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文學與海外華文文學

比較文學與海外華文文學
定價:228
NT $ 198
  • 作者:饒(�凡 peng)子
  •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1-06-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309073177
  • ISBN13:9787309073171
  • 裝訂:平裝 / 272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比較文學、比較詩學、海外華文文學三輯,當中既有對中西戲劇的起源、形成、結構的平行研究,也有中西戲劇在發展中的影響研究;有對中國古典文學外傳和地域文學的個案研究,也有對中西文論中具有可比性的若干理論問題和範疇的比較研究;還有比較文學視野中的海外華文文學研究,這種嘗試不僅深化了這一新興學術領域的理論成果,也為比較文學拓展了一個新的學術空間,提供了新的研究內容和視點。《比較文學與海外華文文學》具有跨文化的學術視野、多元開放的文學觀念、鮮明獨特的問題意識、高屋建瓴的理論思考和扎實細致的史料論證。


饒(�凡 peng)子,1957年畢業于中山大學中文系。暨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暨南大學中文系主任,暨南大學副校長,暨南大學學位委員會主席,中國文藝理論學會副會長,中國世界華文文學學會會長,國家社科基金“九五”、“十五”、“十一五”中文學科專家組成員,廣東省社會科學聯合會第三、四屆副主席。現為中國世界華文文學學會名譽會長,中國比較文學學會副會長,世界華文文學聯會副會長,暨南大學“海外華文文學與華語傳媒研究中心”名譽主任。出版著作《文學批評與比較文學》、《中西文學戲劇比較論文集》(英文版,譚時霖譯)、《中西小說比較》、《本土以外》、《中西比較文藝學》、《比較詩學》、《世界華文文學的新視野》和《邊緣的解讀》等13部(含合著)。主編《中西戲劇比較教程》、《海外華文文學教程》及叢書多種,發表學術論文300多篇。1992年起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目錄

代序:我與比較文學
比較文學
新時期比較文學在中國的復興
中西戲劇起源、形成過程比較
中西戲劇結構的差異及其成因
中西戲劇接觸、影響和融合
中西小說的淵源、形成過程比較
文化影響的“宮廷模式”
——《三國演義》在泰國
澳門文化的歷史坐標與未來意義
“根”的追尋
——澳門土生文學中一個難解的情結
文學的澳門與澳門的文學
比較詩學
論中西詩學之比較
——《中西比較文藝學》導論
自然之道
——中西傳統詩學比較論綱
中西藝術性格理論比較
中西靈感說與文化差異
中國文學批評現代轉型的起點
——論王國維《紅樓夢評論》及其他
《人間詞話》與《紅樓夢評論》詩學意義之比較
從本土學術到海外漢學
——對饒宗頤先生治學方法的體會
“全球地域化”語境下中國文學影響研究
海外華文文學
海外華文文學的命名意義
海外華文文學的中國意識
海外華文文學與文化認同
海外華文女作家及其文本的理論透視
海外華文文學理論建設與方法論問題
海外華文文學的新視野
海外華文文學與比較文學
拓展海外華文文學的詩學研究
海外華文文學的比較文學意義
海外華文文學在中國學界的興起及其意義
全球語境下的海外華文文學研究
後記
 

比較文學作為一個學科,興起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歐洲,20世紀的頭20年入傳中國。根據現在看到的資料,最早將“比較文學”這一概念引進我國學界的是章錫琛,1919年他在翻譯Fl本學者本間久雄的《文學研究方法》時,第一次用中文引入“比較文學”這個詞。20世紀初,吳宓在清華大學講授《中西詩之比較》等課程。之後,比較文學開始進入一些大學課賞。但比較文學入傳中國以後,由于國內外種種原因,有很長一段時間未得到應有的關注和發展,以至像我這樣在20世紀50年代初進入大學中文系念書的人,也完全不了解比較文學這個學科。直至20世紀80年代初,才有幸認識它。

我有幸“結識”比較文學,是得益于著名外國文學專家黃軼球先生的啟蒙和指點。黃先生是20世紀30年代初的留歐學生,曾先後在瑞士菲立堡大學和法國巴黎大學攻讀比較文學碩十和博士學位,1935年抱著教育救國的理想回國,一直在大學中文系講授世界文學,並致力于越南文學的譯介和研究,在國內學壇獨樹一幟。黃先生于1961年從廣東師範學院調到暨南大學中文系執教,我和他接觸較多,是存打倒“四人幫”以後的1978—1982年他任暨南大學中文系副系主任期間。那時,我協助肖殷先生指導兩名文藝學研究生,黃先生也有兩名歐美文學的研究生,兩個專業的學生有的課程是交叉的,所以要經常和黃先生聯系。因他知道我1957年在中山大學任助教時曾跟隨王起(王季思)先生進修宋元文學,對中國傳統戲劇有濃厚興趣,而他為兩個研究生選擇的畢業論文題目分別是《〈嬌紅記〉與〈羅密歐與朱麗葉〉比較》和《〈灰欄記〉與(高加索灰欄記)》,都是中西戲劇比較的課題,他曾不止一次和我談到他研究生這兩篇論文的選題。他認為,中西傳統戲劇差異很大,而我們現在文藝理論教科書上所講的戲劇概念、特征,都是從兩方文論引入的,並不符合中國古典戲劇的實際,因而有必要引導學生對中西傳統戲劇文本進行比較研究,弄清它們之間的同和異,這一觀點使我深受啟發。1982年,黃先生因年事高,要號心于著譯,不再擔任刷系主任,學校安排我接替他在系里的工作。我到他府卜請教,他熱情地給我指導,說︰“暨大在‘文革’期間停辦多年,現在剛剛復辦,要在傳統學科發展上創優勢,難度很大,應開拓新學科,可考慮引入比較文學。”還說︰“因我們是中文系,可從中西文學的比較研究做起。”當時,比較文學剛在大陸學界復興,只有少數的譯著和淪文,尚束作為一門學利進入大學課堂。因我對比較文學並不了解,他還簡要地向我介紹比較文學在法國和英國發展的歷史,特別講了早期比較文學法田學派的主張和研究方法。之後,我們商定,由黃先生給歐美文學和文藝學兩個專業的研究生外“比較文學史”課。由于“文革”時黃先牛受到激烈沖擊,許多捫關資料已遺失,手頭只有洛里哀的《比較文學史》法文本,他就以此為教材用漢語給學生授課。這是我第一次接受比較文學的啟蒙。後來,我根據黃先生的意見,在系里成立文藝理論研究室,把中兩文學比較作為我們的主攻研究方向,並從系里撥出經費,出版《文學比較研究通訊》。

