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伊利、蒙牛到永業︰探尋內蒙古高速發展的DNA

從伊利、蒙牛到永業︰探尋內蒙古高速發展的DNA
定價:228
NT $ 198
  • 作者:漢明 任杰華
  •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1-06-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08627687
  • ISBN13:9787508627687
  • 裝訂:平裝 / 245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近年來,內蒙古的經濟呈現突飛猛進的發展,我們在驚訝之余,希望探尋形成這種內蒙古現象背後的真正原因。

本書通過對伊利、蒙牛、永業集團的發展剖析,對鄭俊懷、牛根生、吳子申三位企業家成長歷程和背景環境的分析,試圖探索到內蒙古高速發展的DNA。開卷有益,本書紙張不厚,絕對營養……

2009年,隨著永業在納斯達克上市名聲的敲響,作為永業的締造者,一位叫吳子申的企業家消失了。一個人隱退的同時,一個團隊誕生了。這個團隊里並不乏杰出者,他們是程坦、尹萍、仝寶生、譚鈞、喻越、徐楠,還有美國人萊瑞,這是一個整齊的東西方混合編隊。有人說,永業不是一個企業,而是一所學校。

從伊利的鄭俊懷、潘剛,蒙牛的牛根生、楊文俊到永業的吳子申,他們都是熱愛家鄉依戀草原的人,他們用自己的業績實現了為內蒙古喝彩。

我們祝願草原上產生更多的企業家,他們的傳奇,他們的思考,他們的人生值得我們回味!
 

目錄

序一 從草原文化視角解讀內蒙古企業的發展
序二 好消息來自大草原
第一編 呼嘯而起
第一章 草原品牌企業拉動區域經濟發展
GDP邁入萬億俱樂部的內蒙古
伊利、蒙牛、永業——撐起內蒙古非資源類企業發展的一片藍天
從A股、港股到美股的攀登
品牌企業——輸送新文明的高速公路
呼嘯動力始自何方
第二章 草原品牌企業發展的三個階段
第一代企業——草原賣藥人完成的商業啟蒙
第二代企業——資源+草原文化成就的品牌企業
第三代企業——獨特資源+獨創知識的創新型企業
第三章 草原品牌企業呈現集群特征
草原品牌群落裝點中國經濟版圖
綠品牌——新生活方式的倡導者
大草原——給企業家提供心靈能量的地方
寬廣文明與開放人格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企業家
剛直性情與企業競爭力
第四章 草原品牌企業家的七大精神特質
做企業是在做氣候——清醒的企業戰略意識
上市,永不放棄的選擇——堅持走資源+資本之路
世界上的水都是相通的+想象力、整合力、活動力
造得好賣得更好——企業營銷實戰技能超強
獎得夢不到,罰得想不到——重視運用激勵機制
召城的風鈴響在耳畔——勇擔社會責任
頭頂沒有天花板——企業現代是因為企業家的意識現代
第二編 百煉成鋼
第五章 內蒙古品牌企業戰略的梯度演進
伊利,與國家發展相伴隨的品牌戰略——從政治到經濟
蒙牛,與傳媒活力相伴隨的文化營銷——從文化到經濟
永業,一種基于激活信任的商業智慧——從社會到經濟
永業,視問題為商機,用社會學家的腳走通經濟的路
第六章 內蒙古品牌企業的產業布局
奶牛養大了伊利、蒙牛
永業生命素,一項與奶牛有關的事業
三個一千億工程——生物工程、旅游業、農業和沙產業
好山好水好心情——內蒙古可以做得更多
第七章 內蒙古品牌企業的產品研發
伊利——每年數億元投入新產品研發
蒙牛——不斷加快的創新頻次
永業生命素——點石成金的科研作品
發明是創新,命名也是一種創新
第八章 內蒙古品牌企業的營銷升級
第九章 激勵機制的東方管理思想
第十章 企業文化的東方式落地
第十一章 登上資本市場的新高度
第十二章 永業的獨創知識庫——東方式仁厚遇到西方式規律
第十三章 三位企業家的為人處世
第三編 成長基因
第十四章 站在草原望中華
第十五章 九龍灣蛐蛐市場的孩子們
第十六章 政府的推手
第四編 文化的清晨
第十七章 尋找非資源類企業崛起的DNA
第十八章 喜劇的多米諾效應
第十九章 創造著我們的創造
後記 回到原點——責任中爆發的智慧
 

