的雖是陳寅恪與傅斯年,實際上卻具體而微地呈現出清末民初的文史學界概況。
為何岳南挑了陳寅恪與傅斯年這兩人作為主題7與其說這兩人的私交特別好,我倒覺得是作者有意揀選出兩名身家背景相似、有著相同立派潛力,最終卻各有緣故,而“壯志未酬”、半途倒地的大師級人物。而他們兩人選擇的道路如此之不同——不僅在于留守中國大陸或撤退台灣問題上,更在于是否任官致仕的選擇——卻又都是令人唏噓的收場︰傅斯年當仁不讓,最終病倒任上;陳寅恪雖欲修身養性專事著作,卻無奈遭逢大變,最後竟命喪政治斗爭之中。人不尋事,事卻未必不尋人,中國土大夫傳統的避世之路,終究也在泥流滔滔下消逝無蹤。初讀本書時,讀者可能會對開頭的祖上親源考很不耐煩。誰的祖宗做了什麼事,而與哪位歷史名人有了若干連結,之後的徒子徒孫彼此又如何交往。這一類復雜的事跡,若非是對系譜學頗有興趣的讀者,想來難以忍受,但缺了這些功夫,又難以明白文章里那些機竅。但只要熬過了這些關卡,逐漸講述到兩位大師自身的來往人物時,那些名字可真是閃閃耀耀,直叫人難以閉上眼(目青)。一時間我有些懵了,這些人物,都同處于這樣一個亂糟糟的時世之中?那真是一種震撼,隨之而來的是一種悲傷與嘆惋。隨著書卷往下,世局變動,際遇變遷。動如參商的二人總是因緣際會的錯過,又或僅是匆匆的偶一聚首。
他們的來往,多是透過書信電文。然而信文卻非風花雪月,亦非學術見解,而是非常實際的柴米油鹽醬醋茶。弟告急,乞援。內子病弱,女復如何……那讓人看了,喉頭都緊了。往廣處想,陳寅恪尚且算是有頭有臉,有處伸手的名人,那些無名的平民百姓,卻又是如何熬過、如何想方設法的逃難與貧病,于此,不難明白,當抗日甫告一段落,國共卻又起內戰時,大眾的厭戰情緒。也不難明白,腐敗顢頇的蔣家政權與孔宋王朝又是如何的人皆日可殺。難以明白的,反倒是這些學者大儒為何仍願跟隨國民政府的號召,邁向了一個前殖民地的海外孤島?
書中隱約的給了答案。國民黨腐敗雖惡,尚是一惺惺作態的偽君子。盡管民主自由只是飾品,卻由于這些飾品,而在言論與行動上有轉圜的余地。但那些口口聲聲叫喊“人民意志”,實際上卻以領導者的意志(或者說,權力者之間的斗爭)為最高指導原則的人,給你開五金花,就是開五金花,欲百花齊放者,便是與人民作對,便是千古罪人。那或可以說是真小人。雖則偽君子與真小人到頭來僅有程度上的差別,但終究那麼一點點差別,決定了傅斯年身後備極哀榮,而陳寅恪被爭斗致死的命運。這豈是當初傅、陳二人所能預見,時局詭譎,莫此為甚了。
比起陳寅恪,我對傅斯年是感到親近一些的。不單是因為日日走過傅園、傅鐘的緣故,更是因為在閱讀的過程中我總忍不住把一個身影黏貼上去。自然,我心中的人影沒有傅斯年那麼偉大,也並不見得總獲得正面評價,但我總覺得有那麼幾分相似的地方。由此,反過來覺得經歷過那麼多大風大浪、坐上了那麼多位子的傅斯年,他的行事可能也不見得總是坦蕩蕩的。盡管如此,書中所錄的一段傅斯年談話,卻是真的讓我佩服不已“平情而論,果然共產黨能解決中國問題,我們為階級的緣故,喪其性命,有何不可。我們雖不曾榨取勞苦大眾而只是盡心盡力忠其所職者,一旦火炎昆岡,玉石俱焚,自然當與壞東西們同歸于盡。”這段話,真的讓我感受到所謂的高潔情操與遠大的視野,並為台大最終能迎來這樣一位校長感到驕傲。
或許是源于這樣的情緒,有些地方我想替傅斯年辯駁一下。如第十三章“日暮蒼山遠”一節中提到,“自此之後,一代代大小學閥在大陸與台灣各高校、科研機構相繼而生,……與傅斯年創設的這種人事制度與政治格局是大有關系的。”這段話,我覺得岳南引申過頭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門派。文人相輕自古有之,起一家之言,創業立派也是許多學者的夢想。將產生學閥的帽子扣在傅斯年頭上,有點不太適合罷?
