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阿谷處女知禮
孔子論三死
原憲貧而樂道
孔子不式陳之修門者
公甫文伯之母
莊之善為君效死
趙宣子請兵救宋
申徒狄投河
鮑焦輕生
邵伯與《甘棠》之作(以上選自卷一)
魯監門之女
樊姬論忠賢
閔子騫修養易色
孔子路遇程本子
李離請死于君
楚狂接輿
伊尹去夏歸商
田饒去魯適燕
子路與巫馬期
子夏讀《書》(以上選自卷二)
�生商湯之廷
魏文侯置相
楚莊王寢疾
武王伐紂
孟嘗君請學于閔子
教學相長
宋遭水災
齊桓公設庭燎
禹彰舜德
季孫治魯
晉文公行賞不及陶叔狐
周公誡伯禽(以上選自卷三)
比干諫紂
關龍逢諫桀
魯哀公問取人
齊桓公不使燕君失禮
晏子聘魯
王者以百姓為天
孔子見客
客有見周公者(以上選自卷四)
楚成王讀書
孔子學鼓琴
紂之為主
登高臨深
天子居廣廈之下
繭之性為絲
主明者其臣慧
前車之鑒
驕溢之君寡忠
比翼而飛
福生于無為
古聖賢皆有師(以上選自卷五)
齊桓公見小臣
子路治蒲
不學而好思
先生‧後生‧不生
困而知疾據賢人
孟子與淳于髡之辯
孔子論學
王者必立牧
楚莊王伐鄭
子夏之勇
見其誠心 金石為開
晉平公游西河(以上選自卷六)
君不如父重
齊有隱士東郭先生
周公三變
君子避三端
孔子困于陳蔡
家貧親老,不擇官而仕
千羊之皮不若一孤之腋
明王有三懼
殿上絕纓
君子先擇而後種
子貢問人下之道
子貢問大臣
孔子流景山(以上選自卷七)
廉稽使荊
子貢言孔子之聖
不出俎豆之間,折沖千里之外
賢君之治
士必學問,然後成君子
曾子有過
魏文侯問狐卷子
田子方贖老馬
螳臂擋車
魏文侯問李克
聖人求賢者以自輔(以上選自卷八)
孟母教子
皋魚悲哭
伯牙鼓琴
田子方
戴晉生見梁王
由余使秦
鳳凰與雀
齊王嫁丑女
孔子過康子(以上選自卷九)
里鳧須
齊國之寶
楚丘先生見孟嘗君
有爭臣者其國昌
延陵季子游齊
螳螂食蟬 黃雀在後
公子晏賀火災
申鳴(以上選自卷十)
編纂始末
叢書總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