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諷時代︰形式論與文化批評

反諷時代︰形式論與文化批評
定價:228
NT $ 198
  • 作者:趙毅衡
  •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1-06-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309075692
  • ISBN13:9787309075694
  • 裝訂:平裝 / 280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反諷時代,不是犬儒時代。恰恰相反,反諷最認真︰承認彼此各有是非,卻不借相對主義逃遁。欲在當代取得成熟的個人性與社會性存在,反諷是唯一方式。

而要理解反諷文化,就必須從反諷的形式特征說起。這也是《反諷時代︰形式論與文化批評》作者趙毅衡先生的基本思維方式︰概念再美,若不能歸到形式,就無法分析、驗證、操作,必是大而空。

除非以空為捕獲意義的誘餌,這樣的過程也是反諷。


趙毅衡,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碩士,伯克利加州大學博士,長期執教于英國倫敦大學東方學院,現為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教授。

主要中文著作︰《遠游的詩神》、《新批評》、《符號學導論》、《苦惱的敘述者》、《當說者被說的時候︰比較敘述學導論》、《必要的孤獨︰形式文化學論集》、《建立一種現代禪劇︰高行健與中國實驗戲劇》、《禮教下延之後︰中國文化批判諸問題》等。

主要英文著作︰The Uneasy Narrator︰Chinese Fiction from theTraditional to the Modern、Towards a Modern Zen Theatre等。

主要文學創作︰《居士林的阿遼沙》、《沙漠與沙》等。

主要譯著︰《美國現代詩選》、《化身博士》等。
 

目錄

寫在前面
符號學
反諷時代——當今文化與“和而不同”
論藝術“虛而非偽”——紀念錢鍾書先生
誠信與謊言之外:符號表意的“可接受原則”
論“伴隨文本”——擴展“文本間性”的一種方式
單軸人:後期現代的符號危機
元語言沖突與闡釋漩渦
身份與文本身份,自我與符號自我
形式論
“敘述”還是“敘事”?
敘述轉向之後:建立一門廣義敘述學
吞噬自身的敘述:中國小說中的回旋分層
新批評與當代批判理論
敘述形式的文化意義
形式論60年
唯美主義與社會改造
布斯的遺產
從符號學定義藝術
關于文化
走向邊緣:中國知識分子終于到位
禮教下延之後:中國文化的分層機制
從金庸小說找中國人的“全民共識”
爭奪孔子
好一雙“中國式眼楮”
關于文學
智性的雨:卞之琳論
李金發:不會寫作,才會寫詩
林語堂:語言即內容
如何克服“語言障”
禪機詩話
 

當代中國比較文學作為有建制的學科,復興至今已歷三十余年。三十年間,既有已故前輩大師篳路藍縷在前,又有老中青幾代學人薪火相續、孜孜(石乞 ku)(石乞 ku)在後,為當代中國文學學術創獲了可喜的成就。為了系統回顧當代中國比較文學發展的三十年歷程,呈現三十年間一批學科中堅的代表性成果,總結中國比較文學在學科理論的推進、學術領域的拓展、研究方法的探索以及經典個案的闡釋等方面所取得的經驗與有待改進的問題,以期為當代中國比較文學的發展留下歷史見證,為推進學科研究的進一步發展,為比較文學專業人才的培養提供有益的參考,在復旦大學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特編輯出版這套“當代中國比較文學文庫”叢書,以饗相關文史專業的科研教育工作者、高校學生及廣大普通讀者。

博納外來文化,又立足東方本土,獨立思考,這是百年來中國現代學術的根本精神,也是中國比較文學的積極傳統,是這一年輕學科得以迅速發展的根本原因。自20世紀初葉對歐洲比較文學理論的早期移譯和開拓性研究開始,尤其是70年代末以來,中國比較文學界相繼接納了法國學派的影響研究、美國學派的平行研究與跨學科研究的理論與方法,更突破了兩者的西方中心論的狹隘性視野,致力于溝通東西古今的文學與學術文化,為共同構建世界比較文學學術做出了可貴的努力。

中國具有悠久的文明歷史,深厚的文化積澱,為異質文化之間的文學研究提供了不盡的源泉;自古以來,中國外有與印度、日本、波斯等國的深遠的文化交往,內有多民族文化長期融合並存、協同發展的歷史,從而培育生長出一種四海一家、和而不同的包容性文化價值觀念;近代以後的屈辱歷史,激發了百年來對外國文化、語言和文學的勤奮學習,在陣痛中促成了中國文化與學術的現代轉型。而中國比較文學學科的萌芽、產生,正與中國社會、中國文學由傳統向現代的轉型密切相關,它從一開始就在中西兩種異質文化之間展開,跨越了人類文化的區域界限,在古今中外的坐標上進行深入的文學研究,具有更廣闊的世界文學視野。在這個意義上,不論是悠久的歷史文化,還是屈辱的近代經驗,都是包括比較文學在內的中國人文學術的豐富資源。而作為現代化的後發國家,中國的比較文學研究更有理由和責任堅定地促進多元文化的對話、發展,推動世界文學在平等對話和交流中互識、互補、互動,和而不同,融而不一,為把各種文化與文學的特點發展到各自的極致,為豐富全球多元文化和世界文學做出中國學人應有的貢獻。

三十而立,意味著既有所成,亦有所立。中國比較文學三十年來的成就,在學科理論、國際文學關系、比較詩學、華人流散文學、譯介學、文學形象學、文學人類學、文學與宗教的跨學科研究等領域都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而比較文學的活力,始終來自于與其他相關學科的相互交流,相互啟發,它們包括傳統的文藝學、中外國別文學、翻譯學、海外中國學(國際漢學)、文化研究、影視研究以及中華多民族文學的比較研究等領域。收入本叢書的諸位學人,有中國本士學者,也有的長期在海外知名大學任教工作,他們都以中國文化與文學作為根基,放眼世界文學的廣闊時空,從不盡相同的學科背景出發,以各自的理論方法切入,探討東西方比較文學的諸多問題,從不同的角度參與並推進中國比較文學的學術發展。他們不僅為學科復興與體系建設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貢獻,也在價值立場、問題意識、理論闡釋、方法探索和範式建構等方面為比較文學的未來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十而立,同時應立有所向,開啟新的學術發展可能。叢書在回顧與總結的同時,有意關注並接納中國比較文學未來三十年發展與提升的原創性成果,在這個意義上,從書又具有開放性的特點。本叢書首批先行推出十四位學人在學科各發展時期具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論文結集,但也將關注具有完整結構性的論著:系統性論述同樣是一個時代學術發展的表征,可以更加充分地對相關論題進行深入探討。

英國著名比較文學學者和翻譯理論家蘇珊‧巴斯奈特曾說過:雖然比較文學在它的發源地似乎已經衰落,但在其他地方卻是一派欣欣向榮。我們期待有更多更好的比較文學論著加盟“當代中國比較文學研究文庫”,一起見證並進一步推動這種欣欣向榮的局面,為未來三十年或者更長時間的學科發展,為世界比較文學繁榮做出中國學人的貢獻。

謝天振 陳思和 宋炳輝
2011年4月8日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98