此外,岳南在書寫傅斯年到台灣之後的事跡時,相較于對陳寅恪同時期的描寫,筆墨簡略不少,這可能是由于數據取得不易之故。平心而論,岳南巳然提及許多傅斯年的重要事跡,如請聘教授、在四六事件中保護學生等。然而,在講述到台籍學生與教授的聘請事宜時,提及相關人士郭國基的口吻,其間所顯現的不屑,則讓我覺得他對國民黨領台初年,台灣本地人與國民黨外來官僚之間的沖突缺乏深刻的了解。對郭傅論爭的描述,相較于對陳寅恪遭批斗致死的過程,顯然粗糙許多。
郭國基何許人也?他生于1900年,屏東東港人。家族篤信基督教,原因經商致富。郭國基遂得以赴日就讀明治大學政治系。生長在日治時期的殖民地,受的是新式教育,郭國基與同時期許多青年一般,對日本的統治深感不滿。他前後參加了新民會、台灣文化協會、台灣議會期成同盟會等組織。“郭大炮”的稱號,即是此時期,林獻堂訝于郭國基的熱血敢言而替他取的綽號。1925年,郭國基于日本加入國民黨東京支部,在此前他曾經前往中國晉見當時總統黎元洪,希望台灣能回歸中國。回台灣後,因東港事件而遭日警下獄,雖全身而退,但因審判時程,也已羈押三年。戰後,于台灣舉辦地方自治選舉時,以反日英雄形象高票當選省參議員。因後提倡要進一步落實地方自治,而成為國民政府藉二二八事件鎮壓的台籍精英中的一人。這樣的人,會不清楚是非黑白地“炮轟”傅斯年嗎?
所謂“炮轟傅斯年”一事,實際上並不能僅以“嘩眾取寵的政客”對上“鞠躬盡瘁的學人”這樣簡單而平面的框架觀之。國府遷台之後,百廢待舉,台灣的基礎教育雖依舊完善,但高等教育卻停滯了很長一段時間,此點由傅斯年遷台後為台大所做的諸多努力中亦可窺見。全台除了三專科外,只有四所大學。而包括郭國基在內的台籍議員(多數受過高等教育)對升學管道的阻塞感到憂心不已,認為長此以往,國家競爭力將下降,極力要求政府增設公立大學,或者開放私立大學的設置,但兩者均被拒絕,大學入學名額與畢業生之間,依舊是僧多粥少的態勢。而這樣的情況,又因國民黨政府的特權式加分制度(包括邊疆生、僑生、退伍軍人、外交子女等),使得台灣本地青年的就學空間加倍地受到擠壓。“郭大炮”與“傅大炮”論爭的背後,是“本地生受教權”與“品質管控”之爭,也是新統治者與舊有地方勢力之間權益沖突的展現。擁有偉大學人風骨與品格的傅斯年值得尊敬,愛鄉愛土、為本地學子請命的郭國基亦然。
除此之外,書中最後提及“傅園內外,那枝葉繁盛,高聳入雲的椰子樹,既象征自由知識分子的卓然風骨,又如同藹然慈厚的神祗,寶愛著這一介書生和諤諤之士的高傲靈魂,于天地間永恆地存活。”的這樣一段文字,總讓我有些微的違和感。雖說文字本身屬于較感性的抒情文字,在全書的結尾,有這樣的聯想,實數自然,然而這樣的聯想,或許卻正好顯現出岳南對于台灣歷史認識的不足。因為台大的椰子樹,實際上是在日治時期,為了營造出“台北帝國大學”位于日本帝國領土最南方所應有的熱帶島嶼形象而特地栽植的。傅斯年的精神,實際上是透過傅鐘每日響起的鐘聲,代代傳遞下去的。那上下課時二十一聲的鐘響,是為了提醒學子們,老校長曾經說過︰“一天只有二十一個小時,余下三小時是拿來沉思的。”如同傅校長的老師胡適所說,有一分證據說一分話。讀書其實最忌無條件地信任作者,尤以學術、傳記類的作品為甚。作者隱惡揚善,乃是普通,斷章取義,亦屬平常。雖則如此,作者畢竟還是替讀者指明了一條認識的路徑。只是,循之而行的同時,我們也必須警醒著書中那些細微的闕漏,以免錯過了另一種觀看的可能、另一條可供行走的路徑。
路那
2010年3月28日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