1983年6月,南開大學、天津師範大學、天津外國語學院和天津市外國文學學會等多個單位共同發起,在天津刊開第一次全國性的比較文學討論會。我因有公務未能出席會議,那時黃先牛的兩位研究生已畢業留校任教,我便讓他們和我們文藝理論教研室的一位助教前往參加.他們的論文在研討會上得到很好的評價,還被選入會後出版的論文集中。這三位青年教師在會上的表現,給暨大中文系帶來了良好的聲譽。會後,樂黛雲先生來函,邀我為她主編的“中國比較文學叢書”撰寫一本關于中兩戲劇比較的著作。我十分惶恐,因自知尚未進入比較文學之“門”,但有感于樂先生的誠摯和信任,我答應了。所以從1983年開始五年左右的時間,我個人的科研就圍繞這一課題進行。這期問結合科研,我先後為中文系碩士研究生和本科三年級學生開出“中兩戲劇比較專題”和“中西戲劇比較”兩門課。

1981年9月,我被學校任命為中文系系上任。不久,樂黛雲先生給我來信,建議由暨南大學中文系主辦一次全國性的比較文學討論會,經請示學校領導,得到校領導的支持。當年11月在暨南大學召開了第二次全罔性的比較文學討論會,那次會議除新疆、西藏外,各省均有學者參加。在會議召開之前,為了做好學術準備,我查閱了國內不同時期發表的173篇比較文學及其相關的論文,對這一學術領域的信息和現狀有了一定的了解。由于我當時存文藝學的教學與研究方面正面臨難以突破的困惑,比較文學的視野與方法給我以新的學術啟示,我深感這是一個充滿生機的新的學術領域,願意存這力面積極參與在學校領導和全系教帥支持F,會前的準備工作順利進行,系里的教師和研究生還為這個會議的召開提交了七篇論文,這在當時的暨南大學是一件很引人關注的事情。就在這次討論會上,我有幸見到樂黛雲先牛、林秀清先生、應錦襄先生、孫景堯先生、謝天振先生,還有從北京調來我們省星海音樂學院任院長的趙宋光先生,他們都是新時期比較文學在我國復興的“先行者”。在會上,剛從法國參加國際比較文學研討會回來的林秀清先生介紹了舊際比較文學學會的最新動態;從美國訪問回來不久的樂黛雲先生介紹了美國學壇這方面的情況;從德國進行學術交流回來的趙宋光先生介紹了德田跨學科比較研究的進程,他還以歌德作品《浮士德》的文學文本與音樂文本、雕塑文本為個案,具體闡明跨學科比較的魅力;我們學校外語系剛從加拿大做訪問學者回來的梅尼琴老師也介紹了確關該固的比較文學動態,使與會代表獲得了大量的比較文學信息。大家都為這一新興學術領域的新的視野、精神所鼓舞,自始至終會議氣氛十分熱烈。盡管限于條件,會議的方方面面都很簡樸,但為了學術,刪友們毫尢怨言,還對暨大能“全力以赴”來舉辦這麼一個規模不小的全閏性學術討論會表示贊賞和謝意!

這次討論會不僅使我本人得以介入、參與這個新興學術領域,更重要的是在廣東學界點燃了比較文學之“火”,使暨南大學中文系在這之後成為廣東比較文學的一個“中心”。1984年12月,暨南大學領導組織文科各系系主任赴香港高校交流、考察,期問我應當時喬港比較文學學會會長、香港大學英語系主任黃德偉教授和香港中文大學比較文學中心主任袁鶴翔教授的邀請,在香港會議中心向他們介紹有關大陸比較文學研究現狀,並就粵港比較文學的合作交換意見。在這次交流的基礎上,螢德偉教授還聯絡了廈門入學的應錦襄先生,經過一段時間的醞釀、磋商,彼此達成共識︰擬在廣東或福建聯合舉辦若干次“粵、港、閩比較文學研討會”。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