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漸文選

歐陽漸文選
定價:240
NT $ 209
  • 作者:王雷泉/編
  • 出版社:上海遠東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1-06-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47603173
  • ISBN13:9787547603178
  • 裝訂:平裝 / 425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2版
 

內容簡介

歐陽漸,一個具有強烈宗教熱忱和孤憤氣質的佛教思想家和教育家,是把學問與生命體驗和醫民就國結合在一起的。“悲而後有學,憤而後有學,無可奈何而後有學,救亡圖存而後有學。”讀歐陽之書,如同他摧金裂石的書法一樣,充滿著“生死事大,無常迅速”的悲涼之感,而又從字里行間激蕩著不媚時俗,窮未來際的豪邁情懷。

歐陽漸晚年親自手訂二十六種著作,輯成《歐陽竟無內外學》三十冊,這部文選主要根據于此,並酌收發表于《內學》等刊物上的重要論文。
 

目錄

編選者序 王雷泉
佛學通論
佛法非宗教非哲學而為今時所必需
附︰佛法為今時所必需
唯識抉擇談
附︰歐陽竟無先生答梅君書
心學大意
《內學》敘言
辨方便與僧制
辨虛妄分別
辨二諦三性
附︰解惑四則
辨唯識法相
附︰解惑二則
佛教教育
支那內學院研究會開會辭
法相大學特科開學講演
今日之佛法研究
談內學研究
支那內學院院訓釋
釋師訓第一
釋悲訓第二
釋教訓第三
佛典研究
《瑜伽師地論》敘
卷上
總略第一
五分第二
十要第三
卷下
十支第四
干系第五
緒言第六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敘
卷一
五周敘事第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十義抉擇第二
諸經所系第三
諸家所明第四
緒言第五
《藏要》第一輯敘
《藏要》第二輯敘
《維摩詰所說經》敘
贈友《藏要》
支那內學院經版圖書展覽緣起
《經論斷章讀》敘
精刻大藏經緣起
《心經》讀
論佛學書
與章行嚴書
覆陳伯嚴書
覆魏斯逸書
答熊子真書
覆歐陽浚明書
答陳真如書(二則)
與李正剛書
覆梅擷芸書(七則)
儒學通論
夏聲說
孔佛
孔佛概論之概論
佛典研究
《論語十一篇讀》敘
《孟子十篇讀》敘
《中庸讀》敘
《大學王注讀》敘
附︰讀《大學》十義
《心史》序
《孟子課》敘
《論語課》敘
《毛詩課》敘
《中庸》傳
緒言
中庸傳
論儒學書
與陶(門豈 kai)士書(四則)
覆張溥泉書
跋《中庸傳》寄諸友
覆蒙文通書
人物行狀
歐陽東泅斃哀紀碑
楊仁山居士傳
附︰親教師歐陽先生事略 呂澄
 

二十世紀前半葉的中國思想界,處于萬花筒般的動蕩劇變中,要找出能轉時代潮流而不為時俗所轉的大思想家,委實不多。在長江流域,先是在下游的南京,抗戰期間轉移到上游的江津,存在著一個特立獨行的佛教知識分子集團。他們以殉道者的精神,過著近乎苦行僧的研修生活,探討著終極的佛教真理,卻公開宣稱“佛法非宗教非哲學”,與一切迷信和獨斷無緣。在一個義利不辨、師道不行的時代,他們高揚師道的價值,終生獻身于師門事業,前赴後繼,薪盡火傳;然而,為了求道的真實和學術的尊嚴,以“依法不依人”的磊落胸懷,敢于修正師尊的思想。他們終日與青燈黃卷相伴,對數千卷佛經進行了最嚴格的校勘,卻敢于對師尊和自己藉以入門的《楞嚴經》、《大乘起信論》等經典的真實性提出質疑。在回到唐代唯識學這一表面看來極端保守的口號下,他們對一千余年來以天台宗、華嚴宗、禪宗為代表的傳統中國佛學,進行了犀利的思想批判。而且把批判的矛頭直指佛教的組織制度,提出“居士可以住持正法”,攪動起二千年來己成定局的僧主俗從格局。