好消息來自大草原——《從伊利、蒙牛到永業》

擺在眼前的這部書稿使人產生很興奮的感覺,它為我們展開了一個嶄新的也是令人振奮的畫卷。許多年的印象,內蒙古大草原遼闊、綠草天涯的感覺;曾經的故事以鐵馬金戈為主旋律,是成吉思汗的傳奇故事。所有這些早為世界所熟知。後來從草原傳出來的消息多傳達出平靜與安寧,是悠揚的牧歌,是自由的游牧生活。

在我們的記憶中,草原的印象還與“老少邊窮”這個特別詞匯相關聯,與沙塵暴與“白災”相聯系。但是突然有一天,草原發出嶄新的聲音,以嶄新的姿態吸引世界的目光,標志性的物件竟然與商業廣告語相關,它們是“鄂爾多斯羊絨,溫暖全世界!”,伊利“綠色的草原”,蒙牛“為內蒙古喝彩!”,也有“為農村送財富,為城市送健康”,這是永業的口號。令人刮目相看!幾乎在一夜之間一個巨型企業的群落在這里拔地而起,吸引人們眼球的同時也征服了無數消費者,使國內外經濟界人士震驚。

這肯定不是沒有來由的。奇跡產生的根據是什麼?除了政策和改革開放的大環境之外,恐怕和地域文化、民族文化、歷史文化的積澱存在著密切關系。這一點《從伊利、蒙牛到永業》的書稿中就可以看到。而且作者在這幾個方面的闡述和剖析,比我們的認識與思考更加深入、精道和全面。正如書稿所揭示的,逆著時間的暗河上溯100年到250年,縱貫亞洲的大草原曾經出現過~條影響深遠的國際商道,這就是著名的茶葉之路!它是繼絲綢之路衰落之後,在歐亞大陸上興起的又一條偉大的國際商道。茶葉之路在亞洲草原上曾經掀起的經久的商業風暴,歷時兩個半世紀之久。而呼和浩特就是這條國際商道上的發動機,它發揮了承南接北的重要作為。作為發動機存在的呼和浩特,曾經商賈雲集、繁華無限。兩個半世紀間,這里產生了許多巨型商號,創造了我國最早的股份制商業企業群。像著名商號大盛魁等甚至具有資可敵國的實力。我們相信兩個半世紀的時光為呼和浩特積澱下的商業基因在人們看不到的地方發揮了作用。她以潛移默化、滴水穿石的方式影響著這里生活的人們,影響著他們的思維和生活方式,造就了他們的商業天資和才華,賦予了他們想象力和創造力。當然更有千百年來在這里形成的草原文化的影響和滲透,其作用更是不可忽視。那種獨具特色的雄野、博大、勇往直前的精神,給新世紀的草原人以商業視野、胸襟、智慧和力量。

我們還想說,內蒙古經濟發展的成功具有不同凡響的典型意義,對于我國西部經濟發展和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具有榜樣的意義。

同時她也跨越了經濟園囿,由此可以透視出我國民族區域自治的成功內涵。

在剖析巨型企業產生的因由時,還特別要談到政府的推動作用,談到黨中央和國務院對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制定的好政策,談到內蒙古自治區各級政府在此過程中的功績。

作者是兩個年輕的新聞人,敏銳、快捷,熱情。書中大量的信息說明他們工作勤奮,視野廣闊。真是可喜可賀!我們為他們高興。

在本文寫作過程中傳來新消息︰內蒙古與河北省合作,在瀕臨渤海的地方開闢了一個新的工業園區,這個工業園區還帶著一個出海港,它的名字叫曹妃甸。毫無疑問,曹妃甸工業園區的出現預示著內蒙古經濟將會有更好更快的飛躍!這是一個大策劃、大協作、大舉措、大手筆,相信借助它的推動,內蒙古一定會有更多的優秀企業走向世界。

內蒙古,神奇的土地,祝願她繁榮昌盛!

鄧九剛 翟惠生
2011年4月2日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