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學史話

考古學史話
定價:90
NT $ 78
  • 作者:朱乃誠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1-08-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09725771
  • ISBN13:9787509725771
  • 裝訂:平裝 / 215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1917年,王國維通過對甲骨卜辭的研究首次考訂了殷代先公先王世系,成為我國新史學的開山。近一百年來,我國歷史考古碩果累累,古人類化石研究、原始村落再現、都城陵墓發掘……每一次都將我國歷史研究向前推進一大步,並形成了甲骨學、敦煌學等第一批享譽中外的研究顯學。與此同時,涌現出了眾多著名的考古及研究學者,如王國維、羅振玉、安特生、梁思永、夏鼐、傅斯年等,可以說,沒有他們的潛心工作和研究做鋪墊,也就沒有今天我國考古學的全面繁榮。
 

目錄

壹 萌芽篇

一 金石學的開創與發展
1.精誠所至 金石為開
2.傳頌千年的魯壁書和汲冢書
3.石鼓文的奇遇
4.閃耀著光輝的河朔考古
5.乾隆傳旨金石復興
二 金石學向考古學的轉變 .
1.神奇的甲骨文與神秘的商史
2.藏經洞藏著一門國際顯學
3.沙漠探險與流沙墜簡問世

貳 開創篇
一 史前遺存的發現和中國考古學的興起
1.一位地質學家的改行
2.西陰村的召喚
3.裴文中的佳運
4.東方明珠——城子崖
5.舉世矚目的後崗三疊層和陽窪灣齊家文化墓葬的發掘
二 光輝的歷史考古開端
1.殷墟發掘I︰追尋迷人的甲骨文和夯土
2.殷墟發掘Ⅱ︰驚心動魄的王陵發掘
3.西北科學考察團的業績
4.斗雞台上的學問

參 發展篇(上)
一 早期人類化石追根
1.周口店遺址的繼續發掘與研究
2.藍田人的發現和研究
3.泥河灣的疑案和元謀人的發現
4.早期智人的發現和舊石器時代晚期文化研究的新進展
二 綠色革命探源
1.廟底溝遺址發掘留印記
2.意義深遠的大汶口
3.石嶺下的功績
4.齒刃石鐮之謎與八千年的塵埃
5.別開生面的河姆渡
6.彭頭山卜爆出大冷門
7.不甘寂寞的遼河
8.華南的啟示
9.最新的線索
三 原始村落再現
1.半坡遺址樹豐碑
2.完整的姜寨村落址
3.奇特的下王崗長屋
四 文明火花閃爍
1.五千年的歷史性會面
2.良渚升起一顆啟明星
3.巍巍城堡振雄風
肆 發展篇(下)
一 早商文化研究和夏文化探索
1.鄭州二里岡的重要信息
2.享譽學界的二里頭遺址
3.偃師有座商城
4.晉南夏墟之夢
二 燦爛的殷都文明與方國文明
1.殷墟發掘Ⅲ︰輝煌的宮殿址與王都布局
2.殷墟發掘Ⅳ︰獨領風騷的婦好墓
……
三 五彩繽紛的兩周考古
四 爭奇斗妍的歷代都城考古
五 宏偉的陵墓發掘
 

中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文化歷史的古老國度,從傳說中的三皇五帝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從來都沒有停止過探尋、創造的腳步。長沙馬王堆出土的輕若煙霧、薄如蟬翼的素紗衣向世人昭示著古人在絲綢紡織、制作方面所達到的高度;敦煌莫高窟近五百個洞窟中的兩千多尊彩塑雕像和大量的彩繪壁畫又向世人顯示了古人在雕塑和繪畫方面所取得的成績;還有青銅器、唐三彩、園林建築、宮殿建築,以及書法、詩歌、茶道、中醫等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它們無不向世人展示了中華五千年文化的燦爛與輝煌,展示了中國這一古老國度的魅力與絢爛。這是一份寶貴的遺產,值得我們每一位炎黃子孫珍視。

歷史不會永遠眷顧任何一個民族或一個國家,當世界進入近代之時,曾經一千多年雄踞世界發展高峰的古老中國,從巔峰跌落。1840年鴉片戰爭的炮聲打破了清帝國“天朝上國”的迷夢,從此中國淪為被列強宰割的羔羊。一個個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不僅使中國大量的白銀外流,更使中國的領土一步步被列強侵佔,國庫虧空,民不聊生。東方古國曾經擁有的輝煌,也隨著西方列強堅船利炮的轟擊而煙消雲散,中國一步步墮人了半殖民地的深淵。不甘屈服的中國人民也由此開始了救國救民、富國圖強的抗爭之路。從洋務運動到維新變法,從太平天國到辛亥革命,從五四運動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中國人民屢敗屢戰,終于認識到了“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這一道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推倒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國,從此飽受屈辱與蹂躪的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古老的中國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擺脫了任人宰割與欺侮的歷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每一位中華兒女應當了解中華民族數千年的文明史,也應當牢記鴉片戰爭以來一百多年民族屈辱的歷史。

當我們步入全球化大潮的21世紀,信息技術革命迅猛發展,地區之間的交流壁壘被互聯網之類的新興交流工具所打破,世界的多元性展示在世人面前。世界上任何一個區域都不可避免地存在著兩種以上文化的交匯與踫撞,但不可否認的是,近些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大潮,西方文化撲面而來,有些人唯西方為時尚,把民族的傳統丟在一邊。大批年輕人甚至比西方人還熱衷于聖誕節、情人節與洋快餐,對我國各民族的重大節日以及中國歷史的基本知識卻茫然無知,這是中華民族實現復興大業中的重大憂患。

中國之所以為中國,中華民族之所以歷數千年而不分離,根基就在于五千年來一脈相傳的中華文明。如果丟棄了千百年來一脈相承的文化,任憑外來文化隨意浸染,很難設想13億中國人到哪里去尋找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在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中,大力弘揚優秀的中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弘揚中華文化的愛國主義傳統和民族自尊意識,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進程中,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價值體系,光大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是一件任重而道遠的事業。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