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振飛傳

俞振飛傳
定價:252
NT $ 219
  • 作者:費三金
  • 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1-07-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807407026
  • ISBN13:9787807407027
  • 裝訂:平裝 / 301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俞振飛(1902—1993),名遠威,號�偓。“江南曲聖”俞粟廬之子,昆壇一代宗師。他將京昆藝術熔為一爐,創建了儒雅秀逸、“書卷氣”濃郁的俞派表演藝術體系,是中國近百年間首屈一指的昆曲、京劇兩擅其美的戲曲表演藝術大師。

他對昆曲六百年藝術的浸淫與揣摩,對書畫、詩文、鑒賞等傳統人文藝術的融會貫通,使他的舞台藝術達到學術與藝術的和諧,成為代表近現代昆曲發展的一個里程碑;他的傳承與教學更為昆曲的復興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俞振飛傳》將學術性與可讀性融為一體,考證嚴謹、史料豐富、文辭華美、評論精準,成為獨具風貌的“立傳”與“談藝”相結合的人物傳記。
 

目錄

序俞振飛和《俞振飛傳》劉厚生

第一篇 詩禮傳家幼學如漆
一、小巷里的故事
二、父親是“江南曲聖”
三、並非特異功能
四、“小老虎”上“同期”
五、登上了紅毹氍
六、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
七、初寫黃庭最有情
八、笛里宮商
九、昆曲和評彈
十、第一次“全部扔掉”
第二篇 京昆交融觸類旁通
一、賞心樂事誰家院
二、戛玉敲金弄皮黃
三、牡丹亭畔驚幽夢
四、第二次“全部扔掉”
五、負氣南歸
六、梅邊�笛
第三篇 人當矢志藝貴立品
一、重見古都
二、峰回路轉
三、藝術人生的直角坐標
四、曲折的婚戀之路
五、無可奈何花落去
六、“綠葉”繪作“牡丹”
七、欄桿拍遍覓天籟
八、酣舞高歌笛韻長
九、客中燈火海中鷗
第四篇 因材施教傳道解惑
一、新的生命律動
二、最美不過師生情
三、最佳的藝術生產鏈
四、訪歐之旅
五、經典是怎樣煉成的
六、新的里程碑
七、夢里情思影里身
八、重游香港
九、再掐檀痕索新聲
十、誰知良緣是孽緣
第五篇 風雨如磐從容淡定
一、我是嘸沒殺頭罪的
二、和“紅衛兵”跑“圓場”
三、風雨中的兩代人
四、北京的一紙調令
五、“君子協定”
第六篇 欣逢盛世老驥伏櫪
一、喜神州又春回
二、歌壇甲子
三、美人蕉旁的合影
四、晚年藝術人生的新一輪勃發
五、課徒傳藝
六、談美瑣記
七、示範演出
八、守住這片陣地
九、昆劇走向世界
十、“我就是票友”
十一、九十華誕
十二、魂系昆劇
不是尾聲
後記
 

在當代中國戲曲藝術家的遼闊星空中,俞振飛同志無疑是一顆光芒四射的大星。他有著與其他大星不一樣的色彩。他稱得上是昆劇的一代宗師。

俞振飛是中國傳統文人同高級藝人的結合。他自幼受到嚴格的傳統文化的訓教,能書畫,善詩詞;不僅是昆劇演員,還是昆劇學者、研究家;不僅能個別地授徒傳藝,還能上大學講壇講課。他的文化教養之厚。藝術情趣之高,在以他為中心的上下三代著名藝人中,如果不是唯一,也肯定是極少數人之一。