這個佛教知識分子集團,以楊文會(1837—1911)、歐陽漸(1870—1943)、呂澄(1896—1989)三個杰出人物為代表,將中國佛學帶出籠統顢頇的古代形態。楊文會,作為一個傳統的佛教知識分子,最先接受西方剛創立不久的近代宗教學研究方法,創辦學校,校刻佛典,被譽為中國近代佛學復興之父。呂瀲,一個冷靜求實的佛教學者,本世紀數一數二的佛學大師,與台灣印順法師同稱為中國佛學雙璧。而作為承上啟下樞紐的歐陽漸,則是一個具有強烈宗教熱忱和孤憤氣質的佛教思想家和教育家,用晚年致門下陳銘樞信中語來講,他的治學求道、講經說法,“有激于自身而出者,有激于唐宋諸儒而出者”,他是把學問與生命體驗和醫民救國結合在一起的。“悲而後有學,憤而後有學,無可奈何而後有學,救亡圖存而後有學”(《內學雜著‧內學序》)。讀歐陽之書,如同他摧金裂石的書法一樣,充滿著“生死事大,無常迅速”的悲涼之感,而又從字里行間激蕩著不媚時俗、窮未來際的豪邁情懷。

歐陽漸在世時,他所從事的事業已是“別調孤彈”,在他死後相當長的歲月中,亦不為世俗社會和佛教界所理解,“宗教則屏為世學,世學又屏為宗教,舂糧且不能宿,蓋垂青者寡矣”(《內學雜著‧與章行嚴書》)。然而,他以“破釜沉舟,同向毗盧遮那頂上行去”的悲壯精神,帶領一小批同道者,在一個充滿悖論的時代環境中左沖右突︰他要在中國舉辦有如當年印度那爛陀寺一樣宏大規模的佛教大學,卻苦于沒有多少像樣的佛學教材;他要繼承恩師楊仁山的遺志,對汗牛充棟的上萬卷佛經進行嚴格的學術整理,而合格的佛學人才卻寥若晨星。他別無選擇,擺在面前的只能是一條荊棘叢生的道路︰“講學以刻經。”通過辦學以培養整理佛經的人才,在整理佛經中造就佛學人才。平生所學主要體現在對佛典的選編校訂及敘論中,故治學不在于一字一句的研討,而是善于歸納,扼其大意。尤在晚年感到來日無多,故將自己的學術觀點體現在講學和書信中,以《內學雜著》和《孔學雜著》最為精要。歐陽漸晚年親自手訂二十六種著作,輯成《歐陽竟無內外學》三十冊,由支那內學院蜀院于1943年木刻印行。這部文選主要根據于此,並酌收發表于支那內學院學報《內學》等刊物上的重要論文。全書根據文章體裁和內容分為八編,每編之內則按時代順序排列,為方便讀者閱讀,選文皆由編選者重新分段標點。各編主要內容及選編理由如次︰

第一編《佛學通論》,收錄了《佛法非宗教非哲學而為今時所必需》、《唯識抉擇談》、《心學大意》、《(內學)敘言》、《辨方便與僧制》、《辨虛妄分別》、《辨二諦三性》、《辨唯識法相》等八篇文章和三篇附錄。歐陽漸對佛教的系統理論,大量見于他對佛教經典的提要敘說,以及關于佛教教育的論述之中。本編所收的只是他對佛法的一般論述。面對二十年代反宗教、反迷信運動的社會大背景,以及傳統佛教界衰敗的現狀,歐陽漸堅持佛法于宗教及哲學、科學外,別為一學,故應屏除宗教、哲學、科學的弊病︰“佛法之晦,一晦于望風下拜之佛徒,有精理而不研,妄自蹈于一般迷信之臼;二晦于迷信科哲之學者,有精理而不研,妄自屏之門牆之外。”(《致章行嚴書》)支那內學院開學之初,歐陽漸開講《唯識抉擇談》,列舉當時中國佛學有五蔽︰一、盲修禪宗者作口頭禪、野狐參而廢弈經教;二、思想方法優侗而憑私見妄事創作;三、天台、賢首等宗畛域自封、得少為足,而使佛法之光日晦;四、學人于經典著述不知簡擇最精當之唐人之書,所以義解常錯;五、學人全無研究方法而妄執難易、世出世法門。針對“時俗廢疾”的空疏之病,在體用、真俗等關系上,強調即用顯體、即俗修真,並辨別法相、唯識實有二系,認為唯有法相、唯識之學能對治上述五蔽。本文發表之後,引起了同出楊仁山門下的太虛法師的反駁,由此帶動了對中國佛教史的深入研究。歐陽漸一生的治學充滿論戰的特點,範圍涉及對傳統中國佛教的定位,對政教關系及僧俗關系的闡述,以及對漢藏佛經翻譯中佛教術語的歧解等各個方面。歐陽漸的治學重點雖是《瑜伽》、《唯識》,然中年以後旁通《般若》,融貫空有,並最終以《涅�》為歸趣。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