俞振飛是昆劇演員和京劇演員的結合。他一生的藝術歷程。從幼年到青年,打下了深厚的昆曲根基,同時學了一些京劇︰三十歲不到,下海成京劇演員,二十多年中以演京劇為主(昆劇偶然演出,數量甚少)。積累了豐富的舞台經驗;一九五五年自香港回來後直到生命的最後,又回歸到他心愛的昆劇,不僅表演藝術上內外融通,爐火純青,更掌握著昆劇全面大局。他把昆劇的儒雅,細膩化進了京劇,又把京劇的豪放、華贍帶回給昆劇。過去和現在京劇名家大都要學幾出昆劇。所謂“昆亂不擋”,昆劇名家也有人能唱京劇,但像俞振飛那樣京昆都有燦爛成就,當世似無第二人。他走的是一條“之”字路。卻是豐富充實之路。

俞振飛又是昆劇自身“清工”與。戲工\〃的結合。自清末以來,社會上不少官紳士商等中上層人物熱愛昆曲,紛紛學昆。但均以清唱為主,稱為清工;而把民間從事舞台演出的職業昆劇藝人稱為戲工。雖有來往,但尊卑明顯。清工文化水平、社會地位高,講究藝術的精雕細刻和高雅情趣;戲工大都自幼失學,古典文化修養薄弱,但基本功扎實,舞台實踐經驗豐富。兩者之間,戲工即使能讀懂傳奇文學本,即使可以教清工的戲,受到一定的尊重,終是社會下層;而清工即使學會了表演,也不會去做職業藝人。賢如徐凌雲老人那樣能演多行角色,也是一生業余,從未下海。惟有俞振飛是最有修養的清工世家子弟,最終走上“清”“戲”結合、融為一體的特殊道路。

俞振飛更是昆劇藝術繼承與創新的結合。昆劇在戲曲大家庭中是最古老而且成熟的一家。盡管如此,昆劇也不能故步自封,不思進取。它也不是沒有改革創新的余地。俞振飛幼受庭訓,後來又從最有經驗的沈月泉等老師學戲,對繼承傳統下了很大功夫,正因為傳統底子厚實,也才能發現其不足和可改進之處。他從二十世紀四十年代還在演京劇時就開始對昆劇的宇音以至演唱風格進行具體的研究和改進。五十年代以來,他和朱傳茗等更對傳統劇目做了相當系統的整理。昆劇藝術上成熟、凝固,不可能大拆大卸,他也就恰當地用移小步不換大形的方法,其影響一直到今天。

俞振飛還有一個結合,即折子戲和整本戲的結合,這一結合帶有革新的意味,但實際上應是昆劇回歸本體。因為昆劇幾百年來雖以演折子戲作為主流,但其最初都是有全本傳奇的。只因全本冗長散漫,很難上演也難觀賞,因而發展為選擇精彩折子,演于紅氍毹上,這對今天的觀眾是不刁慣的。《十五貫》開始了改編為一場演完的單本形式演出,有頭有尾,故事清楚。取得巨大成功。俞振飛緊隨著以《牆頭馬上》本戲震動昆壇,開闊了昆劇單本戲道路。其後他一直不懈地鼓勵和支持各地昆團演出本戲,使本戲同折子戲平起平坐,對于昆劇的當代普及發揮了良好作用。

總之,俞振飛是文人同藝人相結合,昆劇和京劇相結合,清工同戲工相結合,繼承和革新相結合,折子戲同整本戲相結合。而這幾種相對的結合匯總到他一人身上。當然更形成相互滲潤、相互激發、相互融聚的更復雜。更豐厚的結合。這就是俞振飛,一個既博且精。渾然一體的俞振飛。

這是我對俞振飛前輩的認識。多年前我曾對他的演劇思想做過粗淺的梳理,但是上述對他全面的認知,卻不是我的發現,而是閱讀了費三金同志所著這本《俞振飛傳》後的心得體會。

這是一本相當精彩的成功的傳記文學。作者寫了傳主俞振飛一生中的多層次和多方面,而以他的藝術生活作為貫穿全書的中心,非常恰當。作者作為俞老的親炙弟子,追隨多年。材料豐富,感受深切,文筆又流暢華美,特別是他用俞老自寫的詩詞串聯全書,似乎有些昆劇演出的副末開場意味,既顯示了傳主的詩才,又引領了讀者的趣向,是新鮮的筆法。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